(1)
' | ||
[編輯] 參考文獻
| ||
格言: | ||
| ||
官方語言 | [[]] | |
成立於 | ||
滅亡於 |
蘭芳共和國(1777年—1884年),全稱蘭芳大統製共和國,是華人所創立的第一個共和國。1770年廣東梅縣客家人羅芳伯在東南亞西婆羅洲(今加裏曼丹西部)成立了“蘭芳公司”,1777年羅芳伯將“公司”改為“共和國”,成為“蘭芳共和國”。 蘭芳大統製建立時,第一任總長是陳蘭伯,第二任總長是羅芳伯,蘭芳大統製名稱,取之於此。
蘭芳共和國最初並非政治組織,而是一家貿易公司。是時不少廣東人前往南洋謀生,由於廣東人善長經商,因此不少從事貿易的人都很受當地酋長的敬重。當時由於不少歐洲人前往當地騷擾,所以當地有華人社團從廣東省招請團練,來到南洋擔當類似保鑣的角色,當中勢力最大的是蘭芳公司。後來不少酋長都要求蘭芳公司保護他們,所以蘭芳公司當時的老闆羅芳伯就在當地成立共和國,並擔任國家的元首,總攬國家的保安及各部族之間的協調工作。而各部族的內部事務,仍然由酋長負責。
此外,由於羅芳伯得知洋人對清朝仍然非常顧忌,所以在立國之初就立即向清朝稱臣,並派員前往北京朝貢。不過由於擔心清朝可能不滿,羅芳伯向清朝稱臣時決定仍使用“蘭芳公司”之名,而非“蘭芳共和國”。此舉果然使洋人大為顧忌,從而停止對當地的騷擾。而另一方麵,早期未有加入的部族,看到蘭芳共和國的成功,亦紛紛表示願意加入成為成員部族。在國勢最高峰時,蘭芳共和國的勢力範圍佔有整個婆羅洲島。1795年羅芳伯病故後,由江戍伯繼任其位。
蘭芳共和國以東萬津為首都,並將立國之時,1777年當年定為蘭芳元年。國家元首稱大唐總長或是大唐客長,意思是華人作客海外的首長,且「國之大事皆眾諮議而行」,以類似於民主選舉和禪讓的形式傳承,前後歷任十二位總長。
後來由於清朝在外交上多次失利,西洋人開始認識到清朝已經衰弱,無力再顧及境外的事,趁著中法戰爭的爆發,荷蘭開始重新部署佔領行動。1884年,荷蘭入侵蘭芳共和國,蘭芳共和國雖進行了抵抗,但終因寡不敵眾而失敗,其殘餘勢力逃至蘇門答臘。不過,由於仍害怕清政府作出反應,荷蘭並未公開宣稱已佔領蘭芳地區,而是另立了一個傀儡以便進行統治。直到1912年清朝滅亡、中華民國成立後,荷蘭才正式宣佈對蘭芳地區的佔領。蘭芳共和國自立國至滅亡,共經歷一百多年。
逃往蘇門答臘的華人一直往西邊遷徙,並於馬來西亞半島定居。當中的一位遷徙者的後人最終更成為了東南亞的顯赫人物,他就是被譽為新加坡國父的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
(2)
儂國(黃亞生曾自封儂王, 法國殖民地保護國 )
(1946年7月14日法殖民當局在海寧實行所謂“自治”,成立儂人自治區,區政府設在芒街市,黃亞生為儂區領袖,設有區旗、區歌,在每周還舉行唱歌升旗儀式,辦有儂區中文報《農聲報》。區旗是法國國旗的中間,嵌有中文“忠孝”二字。同時他還任管轄海寧、諒山兩省的師團司)
以下為轉載:
在法國,每當有重大軍事紀念活動,人們都會發現在幾位老將軍旁邊有幾位東方麵孔的人。這幾人不是別人,正是當年隨法國印支遠征軍血戰沙場,用鮮血和生命贏得法蘭西民族尊敬的華裔儂族同胞張英貴少將、黃獨清上校、陳潤威上尉等人。
說到儂族,有許多人感到迷惑,對它的來曆不甚了然。也許除了法國軍方和部分越南來的華僑,對於很多旅法華人華僑來說,仍然對這個族群感到陌生。可他們自己最清楚,他們血管裏流淌的是中國人的血液,世世代代接受中國傳統文化教育,以忠孝為先,以自己錚錚鐵骨書寫了一部令人景仰的傳奇。近日,記者巧遇曾經擔任法國儂族互助總會會長,現為法亞友誼總會會長的陳潤威先生,他向記者詳述了儂族曆史以及他和他的同胞征戰沙場的經曆,拂去往事灰塵,讓人豁然開朗。
儂族的由來
陳潤威先生告訴記者,他出生在越南芒街,父親是中國廣西人,年青時來越南做生意,遂落戶於此。而儂族的祖先原住在廣東的欽州、廉州(今北海、合浦)、防城、靈山一帶,後戰亂中遷入芒街等地。
記者依據陳潤威先生說法查閱有關資料,才知道其實在越南的儂族有兩支:一支是中國壯族的分支。中國的壯族有很多支係,按自稱來說,有30多個,其中岱、儂、拉基、布標、高欄,進入越南後,越南識別其為5個不同的民族。
這支儂族與岱族關係非常密切,語言和風俗習慣基本相同或相近,岱族與儂族的主要區別是,一般來說,18世紀以前從中國遷入越南的稱為岱,18世紀以後遷入越南的稱為儂。
陳潤威先生所說的儂人則是另一支,一般稱為“海寧儂”。越南海寧省(今廣寧省)原居住著大批漢人,他們自稱“艾人”、“山艾”,意思是“山林裏的人”,實際上是講艾話(客家語)的漢人。17到20世紀期間,從廣東的欽州、廉州、防城、靈山一帶先後移居該地。其中一些人是參加太平天國起義失敗後,遭到清政府的鎮壓和驅逐,於1849-1863年間,被迫遷到海寧地區的。還有是明末清初,客家起師抗清,客家人兵敗而被遷移的,一部分人從廣東的東部和北部遷到中部及南部濱海地區,一部分人還繼續遠遷至北侖江以北的海寧地區,成為海寧地區的原居民,他們過去一直堅稱自己是中國人。
1885年黑旗軍劉永福在北越大敗法軍,可昏庸清政府卻簽下喪權辱國的“天津條約”。條約規定,以北侖江為界,將江南地方劃歸越南管轄,原居住在海寧的中國人也隨地而歸越。1893年淪為法國的殖民地。1946年,法國殖民者再次卷土重來,越南海寧地區相繼被占領,當時,法殖民當局曾進行人口調查,登記居民的“職業”等內容,原住海寧的中國人填寫“職業”時,均報稱“耕農”。鑒於這些居民所居住地按“天津條約”已劃為安南(越南)領土,法方繼續稱作“中國人”不行,而這些居民不懂安南語(京族語),其語言、文字、習俗、文化和生活方式都是純中國漢人式的,因此又不能稱其為安南人(京族)。最後,法殖民當局認定其為越南少數民族之一,以其務農種地“職業”為依據,稱之為“農人”、“農族”,並又因習慣書寫為人字旁的“儂”。這就是“海寧儂”名稱的由來。
“海寧儂”,實際上是海寧地區農村漢族居民的泛稱。既包括“天津條約”時劃地而歸越的原居民——中國漢族農民,又包括1885年以後,繼續從廣東、廣西南部移居海寧地區從事農業的漢人。
堅守中華文化
“海寧儂”的語言習俗與漢族(客家)相同,“海寧儂”的語言屬於中國漢族方言之一,即客家語言係統,許多人也會廣東白話,講一種客家話和白話的混合語(指的應該是受客家話影響極深的防城“土白話”)。
“海寧儂”中一直保持中國傳統習俗,一直信奉中藥、中醫。但其婦女地位較高,不纏足,普遍參加勞動。其山歌也別具風格。他們素來奉祀東漢馬援伏波將軍,每年都要參拜伏波廟,廟會時間是正月初六。陳潤威先生說他們還一直保持這個習俗。法國儂族互助總會在會址內專門設有伏波將軍神壇,供族人祈福祭拜。
伏波將軍是東漢人,平定嶺南和安南有功,其忠孝、勇猛和愛國、愛民精神,深得客家人(海寧儂)的敬佩。甚至一些儂族軍人在每次出擊作戰時,事先必馨香三炷,祈求伏波將軍保佑平安。儂族所到之處,皆立伏波廟,在越南、老撾以及法國的儂族均設壇立廟。相傳曾任法國儂族儂族互助總會副會長黃英,在越南海寧抗日作戰時,每次出征前要祈祭伏波將軍神位。有一次被日軍所俘,在刑場被連刺五刀,仍然幸免於難,認為是將軍顯靈,更使黃英等儂眾對伏波將軍尊為至聖無上而奉祀。
1979年3月2日越南政府有關部門公布了《越南各民族成分名稱的決定》,正式承認54個民族,將海寧地區的儂(艾)族統一改稱華族。許多人主要從事農業和邊境貿易。但散居世界各地的儂族人仍沿用傳統名稱。
用鮮血與生命寫下光輝史
陳潤威先生說,儂族人為法國、為越南的建立都立下了赫赫戰功,這是儂族人被尊崇的原因。他自己的經曆就是一個寫照。
當時的越南還沒有建國,而是屬“印度支那”。“印度支那”一詞是音譯自法文“Indochine”,表示位於印度與中國之間並受兩國文化影響的區域。也稱“法屬印度支那”,包括今日的越南、柬埔寨(舊稱高棉)、老撾三國,簡稱“越棉寮”。
陳潤威是海寧師範的第一屆畢業生,在學校也是文武兼修。畢業後在芒街法儂小學任教。他的外祖父劉裕新是法國殖民軍政府裏少數的華人高官,在法國軍部出任情報組指揮官,並擔任河內軍校校長。陳潤威在執教兩年後,投奔外祖父,入河內軍校學習。他以少尉軍銜畢業後,即投身兵戎。
1939年二次大戰爆發後,1940年6月法國向德國投降。 在德國的壓力下,法國投降政府於1940年8月同意日軍進駐法屬印度支那,日本成為印度支那的實際控製者。
在戰況對日本十分不利的情況下,日本軍隊忽然於1945年1月宣布打倒印度支那的法國殖民政府,讓越南、老撾、柬埔寨三國獨立。法軍毫無準備,倉促迎戰。混戰中,法軍印支陸海空三軍總司令福加德將軍腿部中彈,陳潤威身背福加德,指揮儂族子弟兵英勇作戰,殺出重圍,救下了將軍的一條命。為此,陳潤威立下戰功。他曾經三次獲得法軍司令部軍功勳章。
不僅僅是陳潤威,被儂族尊為英雄的黃亞生更是如此。黃亞生出生於越南海寧省(今廣寧省)敦邁。1929年赴法國陸軍軍官學校進修。畢業後留校任教官。後派回越南,在越南法國殖民軍隊服役,少校軍銜。1940年9月,日軍入侵越南,因處境困難,與中國第四戰區長官張發奎聯係,經同意後率部撤入廣西十萬大山,與中國軍隊一起開展抗日遊擊戰爭。1945年日軍投降後率部重返越南。1946年,因儂族軍隊驍勇善戰、戰績卓著,被整編納入法國的主力部隊。1946年7月14日法殖民當局在海寧實行所謂“自治”,成立儂人自治區,區政府設在芒街市,黃亞生為儂區領袖,設有區旗、區歌,在每周還舉行唱歌升旗儀式,辦有儂區中文報《農聲報》。區旗是法國國旗的中間,嵌有中文“忠孝”二字。同時他還任管轄海寧、諒山兩省的師團司令。1954年5月,奠邊府戰役法軍戰敗後率部隊退遷南越。因助吳庭豔政府殲滅平川派反政府軍有功,升為上將。後與華裔軍官一起被逼退休。離開軍界後當選南越第一屆國會上議員。現在在巴黎郊區的裏奧大市的陣亡將士紀念碑上還刻有他的名字。
陳潤威說,印支戰爭爆發後,儂族軍隊悉數開往戰場,大多戰死。其景慘烈,現在想來還讓人心有餘悸。法軍敗退後,所屬當地籍的部隊,願意經商的可資助經商,願意隨軍來法的則視之為本國退伍軍人到法國定居。陳潤威選擇了去老撾經商。上世紀70年代,越南掀起反華浪潮,大肆驅趕華人華僑,陳潤威被迫遷居法國。像他這樣來法國的儂人,大約有2萬人。
團結融入 續寫佳話
為團結同胞,謀求同仁福利,維護曆史意義,協助儂人在法國辦事和爭取平等待遇,以造福後裔,聯絡散居法國各地同鄉的感情和友誼,團結互助,盡可能傳授中華傳統的優秀文化,加強中、法、越、柬、老各國民族間的民間友誼,1984年在巴黎大區78省尚得露布市(CHANTELOUP)成立了“法國依族退伍軍人暨印支僑胞互助會”,簡稱法國儂族互助總會。後在裏昂、馬賽等地設有10多個分會。首屆會長是張英貴少將,陳潤威是第5屆會長。原法國印支陸軍總司令保羅·雷諾擔任名譽會長。協會被納入法國印支退伍軍人協會,陳潤威還被選為該會副會長。
法國政府對儂族互助會高度重視,會館租金及水電費用全免,並定期派人到會裏協助辦理紙張。福加德上將還親自把越戰撤退後帶走的儂族軍旗交還給互助會。而每逢國慶日、大戰和平紀念日、印支戰爭陣亡戰士紀念日等,都獲政府邀請出席儀式。他們胸配勳章,颯爽英姿彰顯華人為法國的今日立下的功勳。
為更好的促進儂族人融入法國社會和法中兩國人民友誼,增進交流,加強法國人與法籍亞裔人士友好聯係,陳潤威和他的戰友們一道積極組織於1993年4月6日在巴黎成立了“法亞友好協進總會”,又稱“法亞友誼總會”。巴黎市政府主管國際事務的副市長洛德·戈阿斯甘和陳潤威共同擔任首任主席。協會成立以來,多次在巴黎市政廳、國民議會舉行活動,大大促進了法國主流社會對華裔的了解。
法國總統希拉克還在擔任巴黎市長時,就表示出對儂族軍人的敬意,多次邀請儂族互助會的會員參加儀式。當選總統後,也曾邀請陳潤威等人到愛麗舍宮參加活動。
來源:《歐洲時報》文:黃冠傑陳潤威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