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在加拿大找店蹲店的一段經曆

(2007-01-18 14:37:45) 下一個
“邪念”

我承認自己是一個不太安分守己的人。十多年前在上海一家大型國營企業上班時,我覺得我那份整天喝茶,看報,開會的黨委辦公室工作簡直就是在耗費自己的青春,便想在上班的同時在外麵開一家店做時裝生意。

在當時的大環境下有這種想法的人是不太多的。所以父母得知後,馬上堅決反對,說我的這種想法就是 “邪念”,不把精力集中在自己的本職工作上,走什麽歪門邪道做生意。再說你是在黨委辦公室工作,被人知道了影響多不好。但我沒聽父母的,仍然瞞著他們在鬧市區開了一家時裝店,還聘請了兩個營業員幫忙。

我在廠裏為黨工作,小店則在大街為我賺錢,就這樣神不知鬼不覺地幹了好幾年,直到單位宣布倒閉。

兩年多前拿到加拿大移民紙時,隨妹妹移居加拿大並已在加拿大生活了8年的父母一再提醒我:多倫多不是上海,你那種倒買倒賣、投機倒把的伎倆在這是行不通的,還是老老實實地打工吧。

來加拿大後一看果真如此,人少地廣不說,光看人們的衣著,就死了開時裝店的心,於是便去打工了。二年中先後打過四份工,最長的一份工幹了五個月,最短的一份工才做了一天,這是因為腦子裏總有個不安分的念頭——想做小生意。加拿大人不講究穿,但每個人都要吃啊,弄個咖啡店或快餐店開開,應該也比打工強。

這個 “邪念”一經冒出,便日長夜大,慢慢地占據了我的整個心靈,以致後悔當時為了那份每小時10加幣的工沒日沒夜地埋頭苦幹。因為整天忙於上班,跟本沒時間找店。 “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我一狠心把工辭了,全身心紮進了找店的行列。

找店

每天早上把兒子送到學校後,回家上網,看報,打電話。買生意不同買房,很少有經紀願意開車帶你去看店,家裏唯一一輛車讓老公開著上班去了,我隻好買了張月票,自己坐公交車去看店。但有時也會碰上熱心的經紀,他(她)會開車帶我同時看4—5家店。

在找店,看店的同時,我還去聽了一些 “如何在加拿大開展小生意” 之類講座。鑒於老公 “不求上進”,明確表態他絕不會放棄那份有benefit 的 labour 工,他每天早出晚歸,接送孩子上學的任務自然仍是我的。我隻能把找店的目標鎖定在經營時間相對少些的快餐業上。東奔西忙了二個多月,終於看中了一家做三明治的快餐店。

之所以看中這家位於VAUGHAN的快餐店,不僅僅因為它店堂裝修亮麗,環境優雅整潔。更主要的是因為它隻開5天,每天經營時間11am-4pm,單做午餐,品種簡單::咖啡、三明治和湯。而且房租也不貴,每月2100(全包含水電)。周營業額為2600,開價9.9萬。一切都合我意,但我不敢獨自接這家洋人快餐店,因為我的英語太差勁。好在有來加已十多年的妹妹願意幫我,我們通過經紀同店主見了麵。

這家店的owner 是來加拿大已30多年的一對意大利老人。老太太手腳麻利,快人快語;老頭則溫文爾雅,彬彬有禮。老頭告訴我們:這家店真正的owner 是他太太,因為他自己有一家麵包房,早上5點就要在麵包房工作,中午麵包房是空檔,他就跑來這裏幫忙。中午顧客來的比較集中,需要3人同時工作,另一個part-timer 是老太太的妹妹。他們接手這店已2年半,老頭說他年紀大了每天兩頭跑感到疲倦得很,而老太太的妹妹馬上要做祖母,現已辭工,臨時由他上大學的女兒頂著。他也不想再找人,隻想把店賣了求個輕鬆。

他認為我們姐妹倆 挺合適,妹妹英語好忙櫃台,姐姐手腳快忙廚房,再加上一個part-timer,肯定能把店子接下來正常運轉。他還很誠懇地對我說:如果你沒有妹妹幫忙,我是不會把店賣給你的,因為你英語不好,handle不了我的店。麵對這對麵目慈祥的意大利老人,我感激之情難以言表,暗地裏一個勁地對自己說:買了吧,買了吧,別錯過機會了!

暗訪

當天,根據這家店9.9萬元加幣的開價,我們就下了個8萬元的offer。經過二個來回的討價還價,最後價值定在了雙方都能接受的8.5萬元。並說好下周一開始蹲店。記得簽好offer那天是星期三,我們決定在下周蹲店明查之前來個暗訪。這招是聽講座時有買店經驗的前輩傳授的——“暗訪比明查更重要”。

星期四和星期五連著二天,我妹把車開到店附近,找一個能觀察到顧客出入店門的最佳位置,我們坐在車裏,記錄著進店的人數和時間,特別留心觀察出店的顧客有沒有帶走外賣。二天來的顧客人數差不多,都來自附近辦公樓,可能是店堂環境不錯,大多數人喜歡堂吃,隻有少數人拿著外賣袋走出來。我們已了解到大概的顧客人數情況,隻等下周一去明察,看每位顧客的平均消費是多少,就可知道正確的營業額了。

明察

周一一大早,妹妹感冒了且有點發燒。為了守信用,我一個人按時前去蹲店。我到時店還沒開門,等了十來分鍾,老太太來開門了,她一見我顯得十分吃驚,並反複強調沒人通知她今天是蹲店的日子。我讓她打個電話給他們中介,一問才知是他們的中介忘了告訴她。老太太無奈地同意讓我進了店門,但她不讓我在前台,理由是我的臉跟他們白人長得不一樣,櫃台裏突然多了個中國人怕引起顧客的猜疑,而她現在又不想讓顧客知道他們在賣店。這也在情裏之中,反正三明治是在廚房現做的,燙也在廚房盛好了端出去的,除了咖啡、飲料,其它一切食物 都是廚房根據櫃台送進來的 單子 現做現盛的,而咖啡是那種特製的意大利 espresso,在裏麵都能聽到咖啡機的打磨聲,機器一響就知道有人在買咖啡了。

至於飲料,我隻能經常透過廚房的門簾多看看有沒有人在從立式冰櫃裏拿飲料,都是一、二元的生意,也相差不了多少,再說他們會把全天的營業額打印出來交給我,所以我也接受了老太太的安排,在廚房裏觀察生意。

12點之前,外麵的咖啡機響過二次,我還伸出頭去看了看,是二位顧客喝著咖啡在聊天。12點以後,陸續有顧客進來 order 三明治。剛開始遞進來的前三份單子都是一個三明治加湯,我逐個記下。12點30分到1點30分是高峰階段,廚房裏有些忙亂,我沒時間查看單子,就數漢堡包,做一個我記一個。從1點30分到店關門,這期間記的賬是很仔細的。臨走時,我算了一下,全天的營業額總計才320多元(高峰期間的三明治我都按最高的單價算),離原先說的日均520元還差一大截。

這時老頭遞給我一張全天的收銀條,上麵的總額為507元。我仔細看了前幾筆生意,不對啊,第一筆生意怎麽會是5份三明治,明明是2杯咖啡。而第二筆更離譜,居然是8碗湯。老頭見我皺著眉,忙說:“你英語不好,記不了那麽全,把這單子帶給你妹妹就行了,告訴她明天生意會更好”。我氣得差點暈到,楞了半天終於冒出了一句: “My English is not good but my understanding is not bad!”,然後轉身就走。

說來也巧第二天妹妹的燒退了,她堅持要去看看這對意大利老夫婦會耍弄什麽樣的新把戲。

老太太一見我妹妹也來了,趕緊解釋,大意是昨天你姐姐在廚房不了解真正的營業情況,產生了一些誤會,今天你可以坐在前台,check每一筆order,而你姐姐可在廚房進行核對,這樣絕對不會出錯。我們姐妹倆會意地一笑,連聲感謝老太太想得周到。

如果說昨天隻是他們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倉促上演了一場紙上鬧劇的話,今天則是有備而來,把戲演得天衣無縫——每隔二十分鍾左右,就會進來一位出手大方的顧客,一人會 order七份漢堡三明治,或六份三明治加六碗湯,然後大包小包地提出門。

更可笑的是一個學生模樣的顧客,先後來了二次,每次都是打包。這麽多的外賣及這種學生類的顧客是我們在2天的暗訪中是沒看見過。盡管當天的營業額全是真實的而且還達到500元以上,但明擺著這家店是不能買了。當晚,我們把情況同我們的中介談了,他找了個理由幫我們取消了offer。

繼續找店

一位成功地經營著一家規模不小的咖啡店的前輩對我說:找店就象找對象談戀愛,一要緣分,二要耐心(包括仔細觀察和比較),三要求大同存小異,因為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事。 是呀,我跟這家三明治快餐店沒緣分,不怕,隻要心中那個想做小生意的 “邪念”不滅,那就繼續找店……萬維讀者網    2007-01-17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