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富不過三代?香港豪門難逃魔咒 敗家率比台灣多一倍

(2007-01-21 11:22:40) 下一個
“創業維艱,守成不易”是老祖宗的古訓,而“富不過三代”更是家族企業力圖避免的魔咒。不過,根據香港中文大學的一項長期研究顯示,香港大型家族企業“富不過三代”的現象相當明顯,香港富商第三代的“敗家率”更是台灣、新加坡的一倍。

  據《中國時報》報道,調查分析1990年至2005年進行交班的38家香港上市家族企業財務狀況,並且扣除掉金融風暴等市場因素,結果發現企業領導人交班的八年間股票回報率狂跌80%;相對於香港,台灣、新加坡大型家族企業繼承前後的財富蒸發率雖也高達40%,但隻有香港的一半。

  負責這項研究的香港中文大學會計學院教授範博宏認為,香港家族企業繼承失敗有五大原因,首先是創辦人擁有無可替代的商譽和人脈,其次是繼承人無法掌握企業傳統管理流程和秘訣。其它原因還包括老臣不服年輕人繼承、缺乏周詳的繼承計劃、家族成員爭產等。

  再進一步分析,範博宏認為,香港第一代家族企業掌舵人的成功之道,往往是靠建立政治聯係、社會網絡及人脈網絡,而且有很好的個人聲譽,這些獨特的資產,很難直接傳給繼承人。

  反觀新加坡及台灣,由於家族企業以工業為主,營運流程較房地產主導的香港企業容易處理,下一代較易克服缺乏商業人脈的問題,繼承過程中的財富流失程度也相對較小。此外,也有香港專家認為,香港家族企業創辦人多是七老八十才放手,接班人難有出頭日,不經曆市場競爭的磨練,自然難以“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而且,富豪第二代、第三代一般沒吃過什麽苦,大部分在外國讀完書後,順理成章加入企業擔任高層工作。盡管下一代教育水平多優於上一代,但領導特質卻非校園可以培養出來;加上興趣又多,愛遊艇又愛潛水,所以做生意手段和敬業精神很難與第一代相比。範博宏分析,第三代淪為紈褲子弟也直接導致家族財富無法傳到下一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