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走邊看

意氣和平,遊走於碧藍翠綠之間.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獨克宗的布達拉木樓

(2009-08-27 14:55:01) 下一個

心裏還留戀著一路上所看見的高原草甸的青翠 , 腳步已經有些虛晃 , 頭也開始發暈 , 我們終於到達了香格裏拉 . 聽了介紹 , 我才搞清楚 中甸、建塘、迪慶、香格裏拉這些地名之間的關係 .

迪慶,是雲南省唯一的藏族自治州 , 中甸在迪慶 . 1997 年,雲南省人民政府向世界宣布了“香格裏拉 ”在雲南迪慶 . 2001 年,中甸縣正式改名香格裏拉縣 . 中甸在藏語裏叫建塘宗,相傳與四川的理塘、巴塘一起,同為藏王三個兒子的封地 . 縣城南部的獨克宗古城,就是現在的建塘鎮 .在藏語之中, 環境優於毗鄰的地區叫"建", 雪山環繞的平坦寬廣的高原叫"塘". 

傳說當時的建城理念是緣於有活佛在古城對麵山頭遙望古城,發現大龜山猶如蓮花生大師坐在蓮花上一般,所以古城建設布局形似八瓣蓮花 . 建造古城的時候,材料大都就地取材。工匠們發現當地出產的一種白色粘土可用作房屋外牆的塗料,於是古城民居外牆皆塗成白色 . 月夜 , 古城會反射出銀色的月光 . “ 獨克宗 ” 包含了兩層意思 , 一是 “ 建在石頭上的城堡 ” ,另外的意思就是  “ 月光之城 ”.

滇藏茶馬古道的線路經過雲南普洱經大理、麗江、中甸(今香格裏拉 ) ,也到緬甸、尼泊爾、印度 . 獨克宗古城,是茶馬古道上的重鎮,也是馬幫進藏後的第一 站 . 在高原的茶馬古道上,獨克宗從興起到繁榮的曆史已有一千多年了,它不僅是內地物資和西藏貨物相互輸送的集散地和中轉點,而且還成為了兩地文化的交匯處 .

古城裏的居民, 基本都是藏族. 迪慶屬於藏區中的康巴藏區. 康巴藏民高大彪悍, 非常有經濟頭腦. 遊客千萬不要以為遠離城市的少數民族, 就一定純樸憨厚.







古城看上去很有地方特色, 城中心有個叫四方樓的廣場. 周圍的建築是本著"修舊如舊"的原則, 重新翻修過的. 同麗江的古城非常像.  廣場上有人在跳舞, 他們都很認真的樣子,  不知道是自發的, 還是安排的.



我們並沒有住在古城裏 , 而是選擇住在比較現代化的新城 . 原本訂了晚上要去參加藏民家訪 , 但是大寶 , 小寶已經感覺到了頭暈,磕睡, 不肯挪動 . 中甸在海拔 3300 的高原 , 不少人到這裏就開始有高原反應. 說起高原反應, 其實因人而易 , 並不是說老人 , 小孩就反應嚴重, 相反, 不少平時身強力壯的年輕人, 反而反應得更厲害 .

酒店的門童見狀 , 建議讓他們先休息一會兒 , 不要趕著跑東跑西. 他尤其不建議參加藏民家訪節目, 說是非常不值得. 他提議傍晚可以去古城轉轉. 聽說我們想嚐嚐藏餐, 他還推薦了兩個餐館 . 其中之一 , 叫 ” 布達拉木樓 .”

布達拉木樓 , 位於獨克宗古城內 , 是座 藏式的木結構二層小 樓 . 餐廳的環境很不錯 , 對了我的眼緣 . 老板娘熱情但又不冒失 , 讓人感覺舒服 . 更重要的是 , 樓上傳來陣陣歌聲 , 看來人氣也不錯 , 於是 , 我們便上樓坐定下來 .



如同古城裏的許多其他餐館, 布達拉木樓也提供住宿.


小院裏展示的藏式餐具.


廚師穿戴整齊, 也很為餐館加分. 在邊遠地區, 衛生安全第一.


第一次進入藏區, 我們如願以償的吃了藏餐.  其中比較特別的有酥油茶, 蕎麥餅, 犛牛肉.

酥油茶:  真的喝不慣, 可是這是藏民早餐必備的.


青棵粉做的糕點- 出乎意料的好吃, 並不像傳說中那麽粗糙.


犛牛肉- 吃不出來同普通牛肉有什麽區別.


蕎麥餅- 又鬆又軟, 我甚至以為是發麵的餅.  這是甜蕎做的, 非常好吃.


也是犛牛肉, 專門給小寶點的.  這裏的所有菜式都是辣, 區別是巨辣和辣. 沒辦法, 特地叫了盤不放佐料的.


從麗江出來以後, 一路上任導遊把我們帶到路邊的小店,  適應能力強的, 如本人, 無所謂. 可是孩子們不行.  他們基本上沒有好好吃過.  到了布達拉木樓, 總算飽餐一頓. 

隔壁的包房裏一直傳出歌聲,  原來以為是有歌唱表演, 問了服務員, 才知道是客人自己在自娛自樂. 我忍不住,  偷偷掀開門簾看了一下, 隻見一個穿著襯衫的中年人在放聲高歌,  藏民能歌善舞,  果然如此.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