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回xyh網友:文革或許根本就是一個有計劃的戰略手段?

(2008-08-06 11:15:48) 下一個
回xyh網友:文革或許根本就是一個有計劃的戰略手段?

謝謝你對《歪打正著》一貼的回複。你說:“我看不明白,希望在這方麵你能深入闡述。因為我無論如何想象,也無法理解文革“正好是正確的”:”
www.ddhw.cn
我很願意再聊一下文革為什麽“正好是正確的”,其實我有個想法,就是文革或許根本就是一個有計劃的戰略手段?

我這個人是喜歡下象棋的,從小就喜歡。我以為,一個人從初學象棋,到成為高手,大約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熟悉棋的下法,這個時候笨手笨腳的,經常就看不到棋,看不到危險,因此一會兒車被人家偷吃了,一會兒馬被人家偷吃了。第二個階段,就已經開始有經驗了,至少人家想偷吃你的子就不容易了,也不大可能把車送到人家馬口裏了,但這還是中級棋手。而第三個階段,則是很少有人達到的,就是具有戰略性考慮的棋手,而且這個時候的漂亮下法,往往就是棄子入局。就是說,看上去似乎是蠢招,有可能是把車啊馬啊炮啊主動地送給對方吃,這就是棄子。但是棄子之後建立的主動權,建立的攻勢,是對方無法阻擋的。

實際上不隻象棋如此,圍棋和國際象棋也是如此,下的好的高手,一個漂亮的棋局,往往都是棄子入局的。

棄子入局,從利益分析上講,就是建立一個戰略的構思,先是主動地放棄自己的一些利益,而這種放棄,最終會使自己獲得更大的利益。
www.ddhw.cn
實際上,善於投資的人,投資的過程可以看作棄,把自己的一大筆錢用來花了,買機器買設備,雇用人員,大打廣告,但是,到一定時候,收回投資的時候,就是取的時候了,因此也是棄子入局。

戰爭這種博弈也是這樣,我認為毛澤東這樣的軍事天才,為什麽能夠在許多戰爭中勝利,因為他是高手,首先他善於棄,“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走”這就是棄,“敵進我退”,這也是棄。這是地盤上的棄。戰爭是人的生命上的搏鬥,那麽當然也有生命上的棄。就是說,少量人員的傷亡,導致敵人極大的傷亡,最後的效果是使得自己方死的人更少一些。當然,這種棄子入局,這裏的“子”是人命,就更為殘酷一些。但是沒有辦法,戰爭就要死人,如果舍不得棄,有可能傷亡會更大。

而觀察斯大林的戰略,往往缺少這種大手筆的棄子入局,因此二戰中德國和蘇聯之間打的都是戰線推來推去的仗,大規模的穿插和大踏步的後退都少,就是說,雙方都象圍棋的初學者那樣,對於每一個空都舍不得放棄。
www.ddhw.cn
現在我設想這樣的情況,一個高級的棋手,在棋下到一半的時候,突然棄子,把自己的車給對手吃了。在這個時候,許多中級棋手看不懂,的確看不懂。然後,這個高級的棋手因為有事走開了,不下了,把棋讓給一個中級棋手接著下。這個中級棋手在接手的時候,反複看仍然看不到高級棋手的用意,不明白他為什麽棄子,把車給對方吃,因此得出結論,這是高級棋手離開之前犯的一個大錯誤。

但是,這個中級棋手按照自己的經驗繼續走下去,會發現越下越輕鬆,為什麽?旁邊的棋迷有可能大叫此中級棋手棒,下得好。但是,有沒有可能,這是前麵的高級棋手棄子入局的自然的後果呢?這就不知道了,需要後人仔細的分析了。

再來說毛澤東。毛澤東認為自己這輩子沒有幹多少大事,也就兩件,一件是把蔣介石弄到一個海島上去了,另一件是那個文化大革命。

而文化大革命,從表象上看,象是棄,是自亂陣腳,是愚蠢透頂,是無端動亂。隨後毛澤東就去世了。

因此,毛澤東的後人,在文革結束後不久,經過正常的分析,認為文革是一個錯誤,因為有巨大的損失嘛,看不到好處嘛。因此產生了黨的曆史決議,確定文革沒有一點好處。
www.ddhw.cn
但是曆史決議之後呢?蘇東波巨變,南斯拉夫大屠殺,盧旺達大屠殺,直到亞洲金融危機,中東的戰亂,等等。但是中國的情況似乎還不錯,越來越順溜了,風景這邊獨好。雖然困難也不少,但是和其它國家相比,的確是在一個崛起的過程中的。當然,一致的意見是改革開放否定文革撥亂反正。

但是現在我提一個見解,就是說,文革是不是一個大的棄子入局的布局呢?會不會毛澤東其實是對他身後的徹底否定文革,改革開放等一係列進程都已經事先預料到了呢?我認為是值得研究的。

那麽,判定一盤棋中,某一次的“失子”,是由於棄,還是由於棋手失誤,怎樣判斷呢?最好的辦法當然是複盤,就是把這盤棋再重走一遍,按假設當初不棄子,正常的推論,後來會不會勝,而棄了子,是不是後來的下棋,就變得很順了?

因此,有人認為,要是沒有文革存在該多好啊。

雖然曆史不可重複,但是可以通過推斷來重演。

假設毛澤東1965年去世,當然就沒有什麽文革,中國的計劃經濟將會由後繼者繼續地搞下去,照我的看法,理當不會有什麽右派平反,改革開放,甚至有可能中國最後的下場就是和蘇聯一樣的解體,成為多個碎片一樣的國家,國土四分五裂。
www.ddhw.cn
那麽,毛澤東是不是碰巧犯了這個錯誤呢?這要看毛澤東對於他身後事情的預測。而在1967年,就是在全國個人崇拜最厲害的時候,所有的人都戴著毛主席像章拿著語錄本成天高呼毛主席萬歲的時候。毛澤東寫信給江青說,馬克思已經被打得粉碎了,我也會被打得粉碎的,物質不滅,粉碎而已。這說明當時毛澤東就對群眾對他的個人崇拜有清醒的認識。但毛澤東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什麽用意?這大家可以討論了。

實際上,我認為毛澤東是對自己身後事很清楚的。他隻要觀察到蘇聯在赫魯曉夫之後是怎樣開展醜化斯大林的宣傳的,也就一定能夠推論出自己死後會有人怎樣醜化自己的。而他在文革中打倒的那些老幹部,除了年紀大了確實老死了的之外,沒有一個是被處決的,許多都保留著黨籍,最後批鄧的時候,鄧小平留黨查看,仍然是人民內部矛盾。我認為毛澤東是很清楚鄧小平在他死後會複出的,這一點他算得非常清楚。

其實我的這個看法,好象美國那邊有的華人已經這麽認為了。我記得好象就是某一年的毛澤東誕辰紀念日吧,美國那邊開毛澤東的研討會,我還記得毛澤東的一個秘書叫李銳的去了,大談了一陣什麽革命有功建設有錯文革有罪什麽的,但同樣在這次研討會上,就有人提出毛澤東搞文化大革命,要麽是大蠢招,要麽就是一個很有遠見的大手筆。
www.ddhw.cn
美國那邊的學術界,和大陸這邊的往往觀點不一致。比如中國的成功,大陸這邊這直誇改革開放好,而美國那邊的著名經濟學家,諾獎獲得者,都不同意這個意見,反而認為中國的成功,要從改革開放前找原因。為什麽?因為,如果光是市場經濟的功勞,怎麽那麽多的第三世界國家,一直就是改革開放的,一直就是市場經濟,怎麽就沒有中國發展得好?沒有理由。那些國家一直就是資本主義市場經濟,也沒有什麽文革“耽誤”,為什麽中國很快跑到他們前麵去了?

應當注意到經過文化大革命之後的大陸的中國人,在文革結束後的二十多年的時間中看,對於現代社會的適應能力,遠強於其它的發展中國家的人,甚至強於沒有經曆過文革的台灣人和香港人及海外華人。在美國的華人中,越來越成功的華人,往往是經曆過文革的大陸人。

有的右派會說,你喜歡文革,再來一次啊。這就好比一個棄子入局式完成後要求高級棋手再棄一遍一樣愚蠢。一次棄子入局式,必須有精心的戰略設計,你的棋術沒有到那個水平,棄得不好會弄巧成拙,賠了夫人又折兵的。從這個角度講,以為文革真的要從來一遍都是愚蠢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