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到底誰和誰是一家?(二)

(2013-12-20 12:10:50) 下一個
洋媽和洋爸探過親就各自回單位上班去了。

沒過多久,洋媽發現自己懷孕了,當然是回上海生孩子,因為那時候上海的醫療條件在全國是數一數二的。跟任何時候一樣,產床是稀有資源。全靠洋媽的大姨托熟人,才提前進了產房,平平安安生了個女兒,就是洋洋的姐姐。洋爸洋媽的家庭添了一個小生命,大家既高興又忙得不亦樂乎。就在這個時候,洋爸的母親和妹妹,硬要來上海,說是要來幫著洗尿布。但實際上,婆家的人第一次來上海,按理是要好好款待一番,怎能讓她們幹活。洋媽為了照顧她們的飲食起居,著急上火得了急性乳腺炎,比生孩子還痛苦。她們卻不識好歹,玩兒夠才走人。雖然洋媽的大姨完全理解她的苦處,但也無能為力。

等到洋姐稍微大一點,洋媽就帶著她去西北上班了。洋爸的媽媽妹妹也要跟去西北,說是要照顧洋姐。好多年後,洋媽才明白她們為什麽非要跟著。原來她們得罪了村裏的領導,在村子裏呆不下去,根本不是為了洋媽洋姐。有了上回乳腺炎的經曆之後,洋媽知道她們隻能幫倒忙,就明確說不要她們來。畢竟是洋媽上班的地方,她說不接待,洋爸也沒有辦法。

洋姐跟著洋媽在西北呆了一段。因為洋媽要上班,洋爸又不在一處,就把她送到上海,讓大姨四姨照顧她。這下洋爸不高興了。他想送女兒到農村,讓自己的媽媽帶。洋媽堅決反對。論醫療條件教育水平,上海和農村都是天壤之別,孩子當然要送到上海,何況四姨這時已經退休,可以全職照顧洋姐。洋爸還是很不高興。最後決定,每月夫妻倆給上海五元錢,用於撫養洋姐,另外給農村也是五元錢,算贍養費,號稱是一碗水端平。表麵看似公平,實際上一點都不公平。上海的生活水平是當時國內最高的。五元錢根本不夠照顧一個小孩,多虧洋媽的四姨不聲不響地往裏麵貼錢,洋姐才過的比較滋潤。而農村的生活水平是非常低的。五元錢對農村人來講,是一筆很大的錢,洋爸的媽媽妹妹一下子就過上了村裏人羨慕的滋潤生活。

洋爸洋媽洋姐就這樣天各一方地生活了好幾年。一個在部隊基地,一個在西北小城,一個在上海。一年到頭,隻有放假的時候才能見麵。所謂的三口之家,實際上是不存在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