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4)
2009 (146)
2010 (71)
2013 (4)
2017 (3)
2020 (504)
2021 (563)
2022 (432)
2023 (410)
2024 (364)
強勢懂王,激進董姐:似曾相識親目睹,各有一支鷹隊伍。
懂王董姐
驚人雷語口無攔,
珠有淚時玉冒煙。
朗說南山明說海,
言行過激吸觀瞻。
世界有特朗普,中國有董明珠世界才五彩紛呈,豐富多彩。
特朗普是美國總統一言一行都是國際新聞的中心,中國的董明珠知道的人就不那麽多了。董明珠與特朗普高度一致的是營銷話術與自我標榜。一個“讓美國更偉大”吸粉絲賺流量。一個打選民粹企業形象搞營銷。
最近董明珠一句“格力拒用海歸派”撕開全網激辯:不用留學生是民族企業硬氣,還是故步自封?當“本土派”與“海歸派”針鋒相對,格力這波操作究竟在捍衛中國製造尊嚴,還是為品牌埋下隱雷?
華為通過“全球人才戰略”吸納多國專家,5G專利數遠超格力空調專利總和;中國製造的明天,注定是多元路徑的百花齊放。
有人瘋起來連自己人都不放過,董明珠算一個。從格力手機世界第一,到挖人是小偷行為,再到中國汽車粗製濫造等,董明珠語出驚人。
她深諳“爭議即流量”這樣的傳播法則,所以常會用出格言論來製造話題,對她來說這或是家常便飯。這樣既實現了自我造血,又為格力引流並強化了其個人IP與格力的關聯性,這些基本符合其長期依賴個人影響力打市場的營銷策略。
特朗普“讓美國更偉大”吸粉絲賺流量。董明珠打民粹企業形象搞營銷。
我的決策沒錯,錯在員工執行力。
近些年,麵對格力不斷下滑的業績,董明珠將責任歸咎於團隊執行不力。她斷然否認非戰略失誤,以強勢作風拒絕反思,隻認為下麵的人在領悟能力和執行力上不行。
董明珠需要通過爭議言論來維持輿論熱度,她將個人形象深度植入格力品牌,以此來實現個人IP與品牌的深度綁定。
是轉型焦慮的宣泄效應。在格力進行多元化經營但屢屢失利的背景下,麵對市場壓力, 她需要用極端言論來轉移社會對其業績壓力的關注。
這是強人領導的文化慣性。董明珠身披強人色彩,更願意推崇“鬥爭式管理”,她或許認為,尖銳表態可強化內部凝聚力,然而,卻忽視了對外部生態的起碼尊重,因而結果導致了反向而行。
所以,雖然這些言論在短期內製造了話題贏了流量,但是,從長期來看卻可能極大損害格力作為科技企業的專業形象。
撕裂美國政治的特朗普正陷入自相矛盾的怪圈。 他要求馬斯克裁員節流,又批準給波音公司460億補貼;他高喊“美國優先”,卻放任特斯拉把核心產能轉移到上海。 當記者追問這些矛盾時,白宮發言人的回答堪稱經典:“總統的思維具有量子特性。
有人瘋起來連自己人都不放過,特朗普是一個,董明珠也算一個。直眉怒目暴發戶,當年文彩似明珠
董氏三大致命弱點:1)市場視野短視,對科技發展,尤其影響行業之科技發展盲然無知 ,毫無戰略眼光可言;2)學習能力偏弱,說的多,聽的少,學的少的可憐;3)口無遮攔。對於違法的,違反常理的,自己一無所知的事情,隨年齡增長,越來越難把持住嘴。不適合於做一位公眾人物,非常不適合。搞銷售出身,因該是最好的營銷專家。通過對海歸這個小群體的打壓,獲得國內更廣大的群體的好感和支持,最終讓更多的人認可格力。決對是教課書級的營銷手段。但改革開放的國策,留學生群體受到的傷害,不知道董氏有沒有考慮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