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熱錢已對中國發動最後突擊
(2008-08-11 14:46:14)
下一個
8月8日,北京會發生什麽?中國、世界會發生什麽?這一個巨大懸念的謎底已被時間揭曉。
北京,晚8點正,在張藝謀導演下,中國人民向世界奉獻了一場美妙絕倫的視聽盛會。除了藝術地展示了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之外,更傳遞了國人期盼人類在“同一個世界”中和睦、和諧、和平的真誠夢想。當那2008張傘打開,世界各種族2008張孩童的笑臉同時綻放時,我在那一瞬間沉浸到“天下大同”的夢幻中,眼淚不由自主地流了下來。
然而,8月8日發生的另兩件事,更讓人感受到現實的冷峻。
上證A股指數大跌121.86點,跌幅4.47%,離創下2008年新低僅一步之遙。
在奧林匹克休戰日中,8日淩晨,格魯吉亞軍隊向南奧塞梯地區進攻,衝突已造成當地居民死亡1000多人,俄軍隨後展開反擊。當伊朗一波未平之時,南奧塞梯一波又起,世界和平再蒙陰霾。
8月8日的A股大跌並未出乎我的意料。4月28日,本人在《熱錢“做空”中國最後衝刺計劃猜想》一文中寫到:熱錢做空中國已經是箭在弦上,不能不發,對此千萬不能有任何僥幸心理。倘若美元恰好經次貸重估高峰(2008年6~8月)後,不斷加息,迅速升值,人民幣下跌,他們再不惜代價做空樓市,在股市之“雪”上再加樓市之“霜”,巨額熱錢蜂擁離境……
在發出這一“熱錢大決戰”的最後預警後,我便暫停了專欄,一些讀者不斷追問原因。今天則可以揭曉了——我以最大努力投入了《反熱錢戰爭:中國人財富保衛方略》一書的創作。終於趕在奧運會前出版。為什麽一定要搶在這個時間呢?我非常擔心奧運會吸引了國人的注意力,熱錢得以乘機發難。
8月8日的A股大跌已再次證明了我的預感。在中小散戶和基金深度被套,國有金融機構被嚴格要求“維穩”,以千億元人民幣計的平準基金可能已經部分參戰“維穩”的情況下。如此深幅大跌,唯一的合理解釋是熱錢主力蓄意做空!換言之,熱錢做空中國,已經“圖窮匕現”了。
熱錢為什麽要這麽做呢?他們就是要製造中國金融市場的恐慌,讓投資者徹底失去對中國股市、樓市乃至中國宏觀經濟的信心,摧毀中國金融主力機構和市場調控者的威信,從而徹底掌握A股的“做底”權力——即底部在哪裏由它們決定!2500點,2000點,甚至更低,它不再由中國資本主力說了算,而由熱錢說了算。股市如此,樓市如此,中國企業大麵積“休克”也如此。即熱錢最終擁有操控中國資產價格的低穀與高峰的能力。
這意味著什麽呢?巨大的利益。假如現在中國約1.4萬億美元的熱錢本金及收益,其中1萬億美元本金在未來短期內集中離境,另外4000億美元熱錢的大部分退出經濟流通和金融係統,以現金鈔票的方式堆進倉庫。則:1.本金撤離,熱錢已經收回全部成本;2.倘若超過萬億美元熱錢退出流通,則相當於中國短期內增加了以10萬億元人民幣計的股票、樓房等資產供應,股票、樓價和中國企業的資產價格將下跌。而隻有當手中掌握了巨額現金的留守熱錢開始買入的時候,其底部才能形成。即如果姑息熱錢,它們完全可能以低於現在更低的價格廉價購買中國資產。3.當其大規模收購中國資產後,國外的巨量熱錢再次回流,如國內熱錢會師,再拉一輪洶湧驚人的資產大泡沫,其以比現在價格還低價格收購的資產,再通過上市等手段,賣出比現在貴5倍、10倍,甚至50倍的價格。屆時他們再操控輿論於新一輪的資產泡沫高峰將它們賣給中國老百姓!
因此,8月8日的A股大跌,它已經不僅僅是挑戰“維穩”,而是熱錢在爭奪控製中國經濟和金融周期的市場主導權,是在爭奪中國人民的財富命運控製權。
而熱錢輿論最為高明的是,它將股市大跌、投資者蒙受損失的責任轉嫁到政府身上,轉嫁到中國宏觀調控身上,它們可以渾水摸魚,製造更大的混亂和恐慌,最後漁翁得利!他們正是靠恐慌蒙蔽投資者的理智“雙眼”——中國國家力量絕不可能主觀上希望奧運會期間股市大跌的!
所幸的是,國務院去年果斷明確了股指期貨和港股“直通車”的推出沒有時間表,如若不然,熱錢現在已經擁有了中國價格“做底”的決定權,我們或者已經失去了反擊的能力。
特別令人振奮的是,6月以來,決策層力排熱錢及其代理人種種金融輿論的煙霧,在國際上某些遏製中華崛起勢力製造種種奧運麻煩“煙幕彈”之中,在汶川遭遇特大地震分心分神之下,他們短期集中頻密調研,已經把握了中國經濟運行中的真實情況,迅速決策,靈活調整,在短短1個多月的時間內,已經對很可能到來的中國經濟金融控製權的大決戰做好了準備。
這些政策包括並不限於:1.將貨幣政策的從緊二字取消,改為“靈活”; 2.人民幣主動貶值,為企業進一步贏得生存空間;3.將紡織品等出口退稅額提高2%,增加企業利潤;4.擴大2008年銀行對中小企業貸款額度5% ~10%;5.股指期貨和港股直通車不再有時間表;6.出台新外匯管理條理,事先聲明,當熱錢大規模外流時,中國有權采取緊急措施……當下,如一次性降低 1%的存款準備金率,則A股底部很可能就在眼前。
一言以蔽之,假如熱錢大規模撤離,它流走多少,我們就補多少,隻要保持國內正常充足的流動性,則中國當無大礙。而從中長期看,則中國發展將迎來新一輪的機遇。
來源: 第一財經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