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TD-SCDMA移動通信係統的增強和演進

(2007-07-01 15:17:44) 下一個
時分-同步碼分多址(TD-SCDMA)是由中國提出的時分雙工(TDD)模式的第3代移動通信技術標準,是3GPP標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TD-SCDMA采用了很多先進的無線通信技術,如上行同步碼分多址、智能天線、聯合檢測、軟件無線電、接力切換和動態信道分配技術等[1]。TDD模式不需要對稱頻帶,無線資 源在上下行間可以靈活分配,更適合於數據傳輸這樣的非對稱業務,在無線頻帶資源越來越短缺的今天,逐漸成為B3G/4G係統研究的焦點。在中國,頻分雙工(FDD),包括寬帶碼分多址(WCDMA)和CDMA2000模式,總共分得90 MHz頻帶帶寬,而TDD模式分得了155 MHz的帶寬,反映出中國政府對TD-SCDMA的大力支持,並預示了其良好的發展前景。

  與WCDMA和CDMA2000係統相比,TD-SCDMA有其技術上的優勢,但缺乏商用經驗。而在未來的演進過程中,TD-SCDMA與 WCDMA具有很好的兼容性,這為未來在多係統之間進行切換和漫遊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同時TD-SCDMA與WCDMA使用的都是3GPP提出的核心網版本,這種天然的結合使兩種係統在未來的發展道路上可以相互扶持與互補。從商業和投資的角度來看,核心網隻占總係統投資的30%左右,所以,在未來演進過程中,TD-SCDMA與WCDMA的兼容依然是研究的重點。雖然與CDMA2000係統的體係結構有較大的差異,但為了全球通信服務的普遍性和用戶的方便性,與CDMA2000係統的兼容也成為商業和技術研究關注的焦點。

  TD-SCDMA在熱點覆蓋地區峰值速率可達2 Mb/s,在中速移動環境下可達384 kb/s,在高速移動環境下可達144 kb/s。然而隨著移動通信業務的高速增長,TD-SCDMA的2 Mb/s的峰值速率將無法滿足需求。同時,根據國際電信聯盟(ITU)的估計,新的B3G蜂窩係統可提供的100 Mb/s~1 Gb/s的峰值速率預計將在2015年實現。與CDMA2000采用3載波的技術相似,TD-SCDMA也有單載波和多載波係統之分,采用多載波可以實現更高的傳輸速率,但也會加大係統的複雜度。另一方麵,移動通信技術和無線寬帶接入技術的融合也進行得如火如荼。TD-SCDMA與無線局域網(WLAN) 的融合可以在室內環境或熱點地區提供54 Mb/s的峰值速率,有效地彌補了TD-SCDMA熱點地區的覆蓋。隨著以IEEE 802.16係列標準為基礎的無線城域網技術(一般稱為WiMAX)的發展,TD-SCDMA與WiMAX的融合也已進入正式規劃日程當中,並成為現今技術討論的焦點。WiMAX可以在20 MHz的帶寬下提供75 Mb/s的峰值速率,為TD-SCDMA係統起到了強有力的補充效果,尤其是IEEE 802.16e的提出,使融合係統在移動速度支持上得到很大改善。

  3GPP從2004年11月開始著手其長期演進計劃(LTE),LTE的目標是增大蜂窩通信係統的覆蓋範圍和容量,提高吞吐量,降低成本並減少服務時延,同時改善服務質量,為用戶提供新的體驗和感受。LTE的發展將在現有3G規劃頻帶上,以成熟的B3G新技術為基礎,向B3G/4G係統平滑過渡,並保持通信係統在未來的可持續發展性。

  中國政府出資發展TDD未來演進係統,並致力於B3G/4G TDD係統中空中接口和新網絡構架等關鍵技術的研究。其目標是對3G網絡的全網覆蓋,並提供100 Mb/s~1 Gb/s的峰值速率。通過采用多輸入多輸出(MIMO)多天線技術和正交頻分複用(OFDM)多載波技術,第一個發布版本在20 MHz的帶寬內在下行傳輸中可以實現100 Mb/s的速率,在上行可達50 Mb/s的傳輸速率,同時,頻帶利用率可達2 bps/Hz~5 bps/Hz。由於TDD係統的眾多優點,TD-SCDMA演進到LTE/B3G TDD將勢在必行[2]。

  本文論述了TDD係統由TD-SCDMA到TDD未來演進係統的演進過程。由於TDD未來演進係統到2015年才能實現商用,並且TD- SCDMA到TDD未來演進係統數據速率的跨度很大,所以在TD-SCDMA到TDD未來演進係統過程中必將存在一些過渡階段。TD-SCDMA的演進從引入新技術角度和峰值速率角度大體可分為4個階段,而每個階段又有著不同的技術層次:TD-SCDMA單載波和多載波階段、HSxPA TDD的單載波和多載波以及與無線寬帶技術融合階段、LTE TDD單載波和多載波階段、TDD未來演進階段(TDD B3G/4G)。

 

1 TD-SCDMA到B3GTDD未來演進

  TD-SCDMA的演進目標是提供更高速率的服務,降低時延和成本,改善覆蓋範圍和容量。而為了達到這樣的目的,將引入許多先進的技術,如自適應調製編碼(AMC)、混合自動請求重傳(HARQ)、OFDM、MIMO和多載波技術等,其中許多革命性技術在演進過程中起著關鍵的作用,是峰值速率不斷提高的根本動力。

  在TD-SCDMA演進的過程中,隨著用戶業務需求的不斷擴大,單載頻係統中的部分小區(例如繁華地帶)可能會出現業務量過大而無法承受的情況,因此必須考慮使用新的技術方案來對係統進行擴容。

 
係統擴容可以通過小區分裂或者增加載頻等方式來實現。相對於前者來說,後者對網絡規劃、設計等影響較小,且成本更低。因此,引入多載波技術可以有效解決係統容量不足的問題。通過引入HSxPA(包括HSDPA和HSUPA,還有增強技術HSPA+)能夠進一步地提高上下行鏈路數據業務的吞吐量,HSxPA時代最顯著的技術是AMC和HARQ。

  MIMO和OFDM技術是在B3G/4G係統中最為革命性的技術,是LTE TDD時代顯著的標誌。OFDM技術可以有效地改善頻譜效率,隨著計算機的發展和現代信號處理技術的進步,快速傅立葉變換/快速傅立葉逆變換 (FFT/IFFT)的實現使OFDM技術在係統中實現的複雜程度大大降低。隨著MIMO多天線技術的發展,在通信鏈路中引入了空域的概念,與時域、頻域和碼域一起獲得分集或複用增益,使通信係統的容量成倍增加,從而從本質上提高了傳輸速率。但MIMO技術更適於平坦信道,而在寬帶無線通信中大多是頻率選擇性信道,這時,OFDM與MIMO的結合,恰好利用了OFDM的循環前綴(CP)技術,克服多徑影響,把頻率選擇性信道改造為平坦信道,再應用MIMO 技術,傳輸增益顯著[3]。

  如上所述,從TD-SCDMA到TDD未來演進時代的演進過程如圖1所示,演進過程大體分為4個階段,每個階段又分不同層次:分別是單載波/多載波TD-SCDMA係統、單載波/多載波HSxPA係統、 LTE係統和基於TD-SCDMA的第4代移動通信係統(即TDD B3G/4G)。

從TD-SCDMA到TDD未來演進時代的演進過程

1.1TD-SCDMA第1階段

  第一階段主要包括單載波和多載波的TD-SCDMA,采用的關鍵技術包括CDMA、上行同步、智能天線、聯合檢測、動態信道分配等,核心網基於3GPP標準的R4版本,單載波極限速率為2 Mb/s,而對於N 載波技術,理論極限速率可以達到N× 2 Mb/s。

1.1.1單載波技術

  TD-SCDMA階段就是現在的TD-SCDMA係統,采用了智能天線、聯合檢測、動態信道分配、軟件無線電、上行同步碼分多址技術、接力切換、低碼片速率、多時隙、可變擴頻、自適應功率調整和3GPP提出的高層協議和核心網。TD-SCDMA核心網采用R4版本。TD-SCDMA與 WCDMA係統有很好的兼容性,並且滿足了國際電聯和3GPP提出的3G係統的指標要求,實現了3G的各種場景環境。由於采用TDD模式,上下行鏈路使用同一頻率,同一時刻上下行鏈路的空間物理特性相似,可以采取一些自適應無線信號處理技術,同時實現上下行鏈路間的靈活切換。這一模式的優勢是,在上下行鏈路間的時隙分配可以被一個轉換點改變,以滿足不同的業務要求。通過改變上下行鏈路的轉換點可以實現所有3G對稱和非對稱業務。TD-SCDMA與聯合檢測相結合,在傳輸容量方麵有顯著增益。通過引進智能天線,容量還可以進一步提高。智能天線憑借其天線定向性和智能性減小了小區內和小區間的幹擾,能夠提供更好的通信質量,提高係統容量,並且擴大小區的覆蓋範圍。

1.1.2多載波技術

  多載波技術是相對單載波技術而言的,就是在一個小區中配置多個載頻。若將每個載頻視為一個邏輯小區,則多載波小區實際上等效於將原來獨立的多個單載波小區合並到一起,並將公共信道進行合並,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多載波小區,從而大大提高係統的業務承載能力。多載波技術的提出是從發展的角度來看待網絡容量的演變,這將有利於TD-SCDMA係統的進一步完善。在不考慮頻率間相互幹擾的情況下,多載波TD-SCDMA係統的容量將會是單載波係統容量的N 倍(N 為載波數)。然而由於小區內載頻間的混疊幹擾,係統容量將會小於N 倍單載頻係統的容量。

1.2TD-SCDMA第2階段

  TD-SCDMA演進的第二階段主要包括引入高速數據分組接入(HSDPA)和高速上行分組接入(HSUPA),同時需要考慮和其他無線寬帶接入係統的融合,共同支撐高速數據業務的傳輸,比如TD-SCDMA和WiMAX在核心網的融合等。此時采用的關鍵技術主要包括AMC、HARQ、快速分組調度(FPS)等,核心網基於IP多媒體子係統(IMS),對於單載波HSDPA/HSUPA來說,理論極限速率為2.8 Mb/s,對於3載波HSDPA/HSUPA來說,理論極限速率為8.4 Mb/s;當與WiMAX融合時,其理論極限速率可達75 Mb/s(20 MHz帶寬時)。

1.2.1單載波技術

  HSxPA可以在現有TD-SCDMA網絡的基礎上進行演進,在無線接入網絡進行相應地修改,使得下行傳輸速率提升到每載波2.8 Mb/s,其中網絡架構及核心網絡保持不變。HSxPA為運營商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為數據業務最終超過語音業務奠定了理論技術基礎。HSxPA是一種新的通用移動通信係統陸地無線接入網(U

 
TRAN)傳輸技術,是對普通傳輸技術的一種補充。它通過采用高階調製方式和快速重傳機製增加係統吞吐量,減少傳輸時延,提高峰值速率。

  HSxPA與普通傳輸技術相比,其主要區別在於對信道質量變化進行補償。普通傳輸技術通過快速功率控製維持恒定的數據速率,適合實時數據的傳輸,例如話音業務。而在HSxPA中,所有用戶的下行總發射功率在傳輸過程中維持恒定。假定每個用戶的功率保持恒定,則離基站近的用戶路損較小,幹擾較低,從而信道容量更高。離基站遠的用戶信道容量相對較低,HSxPA通過改變編碼調製方式,以及HARQ機製來使數據速率隨信道容量的變化而變化。顯然,這種方式不能用於承載實時業務,但對數據業務則非常合適。在信道質量良好的情況下,HSxPA的理論峰值速率可以達到2.8 Mb/s。如果捆綁多個載波提供HSxPA的話,理論峰值速率可以達到N×2.8 Mb/s(N 為載波個數)。在這個階段裏,根據3GPP的R5版本,基於全IP的核心網將建成並投入使用,並引入IMS以提供基於IP的服務質量(QoS)。

1.2.2多載波技術

  在TD-SCDMA係統中,由於每個載波帶寬隻有1.6 MHz,所以即使使用5個下行時隙,TDD HSxPA也隻能達到2.8 Mb/s的下行速率。而FDD的理論峰值速率能達到14.4 Mb/s,WLAN能達到54 Mb/s。與它們相比,TD-SCDMA有不錯的頻譜效率,然而單個用戶的峰值速率則遠遠不夠。

  若采用多載波的與HSxPA,允許用戶同時在多個載波上收發數據,則在3個載波的情況下,數據被分配到3個載波上同時傳輸,數據傳輸速率可以達到8.4Mb/s。隨著載波個數的增長,峰值速率還可以繼續增長。這種方案的好處是,既可以達到很高的峰值速率,又可以實現靈活的配置。當所在地區的數據業務需求不是很大時,可以隻使用一部分載波捆綁實現HSxPA業務。隨著需求的增長,可以通過網絡重新規劃,使用更多的載波提供HSxPA業務。

  對於WCDMA,如果要在10 MHz的帶寬內提供HSDPA,要求上、下行的5 MHz帶寬分別都是連續的。而TD-SCDMA則可以使用6個分離的1.6 MHz載波。在載波資源受限的情況下,這無疑是一個極大的優勢。

1.2.3MIMO與HSxPA的結合

  在通信係統中,通過采用多天線技術,在空域上實現空間分集、空間複用和波束成形,係統性能和傳輸能力能夠得到很大提高。尤其在發送和接收時,不同天線上的衰落相對獨立,信道容量和天線數呈線性增長關係。3GPP在R5版本中已經提出了很多MIMO方案來增強係統性能(如基於每根天線的速率控製)。在R6版本中,3GPP將MIMO技術引入TD-SCDMA係統,從而在3載波上可實現14.4 Mb/s的峰值速率。有關HSxPA的演進和增強(稱為HSPA+)目前還在標準化過程中,建議采用MIMO和高階調製編碼方案,以提供更高的傳輸速率。

1.2.4分布式天線係統技術

  TD-SCDMA采用了智能天線和聯合檢測技術,係統容量受限主要是由於小區間幹擾引起的,而不是由於小區內幹擾引起的。TD-SCDMA小區的呼吸效應並不明顯,如果可以減弱小區間幹擾,就可進一步改善係統容量。使用分布式天線可以增加覆蓋範圍並減少快衰影響。分布式天線采用多根鄰近的天線使用一個處理單元的方法,形成一個邏輯的多天線陣列,同時為用戶服務。下行同時發射相同的信號給用戶,上行多個天線同時接收,送回處理中心進行處理。天線端盡量簡化以減少成本,除了基本的部分,對信號的處理通常集中在處理中心。

  分布式天線係統對服務區域實現了較好的均勻覆蓋,性能得到提高,特別是提高了切換的性能,當用戶在同一個服務區域內移動時,盡管使用了不同的天線為其服務,但不需要進行切換。通過多個不同地點天線的接收,可以實現宏分集以抵抗陰影衰落。資源管理更加靈活,處理中心可以實現統一動態地分配資源,優化資源使用,極大地提高頻譜效率,並且通過軟件配置、管理的小區結構能更好地適應不同時段、不同地點的業務變化。 

1.2.5MBMS技術

  組播和廣播業務(MBMS)是對現有WCDMA移動網絡的增強,可與現有移動網絡無縫融合,方便移動運營商對手機電視業務的運營。然而3GPP 在R6版本中的TDD模式下也提出了MBMS。MBMS技術與其他數字電視廣播技術具有完全不同的商業模式,MBMS提供了一套完全由移動運營商運營、控製的廣播/多播傳輸通道。

  MBMS可以利用蜂窩網已有的雙向信道實現交互。除了廣播業務,MBMS還可以提供更豐富的組播業務;通過點對點修複機製,實現高可靠的下載業務。通過交互信道實現靈活的計費。MBMS可用於承載移動廣播電視業務,但並不局限於此,MBMS還可以為用戶提供多種豐富的推(PUSH)業務,而其中 許多業務已經在現網中開始運營,如果將MBMS引入網絡,能夠為增加業務傳送容量帶來收益。

  如何將MBMS與蜂窩網絡數據複用在一起漸漸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現在新的提案中大致有兩種模式,一種是時分複用(TDM)模式,另一種是頻分複用(FDM)模式。在TDM模式中,可以使用長的循環嵌綴,來得到更好的抗多徑性能。但TDM模式不支持可變帶寬,隻能工作在10 MHz的帶寬下。在FDM模式中,由於MBMS與蜂窩網絡數據複用在一個OFDM符號裏,所以隻可使用蜂窩係統的CP(CP較短)。但FDM模式支持可變帶寬,可以工作在多種選擇的帶寬模式下。

  MBMS的引入對於現有的蜂窩係統是一種有效的補充,可在現有網絡上增加和改善一些功能實體,為用戶提供更多的服務。

1.2.6TD-SCDMA和BWA的融合

  TD-SCDMA和寬帶無線接入(BWA)相比,峰值速率不夠高,但可以實現大麵積覆蓋,而BWA在低速移動環境下可以提供高速率業務,如 IEEE 802.11a WLAN可以提供54 Mb/s的峰值速率。TD-SCDMA和WLAN的融合,可以在熱點地區使用WLAN來提供高速率業務傳輸,同時使用TD-SCDMA來實現全網覆蓋。

  TD-SCDMA與WiMAX的融合也已進入規劃日程,並成為現今技術討論的焦點。WiMAX可以在20 MHz的帶寬下提供75 Mb/s的峰值速率,為TD-SCDMA係統在熱點地區的覆蓋起到了強有力的補充效果,尤其802.16e(WiMAX的擴展版本)的提出,使融合係統在移動速度支持上得到很大改善。TD-SCDMA和BWA的融合需要TD-SCDMA終端可以同時支持BWA接入和TD-SCDMA蜂窩網接入,並且TD- SCDMA和BWA係統應該增加一些特殊的功能實體以支持雙係統融合後的協議標準[4]。

1.3TD-SCDMALTE階段

  TD-SCDMA演進的第3個階段則是 LTE,LTE TDD是TD-SCDMA在向4G係統演進過程中的過渡階段,目的是在3G的平台上使用4G的技術,為3G係統向4G係統的平滑過渡起到良好的鋪墊作用。現在LTE的大部分研究都集中在物理層,這個階段的傳輸性能和通信參數與TDD未來演進時代十分接近,大多數技術特點是用於增強係統性能的,如使用 MIMO、OFDM、靈活的帶寬選擇(1.25 MHz、1.6 MHz、5 MHz、10 MHz、15 MHz、20 MHz)和分布式無線接入網絡。通過使用MIMO和OFDM技術,在20 MHz的帶寬內下行峰值速率可達到100 Mb/s,上行可達到50 Mb/s。所有的服務在共享和公用信道上提供,並且將使用基於IPv6的核心網。

  考慮到OFDM技術在上行鏈路的峰均比高,隻在下行鏈路使用OFDM技術,而在上行鏈路使用單載波技術,包括交織的頻分多址(IFDMA)和離散傅立葉變換-擴展正交頻分複用(DFT-SOFDM),在下行主要使用正交頻分多址(OFDMA)技術。IFDMA設計目標是實現沒有多址接入幹擾的頻分多址(FDMA),係統中每一個用戶獨享一個子載波集,對不同用戶的子載波進行交織。在IFDMA中,每個用戶占用的子載波在傳輸頻段上均勻分配,以獲得最大程度上的頻率分集增益。IFDMA的信號在時域設計,從而實現了低峰均值比(PAPR)。在LTE階段,TD-SCDMA係統和其他無線寬帶接入網絡的融合開始進一步加強,從IP核心網的融合開始向無線接入網的融合過渡,核心網基於全IPv6的IMS,業務不僅僅是傳統的點對點的多媒體數據業務,還包括MBMS業務,以及更加靈活的點對點業務。由於采用了先進的物理層處理機製,其頻譜效率將為2 ~5 bps/Hz。

1.3.1LTE單載波係統

  在3GPP LTE中,上行鏈路方案在多載波方案(OFDMA)和單載波方案(SC-FDMA)中抉擇,最終由於多載波方案的高峰均比問題,而采用單載波方案作為上行鏈路方案。SC-FDMA單載波係統包括IFDMA和SOFDM係統。SC-FDMA單載波係統有很多優點:低峰均比、用戶間頻域正交使小區內幹擾最小化、可以使用低複雜度的頻域均衡、多選擇的碼片速率。在SC-FDMA單載波係統中,DFT-SOFDM和IFDMA兩係統的比較成為業界焦點。 IFDMA係統是時域處理的SC-FDMA單載波係統,而DFT-SOFDM係統是頻域處理的SC-FDMA單載波係統。IFDMA比DFT-SOFDM 的PAPR性能好,但頻譜效率略低;DFT-SOFDM係統比IFDMA實現起來更加複雜。與IFDMA係統相比,DFT-SOFDM與OFDMA係統有更好的兼容性。由以上結果可以看出DFT-SOFDM更適合作上行的單載波係統。

1.3.2LTE正交多載波技術

  在3GPPLTE中,下行鏈

 
路方案是多載波OFDMA係統。無論是在3GPPLTE還是在WiMAX中,OFDMA都毫無爭議地成為下行鏈路方案。和其他係統相比,OFDMA有更好的頻譜效率,實現起來並不複雜,而多載波的高PAPR問題,可以在基站端做相對複雜的處理以減小PAPR,因此最終的多址接入方案應考慮為了減少PAPR所帶來的額外複雜度和鏈路性能增益之間的平衡度。當MIMO多天線技術與OFDMA相結合時,會帶來更大的增益和更優的係統性能。

1.3.3MIMO-OFDMA技術

  MIMO-OFDMA 是下一代通信係統中最具有革命性的技術,是3GPP LTE提高峰值速率和服務質量的基礎。MIMO多天線技術在提高頻帶利用率方麵有傑出表現,然而,占用頻帶越寬,多徑現象越明顯。傳統的單載波係統為了實現MIMO檢測而大大增加了接收機的複雜度,而OFDM的出現恰好可以解決這一問題。OFDM可以有效減弱頻率選擇性衰落的影響和符號間幹擾,所以很適合在無線寬帶信道中實現高速率數據的傳輸。同時,OFDM由於使用了FFT/IFFT而變得容易實現,並且在每個子載波上使用AMC,可以更有效地利用頻帶。OFDM的這些特點使其在LTE和B3G係統中極具競爭力。把MIMO和OFDM相結合,有頻率選擇性的MIMO信道可以被分成許多平坦的子信道,同時MIMO的檢測係統也被簡化。

1.3.4靈活的動態頻率選擇機製

  現今頻譜資源極其短缺,為了能夠有效地利用任意的蜂窩頻譜資源,LTE係統采用靈活的帶寬選擇在不同的帶寬上實現高質量高速率的信息傳輸,這就是動態頻率選擇技術。TD-SCDMA係統將在LTE TDD係統之前部署,所以未來的頻率演變中使用1.6 MHz是很有可能的。另外LTE TDD在中國也應該考慮1.25 MHz、5 MHz、10 MHz、20 MHz的帶寬。這樣,靈活的帶寬選擇可以適應通信係統在時間和區域上的變化,並有效地利用各種不同的帶寬。

1.3.5無線Mesh

  在傳統的蜂窩網中,使用的是點對多點的結構,如圖2所示,屬於集中控製機製,每個基站負責一個小區內所有用戶的通信。

點對多點的結構

  在未來演進的通信係統中,為了提高覆蓋範圍和係統容量,引入了多跳的概念。多跳是指在原有的拓撲結構上,使用用戶終端作為中繼,將信號傳輸至更遠的節點,從而提高覆蓋範圍,由於有中繼增益也增大了係統容量。另一方麵,由於傳統點對多點結構任何一條鏈路的通信都需要經過基站,即使兩個終端離得很近,也要先將信號傳送至歸屬基站,再由基站傳送至目標終端,再加上信令交互的開銷,這樣一條鏈路浪費了很大的資源。為了避免這種浪費而引入了多點到多點的概念,即指在網絡中任意兩點都可以自由通信,達到更快捷、方便、經濟的傳輸數據。

  在傳統的網絡結構中,對於一定發射功率來說,傳輸的數據速率越高,覆蓋範圍會越低。如果超過了最大允許發射功率,發射機必須降低數據傳輸速率以增加覆蓋距離。發射功率一般受到標準規範和用戶設備電池的限製,所以在蜂窩係統中鄰近基站的用戶需要采用自適應技術以提供較高的數據速率,但數據速率會隨著與基站間隔距離增加而急劇下降。而格狀網(Mesh)則不同,Mesh結構正是多跳與多點到多點的融合,如圖3所示。它可以通過跳經一係列中間節點以提供長的端到端通信距離,同時提供足夠高的數據傳輸速率。和發送端到接收端之間的距離相比,各節點之間的距離(每跳)相對較短,每一跳可以完成比直接通信高得多的數據傳輸速率,從而使得在長距離的端到端通信係統中同樣能支持高數據傳輸速率,也就是說Mesh組網方式使得高數據傳輸速率和覆蓋範圍不再是一對矛盾體而是可以同時滿足。在Mesh網絡中,每個節點隻需傳輸很短的距離,所以它們的發送功率相對較小,從而大大降低係統內的幹擾並使頻率複用可以更加密集。另外,由於可跳經中間節點傳送數據,Mesh網絡使得信號可以繞過障礙物和本地網絡的阻塞物建立健壯的路由。

 

Mesh結構

  Mesh結構分為集中式和分布式結構,集中式Mesh結構將傳統的點對多點結構以用戶終端作為中繼進行擴展以增加覆蓋範圍和容量。分布式 Mesh結構更加靈活多變,可以減少係統時延,避免網絡“瓶頸”和單點故障,並可以改善服務質量和提供多種綜合服務。分布式網絡中把用戶信息和控製信令信息分開,以減少服務時延,降低係統融合和部署的成本。可以把投資直接轉化成網絡規模的增長,同時節省網絡部署初始階段的開銷。多選擇性的結構功能可提供靈活和高效傳輸性能,整個網絡的功能因此得到了優化。這樣,B3G和4G的無線接入網隻需要在基站和終端做稍許修改即可引進到係統中來[5]。

1.3.6點對點通信技術

  現今在計算機網中,點對點技術已經得到廣泛的應用,如網絡電話、比特流(BT)下載等。在無線通信網絡中,點對點技術的引進也將成為必然的趨勢。3GPP已經把點對點業務提到議事日程當中,在LTE及下一代網絡中,點對點技術結合Mesh拓撲結構將得到進一步發展。在802.11中,分布式的 Ad Hoc網絡采用的是多點到多點的拓撲結構,其中必然要與點對點技術相結合,如圖4所示,左圖是傳統的點對多點結構,終端之間不可通信,彼此之間的通信必須要經過基站,由於基站的帶寬有限,就會有很多用戶的請求得不到滿足,從整體上看,下載效率很低。右圖是點對點通信,打破傳統的“服務器/客戶端”結構的概念,在通信中兩通信節點的地位是平等的,可實現任意兩點間的自由通信。點對點係統的精神實質是“節點合作”。因此,隻要一個係統中沒有管理者,所有任務都是依靠結點之間的交換與配合完成,這個係統就可以認為是點對點係統。

傳統的點對多點結構

1.4基於TD-SCDMA的第4代移動通信係統

  對於基於TD-SCDMA的後3G或者4G係統來說,將采用TDD模式,主要目的在於實現先進國際移動通信(IMT-Advanced)提出的高速和低速移動環境下峰值速率分別達100 Mb/s和1 Gb/s的無線傳輸能力,使用的關鍵技術包括感知無線電、網絡感知等,還將支持無線泛在服務(Wireless Ubiquitous Service)環境下的各種無線通信機製融合。在泛在服務體係架構下,采用各種先進技術,如超寬帶(UWB)和超窄帶(UAN)技術、感知無線電 (Cognitive Radio)和網絡感知技術等,以提供高速的數據傳輸和最佳的網絡接入和網絡布置方案。網絡信息論作為一門新的學科,在後3G或者4G移動通信係統中將占重要地位,它將指導泛在無線係統的組網和布置。

  在TDD未來演進時代,空中接口網絡的多樣性和共存性使得用戶可以得到多樣化的服務,但同時也給用戶在不同係統之間進行切換、漫遊帶來很多不便,尤其是終端要適應於各種接入網絡,並且實現起來不可過於複雜,成本也不可過高。結合軟件無線電技術,終端可下載不同標準的接入網模式和流程,實現終端在不同網絡之間的兼容。在未來,組件化的、開放的、分布式體係結構正在成為主流的業務生成與提供模式. 這種模式以屏蔽底層網絡實施的細節作為設計目標之一,提供了良好的設計架構,使業務的生成與部署更加簡便。在移動泛在網絡中,業務種類極其豐富,而且業務提供將麵向用戶的最佳體驗,即對服務QoS的保證。不同的網絡在保證QoS的前提下可以提供以用戶為中心的普遍服務。在不同的無線網絡中支持無縫切換和漫遊,這些網絡可以分擔服務負載,並可以選擇最優的網絡來提供不同的服務,最大地滿足用戶的需求。

  在這個階段,為滿足下一代移動通信係統的高速率傳輸和無所不在的無線信號覆蓋的要求,無線中繼及多跳傳輸技術將會被采用。無線中繼的基本思想是使用中繼站將基站的信號重新處理後再發送出去。這個處理的過程可以很簡單,比如隻是接收信號然後放大,也可以很複雜,需要MAC層以上的處理。無線中繼可以分為固定中繼和移動中繼。應用多跳中繼可以擴展小區的覆蓋範圍,服務基站信號的死角地區,如建築物陰影、地下等,同時還可以平衡負載,轉移熱點地區的業務。另外,引入無線中繼還可以節省終端的發射功率,從而延長電池壽命。

  為了簡化無線頻譜管理,將采用感知無線電技術,實現無線環境的感知。環境感知的思想就是將網絡延伸到各個角落,利用新型無線通信網絡節點的環境感知能力,感知當前網絡環境狀況、用戶及周邊環境場景信息尤其是頻譜信息,並根據這些狀況利用大量先進的物理層技術做出計劃、決定和反應,把單個節點獲得的頻譜信息通告給相鄰的節點共享,以便充分利用獲得的頻譜資源,提高無線通信的覆蓋範圍,同時通過靈活的資源分配方式提高頻譜、功率等資源的利用效率。

 

2 結束語

  TD-SCDMA係統的發展目標是提供更高的數據速率、低時延、低成本、優化的係統覆蓋和容量,以及對高移動性的支持。而近年來移動通信業務的快速增長推動著寬帶無線通信係統的演進。數據速率和QoS需求的快速增長是通信係統發展的必然趨勢。按照這種發展趨勢,TD-SCDMA發展演進的曆程分為以下幾個階段:首先的TD-SCDMA階段分為單載波TD-SCDMA和多載波TD-SCDMA;之後是HSxPA階段,其中包括單載波HSxPA、多載波HSxPA以及HSxPA與無線寬帶接入的融合;下一個階段是LTE階段,在這個階段上行傾向於采用單載波傳輸技術,而下行則使用多載波技術;最後是基於TD-SCDMA的第4代移動通信係統階段。整個TDD技術演進的過程將是一個平滑過渡的過程,以最節省的投資獲得新技術的更新、網絡架構的優化,以及最大的用戶滿意度。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