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桃花源紀行

(2004-12-26 10:02:41) 下一個
宋體金 出自東晉著名詩人陶淵明筆下的膾炙人口的《桃花源記》中對世外桃園的描述,一直萌動著我想到"桃花源"一遊的渴望終於得到實現。我們到常德的當天,天就陰了下來。三月的湘西,這裏正是多雨的季節。第二天上午,我們在常德殘聯理事長尚傑兄的導遊下,在蒙蒙霧雨中遊曆了桃花源。 桃花源位於桃源縣城西南15公裏的水溪附近,距常德市40公裏。背倚雪峰山脈,麵臨八百裏洞庭湖,要居武陵源、嶽陽樓、南嶽衡山等風景名勝區之中樞。特殊的地理位置使桃花源得以吞洞庭湖色,納湘西靈秀,沐五溪奇照,攬武陵風光。其景觀始建於晉,興於唐,基本建成了從沅江畔到桃花山的建築群。宋代大盛,元末毀於火。曆代自然的和人為的災害毀去了桃花源不少的風景名勝,唯有桃花山景區越過曆史的滄桑,大部分完好地保存到今天。 汽車緩緩駛進桃花源景區,山色隨著車速在眼前拉近,一頁頁展開;公路兩邊的山巒、綠樹、村莊掩映在忽濃忽淡的雨霧中,啊,煙雨瀟湘,如夢如幻! 轉過山腳,忽然,幾抹亮麗的黃色撞進眼睛裏,一片、兩片、三片漸漸數不過來了,心裏不由得一陣興奮,油菜花開了!片片金黃嵌在綠色和褐色中間,顯得格外耀眼。此行的初衷,是到桃源賞桃花,而途中的意外發現,使瀟湘之行增加了許多清新質樸的樂趣。陶醉在重墨濃彩的朦朦湘峰仙徑,精神為之一振,幾天的工作勞頓帶來的困乏頃刻間消散於無形。 桃花源因陶淵明著《桃花源記》而名聞天下。恐怕誰也無法確定,究竟是先有桃花源,還是先有《桃花源記》。至少,這個烏托邦似的地方能存在於人們心中已有千百年之久,我想是先人對和平、平等、自由的向往與精神寄托之所在吧。 桃花源集古老,神奇,幽奧,秀美,壯闊,清麗於一體,融詩情畫意,曆史傳說為一爐,被人們譽為“人間仙境”、“世外桃源”。"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方草鮮美,落英繽紛。"無論是對詩人的仰慕還是對曆史的追思,無論是對澹泊的想往還是對繁雜的躲避,當我身臨神往已久桃花源其境時,心裏蕩滌了懷幽古之情,棄世俗之怨,象山林一樣的質樸與清幽,寧靜與恬適起來。 走過巍峨的牌樓,就進入了桃仙嶺景區。這裏盛開著燦爛的桃花,真象走入人間仙境一般。傳說這裏是織女下凡洗澡和牛郎初戀的地方,後來牛郎織女銀河遙隔,永無會期,織女才叫喜鵲傳訊,勸牛郎回到了這初戀的地方。織女又暗中派桃花仙子把這裏建成了一座人間仙境。傳說齊天大聖孫語空也相中了這裏,偷來蟠挑種下了蟠桃樹;再說,桃花仙子是桃花神,特別愛桃花,所以這裏的桃花特別多,特別美麗。據說陶淵明遊武陵時,桃花仙子曾托夢給他,告訴他這裏曾發生過武陵漁朗的故事,並托他寫一篇《桃花源記》,因此,陶淵明便寫出這千古不朽的奇文。據說這個故事傳述了幾百年了,由此可見,讓世間象桃花源一樣的“和平美好”一直也是我們先人的期望。 陪同我們的尚傑老兄如數家珍的介紹,我很難記全這裏到底有多少景點了。桃花山牌坊、桃源佳致、五柳湖、桃花溪、窮林橋、方竹亭、遇仙橋、水源亭、水源洞、白雲軒、禦碑亭、臨仙館、高舉閣、摩頂鬆、淵明祠、既出亭、尋契亭、問路橋、桃花觀、躡風亭、玩月亭、秦人宅、集賢祠等等。給我的感覺隻有一個,桃花源是福地洞天,山水的中心。 桃花源山美,這裏有千年古鬆、萬杆翠竹。山中幽穀深深,曲澗潺潺,藏風聚氣,瀉靈溢韻。“水迥青嶂合,雲度綠溪陰”,當您沉浸在“偶聞黃發石中語,時有白雲衣上生”的意境,自會有一種幽深恬靜之感。 穿過桃林,跨過窮林橋,越過菊圃,我們一行一路談笑風生,不知不覺到了一個灰白色的亭子跟前。這亭子是八方八角的,三門一窗,古色古香。因它周圍長了百餘株方竹,故名方竹亭。 走進亭內,在很暗的光線下凝視著擺放在這裏的十餘塊碑刻,雖然看不太清楚碑上寫的什麽東西,但我想那一定是文人墨客向往這樣一個充滿傳奇的世外桃源的抒懷。 亭後的不大的竹園,圍欄外停留著許多遊客。不時地把手伸進好奇地撫摩著竹子。看上去,園中的竹子最大也隻不過拇指般粗細,身邊的一為當地的朋友告訴我,別看它隻那麽點大,據說幾千年了,有"八千歲"之美譽。更令人驚奇的是,看上去竹子是圓的,用手一摸,根根四方楞正,有梭有角。桃花源的竹子為何是方的呢?莫非是桃花潭的水能使“圓”變“方”? “方竹屬竹中珍品,在全國隻發現桃花源有方竹,也不過百餘根而已,供遊人觀賞”。聽尚傑兄的介紹才知方竹是如此珍貴和稀有。 竹子大都是圓的,唯有桃花源有這麽幾根方竹,這真是老天爺的傑作。同行的香港朋友是一個特真誠和直率的人,他對方竹卻做了另人尋味的評價:“人世間倒有不少相似之處,到了緊要關頭,圓滑世故的人多,有梭有角的敢說真話的人少啊!這方竹如同人生的一麵鏡子,但願更多的人到‘鏡子'麵前來照照吧。” 桃花源水也美,這裏有幽澗嗚泉、碧湖波光。看,一條幽碧神秘的大河從山腳流過,流經桃花山的千丘田,於水源洞前跌入桃花潭,而後沿“真麵目岩”蜿蜒飛瀉經方竹亭過窮林橋出源後,入地伏數十米,水複冒出成溪。傳說武陵漁郎所逢之桃花林,即指此溪兩岸,每當桃花盛開,紅雲飄浮,赤霞騰飛,與沿溪鬆濤、竹風映照,瑰麗多姿,可謂"桃花流水遝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 小橋流水、斜陽古道還映襯著桃花源獨有的路美。見,一條得道成仙的小路在山中婉蜒,聽,一個少年英雄的故事在這兒誕生。過去,有一條白鯰魚精,在山前潭中興風作浪,淹沒莊稼,吞吃生靈。少年英雄黃聞智降鯰魚精,自己也被壓在海底。從那時,這兒山更碧,水更幽,傳說更神奇。遺憾的是,我們漫步在桃花源的霧雨中卻無法感受著斜陽古道如何的美? 桃花源在曆史上又是中國古代道教聖地之一,文化的中心。有第三十五洞天、第四十六福地的美譽。從西晉到晚明,以桃源山為主的名勝古跡,代有聲名。西晉末葉桃源山上始建桃源觀,中唐逐漸擴大,到北宋而稱極盛。觀踞桃花山主峰天尊崖上,這裏有瀟湘一閣的水府閣,江南一宮的桃川宮,華夏一院的天寧碑院…當您朝聖“桃川香火”之暇,盡情領略道宮聚紫、高閣流霞、漁舟唱晚、仙氣繚繞的沅湘風情之後,一定會品味出桃花源那獨有的觀閣爭奇、亭軒比幽的建築美。 我們同行的朋友因體力原因,沒能前往秦人村感受桃花源的"靈龜鑽井,陳碧劈洞"的神話美。參觀完桃花觀後,就在桃花觀的茶亭小媳,品味著芳香的擂茶。雖然我在聽著香港的彥意兄侃侃而談,而我的心思還是想著秦人古洞。真的穿過秦人洞就能進入了世外桃源嗎?尚傑兄非常理解我的心思。他告訴我,不去秦人村也沒有什麽遺憾,那隻是一個傳說,其實就是人的精神夢想。秦人古道、秦人古洞、豁然台、秦人居、竹廊、秦人作坊、秦人街等都是為了開發旅遊需要修建得與秦時風格相接近的一些景點,是想讓人身臨其中頓感時空穿越。我在想,洞外若真是一個荒古神奇的世界,秦時明月,照耀著遠古;晨鍾暮鼓,傳遞著蒼涼;良田美池,流淌著自由;黃發垂髫,共享怡樂。那古樸的秦居,那深巷的犬吠,桑顛的雞嗚;那戲台的古典,牧童的村笛;那油榨的“吭啃”,水車的輕搖;那秦劍楚刀,石磨瓦罐;那拈藤老樹,穀風幽泉,昨天的這個洞天的福地今天早就會變成喧鬧的遊樂場所了。但幽處武陵山深腹,四圍重山阻隔,堪稱先秦文化的野史餘情一千多年來卻在影響著的一代又一代人。 然而,有許多人對桃花源的存在也表示了懷疑。如若我不到桃花源,也會相信古人的質疑,根本不相信有桃花源的存在。唐代韓愈在《桃源圖》詩裏開筆就寫道:“神仙有無何渺茫,桃源之說成荒唐”。但是,他卻沒有提出更多的否定根據。唯有北宋文學家蘇軾把否定傳說中的桃花源存在的理由說得非常充分。蘇軾曾多次去桃花源,他在《和陶淵明桃花源詩序》中就把否定理由講得十分明白:“世傳桃源事,多過其實。考淵明所記,止言先世避秦亂來此。則漁人所見,似是其子孫,非秦人不死者也。又雲‘殺雞作食',豈有仙而殺者乎。” 蘇軾首先是否定桃花源仙人的存在。桃花源的故事流傳日久,一傳十,十傳百,桃花源就逐漸被人們神化了,其實,這也許並非是陶淵明寫這篇文章的本意。蘇軾考證了陶淵明所寫的《桃花源記》,“記”裏隻說先世避秦亂來此。"先世"二字,道出他們這些桃花源中人都是初入洞避亂人的子孫,而並非長生不老的神仙。蘇軾大膽表示懷疑:“豈有仙而殺者乎”?哪裏有神仙去“殺”雞的呢? 有的人雖不相信有桃花源的存在,但卻渴望人世間真能有陶淵明所描述的世外桃源這麽一個地方。唐代大詩人李白,對當時的統治集團的腐敗,人民生活的艱難,痛心疾首。於是,他把桃花源成為自己思想和感情的寄托,遊覽了桃花源後,寫成了“鄭客西入關,行行未能已。白馬華山群,相逢平原裏。璧遺鎬池君,明年祖龍死。秦人相謂曰:‘吾屬可去矣!’一往桃花源,千春隔流水”的寓意深刻的詩篇。他多麽希望能有桃花源這麽一處地方,沒有戰亂,沒有徭役,沒有壓迫,沒有剝削,老百姓能過上自由自在的生活。而這樣的社會,恐怕隻能在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裏可以見到。 去桃花源是看美麗的景物?還是去尋訪更美的人文?是這裏的文星集賢、僧道留蹤給我找到了答案。自明迄今,以桃花山為主的名勝古跡越過曆史的滄桑,風景迷倒過一代又一代騷客遊人。千百年來,桃花源鹹集文人墨客,忙煞古今遊人與詩人,孟浩然、王昌齡、王維、李白、杜牧、韓愈、陸遊、蘇軾等都留下許多珍貴的墨跡。唐代著名詩人劉禹錫任朗州(今常德市)司馬時,經常寓住於此,吟詩伴賦。在劉禹錫草堂裏,今天還可看到其千古傳誦的《陋室銘》。這時你才真正會品味出是曆代浪漫主義的文人用自己的幻覺給桃花源塗上了一層層美麗而神秘的麵紗,用想象賦予了桃花源 “世外靜土”的內涵。讓人們永遠都生活在“幻想和向往中”,可能才是我們認識和解讀陶淵明這篇文章的真正目的和意義。 沿路而上,天尊崖下, 桃湖兩岸,桃林環抱如鏡一般的桃湖,在湖麵的倒影上讓人體會到"水上桃花紅欲燃"的觀感。這裏的桃花花色豔麗,花朵茂美,有緋紅、宮粉和潔白等顏色,其中幾株白色桃花較罕見,深受花卉觀賞者的青睞。情人節雖然過去了,但桃林中成雙成對的小情侶仍隨處可見,與燦爛的桃花相映襯,雙雙笑臉綻放。 在城市生活久了,更感覺山川綠色的珍貴,登高臨遠,臨流賦詩,幽穀聽泉,仙徑漫步,雖是走馬觀花,卻令人留戀忘返。山的秀力、大自然的魅力需要你用心去感受,用生命去體會。古老神秘、幽奧秀美、雄渾壯闊的桃花源在我心中烙上了一幅抹之不去的人文油畫。 三月瀟湘,春雨、清風、細霧;三月瀟湘,桃花豔,碧水長、菜花黃;桃花源的紅樹青山,桃花源的萬杆翠竹,桃花源的幽澗嗚泉;三月瀟湘之行,本來隻是一次匆忙偶遊,但帶給我的,不止是短暫的興奮,更是一次精神的回歸……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