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日本人拒絕在對己不利的情況下和中國人拚刺刀

(2007-04-13 02:46:50) 下一個
當時寧河發大水,鬧了饑荒,紅槍會(注5)趁機招會眾,參加就管飯。唐師的徒弟廉若增亦因饑餓參加了紅槍會,他的爺爺和我奶奶是親姐弟。

唐師、丁誌濤都對紅槍會反感,說:“不能信那個,一信就倒黴。”我勸過廉若增:“義和團也說刀槍不入,結果槍也入了刀也入了,過多少年了,紅槍會還玩這套,你怎麽能信呢?”他說:“我就是去吃飯。”

紅槍會頭目楊三是治安軍督辦齊燮元的表弟,他知道我收藏刀槍,就讓我捐給紅槍會,我認為他們是騙人去送死,所以把刀槍藏在神龕上麵,對他說:“我放在四十裏外了。”

楊三說:“快給我取去。”我說:“現在發大水,過不去。”他又衝我吆喝,那時是我心情很不好的一段時期,我一下就發了火,說:“二先生說在四十裏外,是給你麵子下台,現在告訴你,就在這神龕上頭,離你五步遠,你敢拿就拿。”——這也是我唯一的一次自稱是二先生。

楊三沒拿,轉身走了。後來別人告訴我,有人問楊三:“楊三爺怎麽吃這癟,一個毛孩子都弄不動?”楊三說:“他六叔李牧之十九歲就當了同知(比知府低一級),現在的官比我表哥大。”

紅槍會和日本人開了仗,幾乎全部陣亡,河裏都是死屍,寧河話叫“河漂子”。隻有一個人生還,叫李銳的十四歲小孩,也是為吃飯進的紅槍會,算起來還是我本家的弟弟。日本人拿機關槍對著他,他嚇得直擺手,那日本兵也擺擺手,意思讓他快走,他就從死屍堆裏走出來了。

可能還有一個。紅槍會的服裝是一身黑,一個生還者躲進我住的祠堂,求我救他。當時日本人開著快艇在河道轉,見到人就掃機關槍。日本人要上岸搜查,祠堂臨街,是躲不過。

節錄自《逝去的武林》
[ 打印 ]
閱讀 ()評論 (6)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