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朱邦複先生的對話
(2007-01-26 09:01:00)
下一個
按:朱邦複先生,吾鄉湖北黃岡人,20世紀中國一奇人也,現居澳門從事中文資訊,中國文化,人工智能研究。
邦複先生答餘問
知識,常識,情感
1 觀先生之漢字基因,已將語義與編碼聯繫。由此,自然語言之機器理解似可前進一大步。人工智慧,我個人理解,前提要將人之知識,經驗,情感等以機器代碼或語言表示之。知識的形式化最易,經驗則難於用語言描述,情感則更難於琢磨。對於那些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經驗,情感應如何表述呢?
2 西人重知識,而中國重常識。西人知識分科,條塊分割,造成所謂隔行如隔山。東方人教化,則以提高心性,灌輸常識為主。現實生活中,似乎常識的作用要高於知識。如熊十力先生講“人倫日用間,處處皆學問也”。觀朱先生的思維,似乎是常識為主,並不需要借助專門的知識。問題是,在研究西學過程中,是否能根據常識,直接了當?比如很多問題,我覺得西方人想的太細了,比如一個波浪,他們也需要建立一個model去算。而不同情況下,仍然要選擇不同的模型。沒有經驗還是不行。所以西學的哂檬恰壩嬎恪保?敖涷灐薄N矣X得其實這很笨的做法。我看過一個關於盧溝橋的記錄片,裡麵提出問題,中國古代工匠沒有任何的專業知識,如何能造出如此堅固,合理的橋樑(考慮了水力沖擊)?如果現今,我們能倣造我們的老祖宗,也應用這種常識處理,問題會不會簡單很多?我覺得這是一種新的科學,姑且稱之為“經驗”科學。可以捨棄很多量化的分析,而代之以定性的分析。不知道有沒有這個可能?在西方科學外,有否可能存在別樣的科學(姑且以科學稱之)。請朱先生惠賜你的看法。
3 你覺得你的智慧是先天還是後天成分居多? (或許先天,後天本是一貫的,不可分割的吧。 但是還是沿用世俗思維提出此問題。) 你覺得你的智慧能否複製,傳播? 就是說你覺得你的徒弟能不能理解你,超過你? 我覺得你是難以複製的。 不過中國有你幸甚。 順頌 金安
回應﹕ 觀閣下來文,已知個中三昧矣。本網「漢字基因」資料及多年罟網鴻爪,對此講述甚多,但皆「石沉人海」。老朽本已不願空事「老朽獨白」,甫見大文,又興塵念焉。
漢字本係老祖先數千年積累之心血,所謂「文以載道」,其「道」,即人思之精華。古人以心傳心、將五千年文化,匯聚在萬餘漢字結構中,斯乃人類文明唯一得傳之千秋萬世者。惜乎炎黃子孫每下愈況,竟至有眼無珠,將西方蝌蚪視同龍鳳,老朽痛心疾首,無以復加!
老朽懷璧其罪,數十年來忍苦茹辛,既有心將漢字精髓發揚光大,又恐時人無德,以之自炙嚼?H鐚ⅰ溉酥嗆四堋掛?肴碎g,強者愈強,空肇浩劫!故此臨到老來,既恐造孽、又恐失傳,致不得不將之密藏於矽晶中,以待後世之緣。 茲答所問如下(因技匠有如過江之鯽,恕不談技術細節):
一、漢字基因本與語義一體,編碼乃電腦之「思維結構」,得之,自然語言之機器理解迎刃而解,領先西方已不可以道裏計。常識乃做人之基礎;知識則可以常識詮釋;經驗無非「概念記錄」;情感屬於人性本能、亦屬常識之一種「性質」,知此,當知皆得以機器代碼或語言表示之。經驗、情感不難用語言描述,斯乃「文學技巧」。我國傳統之詩詞歌賦中,在在俱是前人雕琢之痕跡,是為知之者知之也。
二、正是,西人重知識,而中國重常識。故老朽常謂:「中國乃常識文化;西方則係知識分工」。常識無邊,係宇宙萬象薈萃,象徵「天」;知識及物,實事求是,是象徵「地」;有生物居其間,俯仰各宜,乃象徵「人」焉。老朽曾為文,論及此時代吾人當繼承宋儒「天人合一」、進而邁入「天地人合一」之境,即指此也。具常識之人,學習任何知識,不過一覽之勞。老朽自幼學業瞠乎人後,四十歲始致力於學,電腦不過一週、物理也僅一書,蓋常識可識也。至於是否「有效」,可見諸老朽涉獵之各種「知識工程」,待老朽物故後,蓋棺始可論定也!科學本成之經驗,然我國先有常識,已知「玩物喪誌」,是刻意壓抑「科學」,以求人類「長治久安、永續經營」。由當今世態可知,西方僅以百餘年時間,已將地球上鬧得汙煙瘴氣,人除了吃得胖胖、急著減肥外,自毀已在眉睫了!
三、先後天之說,有別於立場。對上根人說,先天本有,後天實得;對知識分子而言,先天受之於天(大環境),後天得之於地(自身遭遇);對一般人則不可使知有別,蓋人性如水,難凝喜窪,故常曰:「彼乃先天過人,吾固如此,奈何?」以人類進化而論,各階段有其特徵,亦必然有其後果。人本係「知識絕緣體」,青春期前最易學習,約有十載「空靈」,迄至「玩物成習」,已失其功矣!青春期本為傳種者,今日用以縱慾,思維遂斷然停頓;不惑之年,再為「名利」所惑,是不惑之惑,大惑而特惑矣!自西方「知識工程」大行其道,已是夕陽西下之始矣!人類攜炸藥、駕跑車,急駛入崎嶇巇險山道,所為何來?此時此際,人類已罹「愛之末期」矣!遑論複製、傳播?能保留精華於萬一,已是千鈞一髮、時不我予矣!一眾弟子為助老朽,已忙得暈頭轉向,傳與不傳,非當務之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