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雁門關遊記

(2004-12-26 10:03:25) 下一個
宋體金 曾發生過多少可泣可歌的曆史故事的山西代縣境內的雁門關,它見證和參與了中華民族的興衰過程;雁門關這一邊關要塞,曾是中華疆土的重要門戶;從曆史典籍到武俠小說;從曆代文人詩詞樂賦到民間傳說;一篇篇、一本本、一首首、一個個震撼而又懸念的美好記憶負載了雁門關的厚重的人為內涵。就這樣一個地方,記者在網上查出的她不是雄偉身姿的介紹,而是《唐史演義》、《天龍八部》、《木蘭奇女傳》、《公主戰記》中在雁門關發生的曆史故事和美好的傳說。記者懷著這樣的興奮而又複雜的心態對雁門關進行了訪古見識之行。從代縣出發向西北二十公裏就可到雁門山腰。五月傍晚,雁門關仍感到風中的寒意。記者行走在海拔2000米的古戰道,遙望雁門關外茫茫的大漠,此時自己若是古人,大漠之外又是什麽,肯定是不會知道,隻會知道的那是另一個歧異的國度,不同的膚色,不同的發色,不同的眼睛顏色... ...   雁門關是三關中現在保存最完整的。雁門關得名於《山海經》:"雁門,飛雁出於其門。",為什麽飛雁要從關門飛過?原來雁門山群峰海拔1900米以上,周圍群山峻嶺環抱,隻有過雁峰兩旁有兩道比較低矮的山峪。大雁不能從其他處飛過,隻能從這裏經過,雁門關正好坐落在這個山峪之上。若於適當的季節到此,遊客便可欣賞到雁陣過關的奇景。   走臨雁門關,遠遠便可看到"威鎮三關"的巨匾。在兩側挺起的山峰中間,一座雄偉的二層關樓拔地而起,給人以突兀的感覺。走近城關,會在城門城磚上看到一幅對聯:"三關要隘無雙地,九塞尊崇第一關。"這可能是對雁門關最恰當、最簡潔的描述了。陪同的代縣旅資局負責人介紹,雁門山,古稱勾注山。這裏群峰挺拔、地勢險要。自建雁門關後,更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它"外壯大同之藩衛,內固太原之鎖鑰,根抵三關,咽喉全晉"。相傳每年春來,南雁北飛,口銜蘆葉,飛到雁門盤旋半晌,直到葉落方可過關。難怪在《山海經》中會找到"雁門山者,雁飛出其間"的說法。   巍巍恒山,沿代縣北境逶迤綿延。蜿蜒於山巔的內長城,猶如玉帶聯珠,將雁門山、饅頭山、草垛山聯成一體。它北依雁北高原,南屏忻定盆地。著名的雁門古塞就建築在峻拔的雁門山脊。   來到雁門關已是黃昏。在雁門關我們見到了一碑,曰"分道碑"。原來明清時期雁門關商賈雲集,南來北往,經常發生"交通"堵塞。雁門總兵便設立分道碑,指引行進的車馬人流分開上下路,"分道碑"可能是中原最早的交通崗了。   看完雁門關,天已完全黑了。小憩在地利門,好靜,抬頭遙望,月亮已在頭頂。月亮傾聽,繁星傾聽,清風傾聽,大漠傾聽!我此時進入了夢幻狀態。我的耳畔仿佛想起了王昭君坐帷思憶漢皇朝朝暮暮,暮暮朝朝思念故國的婉娩神傷:"前途茫茫極目空望見平沙雁落聲斷衡陽月昏返照雁門關上外風霜悠悠馬蹄忙終日思想長夜思量魂夢憶君王陽關初唱往事難忘琵琶一疊回首望故國河山……茫茫魂歸漢地目睹朝陽久思量地老天長老長懷想一曲琵琶恨正長。"   我是耳聽著旅遊局長劉潤成如數家珍的雁門傳奇。《呂氏春秋》曾把雄關雁門為居"天下九塞"之首。從戰國時期的趙武靈王起,曆代都把此地看作戰略要地。明末清初的著名學者顧炎武曾親臨此地。他寫道"雁門重關,山巒在x(yan音演),霞飛雲舉,兩山對峙,其形如門,而飛雁出於其間。"該關城,周長二裏,牆高二丈,石座磚身,雉堞為齒,洞口三重,曰東門、西門、小北門。東門上築樓台,曰雁樓,門額嵌石匾一方,橫書"天險"(即"天險")。西門上築有楊六郎廟,門額嵌石匾一方,橫書"地利"(即"地利")。小北門未設頂樓,但磚石結構,格外雄固。門額石匾橫刻:"雁門關"三字。洞門兩側鑲嵌磚鐫楷書檢聯:"三關衝要無雙地,丸塞尊崇第一關。"東門外北側建有"靖邊寺"祀戰國時代的軍事家趙將李收。西門外右側建有關帝廟。關城正北置有駐軍營房,東南設有練兵教場。整個關城建築,虎踞龍盤,雄偉壯觀。明清以後,關城雖屢有重建。但隨著我多民族統一國家疆域的逐步形成,內長城作為"內邊"的作用已經失去,所屬的雁門雄關也隨之荒廢。現在看到的關城僅在東門、西門、小北門三個門洞了。   此時雁門關上的"靖邊寺"已殘缺,靖邊寺前的一對石獅,一副石旗杆,明鐫李牧碑石一塊,以及寺後的數株青鬆仍在見證著日出日落,傾聽關外的大漠風沙。"靖邊寺"是為紀念戰國良將李牧修建的。李牧曾奉命常駐雁門,防備匈奴。為免除匈奴對趙國邊民的襲擾,他廉潔奉公,"市租皆輸人幕府,為士卒費",因而深得士兵的擁護。同時,堅持慎重防守的方針,憑長城之險,加強戰備。他在雁門數年,"習射騎,謹烽火,多間諜。"使匈奴數歲無所得,而趙軍則兵強馬壯,願為一戰。此時,他才選用精兵良馬,巧設奇陣,誘敵深人。"大破匈奴十餘萬騎。"其後十餘年,匈奴不敢寇趙。後人稱李牧為"奇才",並在雁門關建"靖邊寺",紀念其戍邊保民的戰功。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派遣大將蒙恬率兵三十萬,從雁門出塞,"北擊胡,悉收河南之地"(即河套地區),把匈奴趕到陰山以北,並且修築了萬裏長城。當地人傳說,蒙恬死後葬於代縣境內。現在上門王村有一座蒙恬墓遺址,其斷碑尚存,還可看清:"秦蒙恬將軍墓",及"清嘉慶"等字樣。據史學家考證,蒙恬墓在陝西境內,此地乃傳說而已。   漢代的雁門,更是風雲多變。公元前201年,劉邦親率三十多萬大軍,抵達平城(山西大同),抗擊匈奴。可惜,被匈奴用計誘入,困於平城白登山達七日之久,最後用重金財物賄賂了單於閼氏(匈奴王的妻子)才得以解脫。漢武帝繼位後,麵對匈奴不斷猖狂的南犯,著手反擊。漢朝名將衛青、霍去病、李廣等都曾馳騁在雁門古塞內外,多次大敗匈奴,立下汗馬功勞。"猿臂將軍"李廣在做代郡、雁門、雲中太守時,先後與匈奴交戰數十次,被匈奴稱為"飛將軍"。正是由於漢武帝時期創建了強悍的騎兵抵住了匈奴的南犯,才得以保護中原先進的經濟、文化的發展,換來了以後同匈奴的和睦相處。漢元帝時,有膽有識的王昭君就是從雁門關前簇後擁,浩浩蕩蕩,出塞和親的。從此以後,這一帶出現了"遙城晏閉,牛馬布野,三世無犬吠之警,黎庶無幹戈之役"的安定局麵。   可惜,到了唐代,雁門古塞"胡"漢相爭,群雄逐鹿,戰事連綿。唐初,年事已高的薛仁貴為代州都督,鎮守雁門。據說,突厥進犯雲州時,薛仁貴曾率兵出擊。陣前,突厥人喝問:唐將是誰?唐兵答曰:薛仁貴。突厥人以為薛仁貴早死而不信。仁資脫盔示麵,突厥驚視失色,引兵而還。唐末五代,契丹(遼國)崛起於北方,危及內地。後晉石敬瑭向遼國自稱"兒皇帝",割燕雲十六州與契丹。從此,在山西北部,雁門山就成為了後晉和契丹的分界線,雁門關也成為了中原王朝和少數民族地方政權相對峙的前沿陣地。   北宋初期,雁門關一帶是宋遼(契丹人)激烈爭奪的戰場。著名愛國將領楊業(又稱楊繼業)及其他楊家將士都曾在這裏大顯身手,為國立功。在宋太平興國四年(979),楊業任代州刺史兼三交駐泊兵馬都部署以後,曾多次以少勝多,大敗遼兵,當時人們譽楊業為"楊無敵"。雍熙三年(986),在雁門附近的戰鬥中,由於統帥潘美的指揮失誤、臨陣脫逃和挾嫌報複,使楊業陷入重困,最後士卒全部覆沒,在朔州的陳家穀他自己身負重傷為遼兵所執,寧死不屈,終至絕食為國。後人為紀念他的戰功和忠貞精神,在雁門關北口立了"楊將軍祠"。今天英雄已去,而楊令公和佘太君的彩塑至今還凜然地靜坐在雁門附近的楊家祠內。   元明時期,雁門舊關廢棄,新關又起,雁門戰火漸趨平息。時至清末,八國聯軍侵入北京,辱國求存的慈禧太後等,狼狽出走。他們過居庸、宣化,經大同,又在雁門留下了逃跑的腳印。當時,正值秋天,氣候酷熱,慈禧、光緒和王公隨從顛沛至此,饑渴難忍,曾在關門左側靖邊寺吃茶,但未敢久留,小憩後又匆匆出發了。傍晚,慈禧一行宿關南陽明堡賈宅。光緒帝麵對賈宅"五世同堂"的門匾和堂內神龕上"一心念佛"的橫幅,聯想內憂外患的處境,在東家門板上寫下了:"五世同堂真富貴,一心念佛見如來"的聯句,借以抒發一個失意帝王向西方逃去的頹敗情懷。這與李牧、楊業等抗戰英雄恰成顯照的對比。   辛亥革命以後,雄關雁門除遭到軍閥混戰的破壞外,也受到了抗日烽火的洗禮。1937年9月,為了團結抗日,派周恩來、彭德懷和彭雪楓誌,前來雁門山的太和嶺口與國民黨第二戰區司令長官閻錫山會晤。在太和嶺的山洞裏,周恩來為閻錫山起草了一份第二戰區作戰計劃和一份在淪陷區成立"戰場動員委員會"的條例。同年10月18日,就在閻錫山棄關南撤以後,八路軍二二零師七一六團,挺進雁門關大同公路附近,在此伏擊了日軍汽車運輸隊,一舉摧毀敵人汽車四百餘輛,贏得了震驚中外的大捷。繼而10月10日晚,八路軍一二九師七六九團,又在雁門關下襲擊了日軍陽明堡飛機場,炸毀敵機二十四架。這一曲抗戰凱歌極大地鼓添了全國人民抗戰的必勝信心。   縱覽雁門關興衰的曆史,自公元前4世紀至20世紀,發生在這裏的戰事,據不完全的統計就有1000多次,可見它確實是兵家必爭之地。  一部雁門關軍事史,堪稱半部華夏5000年重大國防軍事篇;一條雁門關商埠路,承載著中原和塞外的和平發展史。"得雁門而得天下,失雁門而失中原",古往今來,不僅僅在軍事戰爭中是這樣,在開放改革、商貿發展方麵也是如此。   中原人向外謀生一般有三個途徑:一為闖南洋,一為下關東,一為走西口(走口外),而口外的重要交通線是雁門古道。這古道是民族融合的見證。據《雁門關誌》載:春秋戰國時期,嚴狁、樓煩、匈奴等少數民族,不惜長途跋涉翻山越嶺,通過雁門關進入內地,與漢族通婚通商結盟。魏晉南北朝時期,匈奴、鮮卑、羯、氐、羌等許多少數民族,經雁門關克服高山險阻,實現跟內地的交往,既帶來草原新鮮的氣息,也充分享受了中原先進文化。特別是鮮卑族拓跋氏建立北魏,先都大同後又遷都洛陽,使民族交往更加頻繁方便。後來隋唐五代時突厥、沙陀等少數民族,宋元時期契丹、女真、蒙古等民族,先後同樣經過雁門關進入中原地區,由戰爭到"和同為一家",與漢民族攜手共創輝煌的華夏文明。雁門關乃兵家必爭之地,也是溝通民族往來,促進民族融合的結緣地之一,在民族彼此融合團結的曆史上,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商埠經濟多門路,財源如水流代州。"雁門關下的古代州城有大小商號300多。商務遠涉迪化(烏魯木齊)、庫倫(烏蘭巴托)、海拉爾、北京、上海、蘇州、成都等大中城市。歸化(呼和浩特市)著名大商號大盛魁掌櫃王廷相(代州人)使大盛魁商務達到鼎盛,被譽為商界"福星"。古城還有大小票號56家,當鋪26家,錢莊30家。這些票號、商號的流通都是從雁門關走向外地。  徽欽二帝的最後一聲歎息、楊家一門忠烈、昭君出塞等故事都發生在雁門關。雁門關可以說是上天造就的一道天然的屏障,在特定的曆史時期雁門關擔負起特殊的曆史使命,決定了雁門關在中國曆史上的特殊地位,也決定了雁門關特有的文化、經濟、風土人情。雁門關的人文是厚重的、景色是美麗的。雁門關的震撼、楊家將的忠烈、雁門關下代縣現有的文物遺存豐富,古代詩人詠賦的古代州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致等,體現出雁門關文化的獨有韻味和其深厚內涵,構成了一幅恢弘的人文畫卷。   我眼中的雁門關已是一幅畫,是一首詩;代縣人民將要向海內外再現雁門關昨天延續了幾千年文明的一幅畫卷;詠誦曆代文化積澱的一首千古不朽美妙詩篇;。   從春秋戰國到近代抗日戰爭,在雁門關發生過1000多起大大小小的戰爭,見證了中國民族自強不息保家衛國堅強不屈的精神。和平永遠是人類文明的主旋律,戰爭時期雁門關是軍事重鎮,和平時期,雁門關則是繁榮的邊關商埠,關內關外經濟的往來直接影響到文化的交流融合,代州文化從而體現出草原文化、中原文化相互交融的文化特征。   此時,使人不禁想起東漢張衡"我所思兮在雁門,欲往從之雪紛紛,側身北望淚沾巾……"的詞句,沿著西周穆天子踩踏過的古代石板路,踏上了萬裏長城第一險關山西雁門關的。置身於這裏的長城絕壁,掃視商埠雁門這個曆史側影,我想遊人都會禁不住激情洋溢! (作者原為華夏時報副社長、現為中國殘疾人事業新聞促進會副秘書長)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