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5)
2007 (156)
2008 (106)
2009 (94)
2010 (94)
2011 (93)
看到大家對養老問題的關注,不由得再多說幾句。
其實,老母親很多年前,就對我們兄妹幾個說過,將來等她老了,就去養老院,幾年前,接她來美國生活了兩年,回國以後,她就到住家附近的幾所養老院探訪,並私下裏選好了中意的。
我想,母親無論是跟著哪個兒女生活,兄妹幾個都是很孝順的,不讓老人家勞累,希望她能享享清福,尤其是手術以後。然而,越是這樣,母親心裏越是孤獨,她覺得每天隻是吃吃睡睡,完全成了廢人,家裏人忙忙碌碌,上班,孩子,每個人都有自己一大灘的事兒,保姆也隻會照料她的生活,沒有人可以聊天,真正與她溝通交流。
去了養老院,就是另外一種生活,首先,每月按時交生活費,得到應享有的照顧,她覺得是理所當然的,很多老人,每個人都有著不同的故事,隻要自己願意,隨時會有人聊天兒,也有很多共同的話題。尤其,母親自己選中的養老院,就在原來的住家附近,幾十年的街坊鄰居,不時有人順道進院裏看她,她也會在天氣好的時候,拄著拐杖走出養老院去串門,在那裏,老母親找到了歸宿感。
兒女們平日裏,各自忙自己的事,有空了去看看她,尤其小妹住得離母親最近,幾乎每天晚上都去看母親,為她洗洗刷刷的,陪她說說話,再者,小妹是醫生,老人家吃的藥和身體狀況,她隨時照應著,這點最安慰。
目前養老院的條件並不大好,院裏有位醫生,每天為老人們量血壓測血糖,頭痛發熱的給些藥,院裏每個星期也有不同的菜譜,天天不重樣的飯菜,而且還有多種選擇,幾個服務員,每頓把飯送到房間,送開水,打掃衛生,幫著洗衣服,甚至倒便盆,不過,生活條件隻能說是最基本的。
養老院裏住的多數是孤寡老人,即使有兒女的,很多兒女對老人也不好,除了每月交生活費,很少去探望,與其相比,母親更覺得自己幸運。不過,社會上對養老院仍然有著不同的看法,我家小弟就一直不同意,聽母親講,每次小弟喝醉了酒,就會跑到她那裏哭,求媽媽,要背媽媽回家。
有時候想,若是我生活在國內,母親或許會選擇跟著我生活,可能比現在住養老院要好些,可是,我們生活在這麽遙遠的地方,麵對年邁的親人,有著更多的自責和無奈。
兒子這次回去,帶他去看外婆的時候,沒說上幾句話,兒子就哭了起來,後來他說,是因為看到外婆那麽年老體弱孤獨,覺得心疼。
常常想,人來到世上就是來受苦磨練的,辛酸苦辣,生離死別,再過幾年,等撫養大了孩子,送走了老人,我們自己也由中年步入了老年,到時候,我們會怎麽樣呢?真是沒有多少令人向往期待的好時光了。但願我們能學著堅強,盡量樂觀地生活,與媽媽相比,實在找不出理由,不去熱愛生活。
彌補年齡的差距。其實就是共同語言。人老了,最高境界是夫婦雙方磨合地無隙無
縫。次之,天天拌嘴也強過一個人的安寧。子女填不上那種相依為命的老來精神依
靠。養得子孫滿堂,莫如半路夫妻一場。再次之,有一群老頭老太嘰嘰喳喳也還勝
過子女天天早晚的問候。
然而,當孩子愛母親的時候,愛就打折扣了。
難道隻是人的天性?
這樣問的時候,愛就已經打了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