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泰浩

海納百川,取他人長高求成長;
剛自無欲,走自已道爾符正道。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個人資料
辛泰浩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台灣島,苦瓜番薯芭蕉

(2021-09-26 05:08:18) 下一個

   台灣島,苦瓜、番薯與芭蕉
  水稻、甘蔗、樟腦是台灣的“三寶”。但許多人將台灣島看成香蕉(芭蕉)形狀,還有人將台灣島整體形狀比作“番薯”。故而台灣人也習慣稱在地的本省人為《番薯仔》,意為“台灣之子”,即土生土長於台灣的孩子。台灣島形狀狹長,從東到西,最寬處隻有一百四十多公裏;由南至北,最長的地方約有三百九十多公裏。
    還有的人說台灣的地形像一個紡織用的梭子。又有人地圖整體上看說更像是一片樹葉。還有人把中國地圖比作一隻公雞,台灣省隻能充當雞腳,但台灣的整個地形外貌並不是爪子形狀。仔細觀察,台灣像一條小魚,張著嘴翹著尾巴依偎在大陸的身邊,神態活潑知足而安祥。還有人說台灣島形狀像香煙的黃金葉。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人們的想象能力豐富可以聯想出千名百狀。

      台灣有文字記載的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230年。當時三國吳王孫權派1萬官兵到達“夷洲”(台灣),吳人沈氏《臨海水土誌》留下了世界上對台灣最早的記述。隋唐時期(公元589—618年)稱台灣為“流求國(Stream seeking state)”。隋王朝曾三次出師台灣。唐代史家魏征和令狐德等在《隋書•流求國》和《隋書•陳棱傳》中所提到的一個在東方海上的島國。根據該史料的記載,在公元7世紀初(大業年間),隋煬帝派遣二名武將,數次到達流求國,征討流求住民並把數千名不馴服的男女捕回中國。有學者相信這個流求國應該就是今天的台灣,但是也有學者認為應該是今天的琉球群島,此外也有學者認為當時隋代的琉球應該是泛指琉球群島、台灣等中國大陸東方海中的一連島嶼。“琉球”這一國名源自中國古代文獻中提及的“流求國”。不過,曆史上的“流求國”究竟是位於琉球群島還是台灣至今尚無定論。明朝時期稱呼琉球國為“大琉球”、台灣為“小琉球”,以示區分。琉球在外交上使用的正式國號為“琉球國”。在明朝時期碑文中,該國多使用“大琉球國”的稱號來稱呼本國;至清朝則多自稱“琉球國”,甚至使用“大清琉球國”的之名自稱。


  今日本學者多稱此國為“琉球王國”(日語:琉球王國/りゅうきゅうおうこく Ryūkyū ōkoku)。然而,至琉球被日本吞並之前,該國從未采用過“琉球王國”這個稱呼。自琉球處分以後,一些日本學者才開始稱呼其為“琉球王國”,目的是為了割裂該國與明清之間的藩屬關係。
  據史籍記載,610年(隋大業六年)漢族人民開始移居澎湖地區。到宋元時期(公元960一1368年),漢族人民在澎湖地區已有相當數量。漢人開拓澎湖以後,開始向台灣發展,帶去了當時先進的生產技術。公元12世紀,宋朝將澎湖劃歸福建泉州晉江縣管轄,並派兵戍守。元朝也曾派兵前往台灣。元、明兩朝政府在澎湖設巡檢司,負責巡邏、查緝罪犯,並兼辦鹽課。明朝後期開始出現台灣的名稱。進入17世紀之後,漢人在台灣開拓的規模越來越大。在戰亂和災荒的年代,明朝政府的福建當局和鄭芝龍集團曾經有組織地移民台灣。
    16世紀,西班牙、荷蘭等西方殖民勢力迅速發展、開始把觸角伸向東方。17世紀初,荷蘭殖民者乘明末農民起義和東北滿族勢力日益強大、明政府處境艱難之時,侵入台灣。不久,西班牙人侵占了台灣北部和東部的一些地區,後於l642年被荷蘭人趕走,台灣淪為荷蘭的殖民地。荷蘭殖民者實行強製統治,把土地據為已有,強迫人民繳納各種租稅,掠奪台灣的米、糖,把其收購到的中國生絲、糖和瓷器經台灣轉口運往各國,牟取高額利潤。荷蘭殖民者的統治,激起了台灣人民的反抗。1652年9月,農民領袖郭懷一領導了一次較大規模的武裝起義。這次武裝起義雖然被鎮壓下去,但它表明荷蘭的殖民統治已經出現危機。
    1644年,清軍入關,在北京建立清朝政權。1661年4月,鄭成功以南明王朝招討大將軍的名義,率2.5萬將士及數百艘戰艦,由金門進軍台灣。鄭成功在進軍台灣時,向荷蘭殖民者表示台灣“一向屬於中國”,台灣和澎湖這兩個“島嶼的居民都是中國人,他們自古以來占有和耕種這一土地”,荷蘭“自應把它歸還原主。”經過激烈戰鬥和圍困,1662年2月,鄭成功迫使荷蘭總督揆一簽字投降。鄭成功從荷蘭殖民者手中收複了中國領土台灣,成為一位偉大的民族英雄,受到廣大人民的敬仰。
    鄭成功收複台灣後僅4個月即病逝。鄭氏政權把大陸的政治、文教製度移植台灣,重視土地開發和興修水利,發展對外貿易,促進了台灣經濟的發展。到鄭氏政權末期,台灣的漢族人口已達12萬人。
  鄭氏政權末期與清政府處於軍事對峙狀態。清政府平定大陸後,開始謀劃進攻台灣,曾經采取招撫方針,企圖說服鄭氏降清未果。鄭氏政權曾多次反攻大陸沿海地區,至1678年秋鄭軍戰敗,所占領的東南沿海州縣全部喪失,隨即完全退守台灣。此時,清朝政府統治中國已成定局,鄭氏政權逐步演變成為地方割據政權。1683年7月8日,清政府派福建水師提督施琅率水陸官兵2萬餘人、戰船200餘艘,從銅山向澎湖、台灣進發。清軍向澎湖守軍發起攻擊,鄭軍潰敗。鄭成功之孫鄭克<爽>率眾歸順清政府。
    1684年,清政府設置分巡台廈兵備道及台灣府,隸屬於福建省。至1811年,台灣人口已達190萬,其中多數是來自福建、廣東的移民。移民大量開墾荒地,使台灣成為一個新興的農業區域,並向大陸提供大量稻米和蔗糖,由大陸輸入的日用消費品和建築材料等,使台灣的經濟得到相當程度的發展。這個時期.台灣與福建、廣東的來往十分密切.中華文化更加全麵地傳入台灣。
1840年英國發動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以後,西方列強逼迫中國開放通商口岸。19世紀60年代.台灣的淡水、雞籠、安平、打狗相繼開港、進口以鴉片為大宗,出口則以茶、糖、樟腦為主。
    l9世紀70年代,實行明治維新後的日本開始對外“開疆拓土”。向南把琉球和台灣作為擴張的目標,聲稱台灣是“土番”居住區.是“無主之地”,不在中國主權之下。清政府—再申明:“台灣全地久隸我國版圖”,“全台郡之生番,無一社不歸中國者”。1874年1月、日軍入侵台灣。10月,中日簽訂《北京專條》,雖然軟弱的清政府對日本作出妥協,但《北京專條》仍表明中國對整個台灣行使主權。此後.清朝官員提出台灣設省的建議。
    由於西方列強向中國邊疆侵逼中國出現了邊疆危機。1884—1885年中法戰爭期間,法軍進攻台灣。遭劉銘傳率軍重創。到1885年6月《中法新約》簽定,法軍被迫撤出台灣。
    中法戰爭以後,清政府為了加強海防,於1885年將台灣劃為單一行省,台灣成為中國第20個行省。首任台灣省巡撫劉銘傳積極推行自強新政,清理田賦,增加財政收入,購買輪船,架設電報線,設立郵電總局,建造鐵路;購買軍艦,增設炮台。設立機器局自造武器;成立煤務局,安裝新式采煤機器;設立興市公司,建街造路;創立西學堂、電報學堂,培養建設人才。劉銘傳把眾多新式事業集中於一省,使台灣成為當時中國的先進省份之一。
    l894年日本發動甲午戰爭,翌年清政府戰敗,於4月17日被迫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把台灣割讓給日本。消息傳出後,舉國同憤,反對割台;台灣全省“哭聲震天”,鳴鑼罷市。協理台灣軍務的清軍將領劉永福等率軍民反抗日本的侵占.堅持了5個多月的戰鬥,曆經大小百餘仗,使日本侵略者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但終遭失敗。從此,台灣淪為日本的殖民地達50年之久。
    日本在台灣實行總督專製的統治體製,建立嚴密的警察製度,控製台灣社會,並且利用保甲製度作為警察政治的輔助工具。1937年日本發動全麵侵華戰爭後,在台灣推行“皇民化運動”,灌輸忠“君”(天皇)愛“國”(日本)思想,力圖把台灣人民變成日本的忠臣良民。在經濟上,實行“農業台灣、工業日本”的政策,由台灣向日本提供稻米和蔗糖;後期則配合日本的南進政策,在台灣發展與軍需有關的工業,把台灣當作日軍的補給地。台灣人民從未屈服日本的殖民統治。在日據初期,以農民為主體的抗日武裝進行了長達20年的鬥爭。後來,文化協會、民眾黨、共產黨等還組織領導了反抗日本殖民統治的民族抵抗運功。
    1937年7月日本製造“七七事變”,中國人民開始了全民族的抗日戰爭。在抗日戰爭時期,不少台灣同胞回到祖國參加抗戰,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和台灣的光複作出了貢獻。1941年l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後,12月9日中國政府發出《中國對日宣戰布告》、明確昭告中外:“所有—切條約、協定、合同,有涉及中日之間關係者,一律廢止。”
    1945年8月,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戰敗,8月15日宣布無條件投降。中國人民經過8年英勇的抗日戰爭,終於收複了台灣。台灣同胞歡天喜地,慶祝回歸祖國。10月25日,同盟國中國戰區台灣省受降儀式於台北舉行,受降主官代表中國政府宣告:自即日起、台灣及澎湖列島已正式重入中國版圖,所有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已置於中國主權之下。至此,台灣、澎湖重歸中國主權管轄之下。
  中國的地瓜又有幾種:有一種地瓜日本幾乎沒有流通的“Hikama”(別名: yambeen,西班牙語: jícama、墨西哥語: xīcamatl)。日本和名又稱“葛芋”
番薯(學名:Ipomoea batatas,英語:Sweet potato)亦稱地瓜、紅薯、甘薯、甜薯、紅苕、紅芋、番芋等(注意:若稱為甘薯或甜薯,會與甘薯 (薯蕷屬)混淆),為旋花科番薯屬的一種常見多年生雙子葉植物,草本,其蔓細長,莖匍匐地麵。
    原生種番薯生長並馴化於中美洲或是南美洲。於中美洲,馴化番薯的考古證據可上溯至少5000年前,而Ipomoea batatas的起源地可能介於墨西哥猶加敦半島與委內瑞拉奧利諾科河河口之間。栽培種番薯最可能是由當地美洲原住民於公元前2500年代傳播到加勒比地區與南美洲。
    此外,波利尼西亞在歐美探索者到來前就已經有番薯生長。根據碳定年,庫克群島的番薯可上溯至公元1210到1400年代之間。番薯在西班牙統治期間被西班牙商船船隊與其他新世界作物一起引進至菲律賓。
    番薯透過與菲律賓的貿易傳入中國,時間約在16世紀末葉,明代的《閩書》、《農政全書》、清代的《閩政全書》、《福州府誌》等均有有關記載。1563年(明朝嘉靖四十二年)之前,中國雲南已經引種甘薯。李元陽《大理府誌》(嘉靖1563年)卷二,列舉“薯蕷”之屬五:“山藥、山薯、紫蕷、白蕷、紅蕷。”這其中就提到紫薯(紫蕷)。11年後李元陽在他主撰的萬曆1574年版的《雲南通誌》裏更紀錄全省9個府和州已經有別於“山藥、山薯”的各種顏色的“蕷”的種植。可見甘薯由印緬入滇應較由海路入閩,以及較由陸路從安南入廣東,要早至少二三十年。但無證明該物種為番薯,如徐光啟《甘薯疏》:“薯有二種:其一,名山薯,閩、廣故有之;其一,名番薯,則土人傳雲:近年有人,在海外得此種。海外人亦禁不令出境;此人取薯藤,絞入汲水繩中,遂得渡海。因此分種移植,略通閩、廣之境也。兩種莖葉多相類,但山薯植援附樹乃生;番薯蔓地生。山薯,形魁壘,番薯,形圓而長。其味,則番薯甚甘,山薯為劣耳。蓋中土諸書所言薯者,皆山薯也。”
    1582年(明朝萬曆十年),東莞人陳益從安南首先引入廣東。
    1593年5月(萬曆二十一年),《金薯傳習錄》記述:明朝萬曆二十一年5月下旬,福建長樂縣華僑陳振龍冒著生命危險將紅薯從呂宋帶回中國,試種後,“甫及四月,啟土開掘,子母鉤連,大者如臂,小者如拳”,時值福建饑荒,福建巡撫金學曾大力推廣,並撰《海外新傳七則》。
    1596年(萬曆二十三年)李時珍在正式刊行的《本草綱目》中記載:“南人用當米穀果餐,蒸炙皆香美……海中之人多壽,亦由不食五穀而食甘薯故也。”中醫學認為甘薯補虛乏、益氣力、健脾胃、強腎陰。
    1603年,陳第《東番記》記載:“蔬有蔥,有薑,有番薯,有蹲鴟”,表明東番台灣已有番薯。
    1605年,琉球人野國總管自福州帶回番薯的種子,並試種成功。後經麻平衡(儀間親方真常)傳播普及,在琉球全國廣泛栽種。
    1608年(萬曆三十六年),徐光啟上《甘薯疏》,後來在《農政全書》其中的〈卷二十七•樹藝〉詳細記述了番薯的種植、貯藏、加工法,並提到番薯育苗越冬、剪莖分種、扡插、窖藏幹藏等技術,可知先民於引進番薯不到廿年已經總結出種植的方法,完成本地馴種。
    1617年,張燮《東西洋考》:“甘薯漳名番薯,以其自東番攜來也。”
    1624年,荷蘭人來台,文獻記載台灣已有野生番薯。
    1636年,福建方誌《海澄縣誌》:“甘薯,俗名番薯,以其種自東番攜來也”
    1698年,琉球國王尚貞贈送了一籠番薯給種子島久基,由大瀨休左衛門在種子島試植成功,隨後普及到日本全境。
    1764年,通信使趙曮將番薯種子從日本對馬島帶回朝鮮。在東萊府(今釜山廣域市一帶)和濟州島試種。後由薑必履總結了種植方法,並普及到朝鮮全國。
    1995年美國生物學家瑟施瓦茨教授發現,番薯中含有一種化學物質叫脫氫表雄酮(DHEA),可以用於預防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結腸癌和乳腺癌。
    番薯目前已經被廣泛種植於世界各地。
    日治台灣因日本漢字“番”意思不同,所以把番薯改成蕃薯,把高山族群番人改成蕃人、生蕃,平埔族群熟番改為熟蕃,故台灣亦有蕃薯的用法。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