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人類從這裏邁向月球 - 訪肯尼迪航天中心(Kennedy Space Center)

(2007-10-02 01:06:22) 下一個
圖片嚴重變形,原貼請見:http://web.wenxuecity.com/BBSView.php?SubID=travel&MsgID=123957



奧蘭多是我們這次佛羅裏達/加勒比海假期的最後一站。那裏有包括迪斯尼世界,環球影城,海洋世界等眾多主題公園。在孩子們的一片反對聲中,我堅決地做出了獨裁決定:去航天中心!對於從小對航空航天充滿無限向往的我,位於卡納維拉爾角的肯尼迪航天中心,一個把人類的夢想變成現實的地方,是萬萬不能錯過的。



離開喧鬧嘈雜,五彩繽紛的奧蘭多,向東開車不到一小時,便來到了廣袤平坦的梅瑞特島(Merritt Island)。占地兩百多平方英裏的肯尼迪航天中心就建在這裏。這裏道路筆直,車流稀少,安靜的有些出奇。實際上NASA在這裏隻開發了不到百分之十的土地,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麵積均作為野生動物保護區。路旁的河道裏經常可以看到露出個腦袋的鱷魚。



(1) 肯尼迪航天中心參觀中心大門。
DSC_3482


參觀者首先進入的是一個很大的參觀中心(Visitor Complex)。這裏有各種火箭實體展覽,航天飛機模擬器,適合於小朋友們的科普節目,和真正的宇航員會麵,合影,當然還有總少不了了禮品店。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是那部由湯姆漢克斯解說的,介紹阿波羅登月的立體電影。逼真的三維效果,把觀眾帶到了月球表麵,體驗身臨另一個世界的奇妙感覺。從參觀中心出發,有旅遊車帶參觀者到另外幾個景點。一趟下來至少要三個小時。發射台和火箭裝配廠房是不能進去的,隻能在幾裏地以外觀看。



(2) 參觀中心的Rocket Garden.
DSC_3488



(3) 阿波羅計劃中早期使用的不載人火箭- 土星1B。它龐大的身軀也就隻有載人登月火箭- 土星五號(Saturn V)的三分之二大。
DSC_3501



肯尼迪航天中心的主要運作部分叫做發射區三十九(Launch Complex 39)。 它的幾個主要設施包括發射台39A(Launch Pad 39A),發射台39B(Launch Pad 39B),航天器組裝廠房(Vehicle Assembly Building – VAB),和一個供航天飛機返回時降落的跑道。 從六十年代的阿波羅登月計劃起到今天的航天飛機計劃,絕大部分的載人飛行都是從發射台39A發射的,其中包括阿波羅計劃中所有六次成功登月的飛行。



(4) 發射台39A- 人類從這裏邁向月球。參觀者不能接近發射台,這張是我在大約1.5 英裏外用200MM 鏡頭照的。
DSC_3531



(5) 左邊遠處是發射台39B,右邊是發射台39A。兩條碎石鋪成的路連接著發射台與航天器組裝廠房。登月火箭和航天飛機都是在組裝廠房裏組裝好後,由巨大的運輸車以烏龜的速度運到發射台39A或39B。短短的3.5英裏平均要走5個小時。二十一年前的一九八六年一月二十八日,挑戰者號航天飛機從左邊的發射台39B發射,升空73秒鍾後爆炸。7名宇航員在這裏走完了人生的最後幾一段路。災難之前,挑戰者號的九次成功升空都是從右邊的39A發射的。
DSC_3524



(6)航天器組裝廠房(Vehicle Assembly Building – VAB)。 這是號稱世界上最大的單層建築。從外麵看似乎並沒有那麽大,但那星條旗上的每一顆星都有6英尺高,每一個紅條上都能開一輛公共汽車。
DSC_3508



(7)借一張NASA的照片,顯示一下航天飛機在VAB裏組裝好後的照片。和發射台一樣,VAB是不對參觀者開放的。
DiscoveryVABrollout


(8)再借一張NASA照片(下麵還要借N 張,俺查過,這些NASA照片都屬於公眾領域,沒有版權,借用一下不會吃官司的。)。 照片中心是航天器組裝廠房VAB,右上方是發射台39A,左上方是發射台39B。
KSCLC39aerial



(9)巨無霸阿波羅登月火箭- 土星5號(SaturnV)。共分三級,總長110米,底部直徑10米,自重3000噸(其中絕大部分是燃料)。它可以把47噸的載荷送到環繞月球的軌道上。土星5號是人類曆史上的一個製造奇跡。阿波羅計劃中所有載人的登月飛行都是由它完成的。先後發射了12次,無一次失敗。
這張照片是土星5的第一級,由5台F1火箭發動機構成。工作時,每一台發動機每秒鍾要燒掉約3噸燃料,提供近700噸的推力。5台發動機合起來的推力足以把8架滿載的波音747垂直地推上天空。順便提一句,土星5的第一級就是波音製造的。
DSC_3554



(10)巨大的土星5,橫著豎著都不好照。
DSC_3568



(11)這些是當年阿波羅登月控製中心留下的實物。要知道整個控製登月的計算機係統的計算能力還比不上你現在看文學城用的PC的四分之一。
DSC_3552



(12)阿波羅登月用的指令/服務艙(Command/Service Module – CSM)。當土星5的三級火箭都燒完後,就剩這個東東直奔月球了。其實它前麵還頂著一個登月艙(見13)。這個大圓柱子就是服務艙,主要是放燃料和儀器。後邊是個大噴嘴兒,到月亮那拐彎和回地球就靠它了。看到大圓柱子外麵有幾組十字形的小噴嘴,是用來在太空中控製飛船姿態的。前麵那亮晶晶的漏鬥就是指令艙了,三名宇航員要擠在那小小的空間裏飛上三天才能到月球。從月亮回來,又得三天,小小的空間還多了一大堆石頭。要想弄明白阿波羅13號是怎麽回事,就有必要先弄清這些東東是幹啥用的。俺下次再聊阿波羅13。
DSC_3580



(13)登月艙。這自然不是實物,因為真家夥都留在月球上了。
DSC_3583



一天的參觀結束了。 連我自己也有些奇怪,這裏給我留下的印象和感觸竟比5天的加勒比海郵輪還要深。這裏有的不僅僅是幾個發射台,它是人類三百萬年發展曆程中的一個裏程碑,一個令人無限讚歎的一個奇跡。在人類剛剛學會飛行的六十幾年裏,人類就在月球上留下了腳印。能夠親眼目睹和感受這不遠的曆史,實在是太幸運了。大夥要是不煩,下一次我再灌水一篇阿波羅計劃的曆史回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