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3年12月26日 - 中國出了毛澤東
1918年4月與蔡和森等組織新民學會,開始接觸並傳播馬克思主義。同年8月到北京大學圖書館任助理員。19 19年回湖南創辦《湘江評論》。1920年發起組織文化書社和俄羅斯研究會,同年與何叔衡等組織湖南社會主義青年團和湖南共產主義小組。
1921年7月出席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後任中共湘區委員會書記,1923年6月出席中共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當選為中央委員、中央局成員,任中央局秘書。1924年初同李大釗等參與幫助孫中山改組國民黨工作和製定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在國民黨第一、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央候補執行委員。曾往國民黨中央宣傳部代理部長,主編《政治周報》。1926年主持廣州第六屆農民運動講習所。同年11月到上海任中共中央農民運動委員會書記。1927年到武漢任全國農民協會總幹事,主持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
1927年8月7日出席中共中央在漢口召開的中央緊急會議,當選為中央臨時政治局候補委員。會後以中共中央特派員身份到湘贛邊界發動秋收起義,並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1928年4月與朱德、陳毅率領的南昌起義餘部會師,組成中國工農革命軍第四軍,毛澤東任黨代表,朱德任軍長。同年6月當選為“六大”中共中央委員。1930年8月任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麵軍總政治委員。1931年11月任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主席。1933年1月當選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率領紅軍粉碎了敵人的三次圍剿,由於受到王明集團的排擠,逐漸失去了軍事指揮權。
1934年10月隨中央紅軍長征。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貴州遵義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批判王明“左”傾冒險主義軍事錯誤,肯定了毛澤東為代表的正確軍事路線。會議增選毛澤東為中央政治局委員,會後行軍途中成立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組成的三人軍事指揮小組。1935年10月率紅一方麵軍到達陝北。
抗日戰爭爆發後,國共達成第二次合作,建立了統一戰線,指揮八路軍、新四軍積極開辟敵後根據地,開展遊擊戰, 1943年3月當選為中央政治局主席、中央書記處主席。抗戰勝利後,1945年8月28日與周恩來等赴重慶與國民黨當局談判,簽訂《雙十協定》。
1946年夏,指揮中國人民解放軍先後粉碎國民黨軍隊的全麵進攻和重點進攻。1948年秋至1949年,同周恩來等指揮人民解放軍取得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和渡江作戰的勝利。
1949年9月21日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上莊嚴宣告:“占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民從此站立起來了。”並主持製定《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當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門主持開國大典,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950年至1952年領導全國進行社會主義改革,發動群眾完成土地改革、鎮壓反革命、“三反”“五反”運動,進行抗美援朝戰爭,並主持製定過渡時期總路線。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了由他主持製定的中國第一部社會主義憲法,並當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1956年與蘇共展開公開論戰,中蘇關係逐漸惡化。在農村合作化運動和大躍進中,采取了冒進政策,對中國經濟破壞嚴重,導致1960-1962年三年連續歉收,史稱“三年自然災害”。
1966年發動了曆時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推行以階級鬥爭為綱的政策,忽視經濟建設,導致中國國力嚴重衰退。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2歲。
——————————————————————————————————
附錄:毛澤東女兒李敏:現在我已經徹底的平民化了
中新社北京十二月二十五日電 題:她就是毛澤東的女兒——普通百姓李敏
中新社記者 淮黎霞
十二月二十六日,中國一代偉人毛澤東誕辰的日子。
在此之際,記者專訪了毛澤東的女兒李敏。她著裝樸素,留著五六十年代的那種短發;她白白淨淨,一說話就微微一笑;她和藹可親,像一個慈祥的母親。
每逢這一天,毛澤東的愛女李敏總有一種異樣的感覺。她朦朧之中感覺到父親就在眼前,總想仔細看看離別三十多年的父親現在是什麽樣子,心中充滿無盡的思念。
三十年來,每逢九月九日和十二月二十六日,李敏和妹妹李訥等親屬總要聚在一起到天安門廣場的毛主席紀念堂去看父親。
盡管李敏今年已七十歲了,但任何事情她盡量自己做,不給兒女們增加麻煩。她對記者說:“我眼睛不好,很少出門,不過多的會客,就在家裏的廳裏走動做一些鍛煉。我每天必看新聞聯播和軍事頻道,再看看有關農業節目。喜歡聽聽音樂,但喜歡聽老歌和紅歌,現在年輕人唱的流行歌曲聽起來不習慣。”
一九三六年冬天,毛澤東和賀子珍的女兒李敏出生在陝北的寶安縣一間破舊的窯洞裏,剛出生的李敏又瘦又小,鄧穎超看見後心中頓生憐愛,隨口說了一句“真是個小嬌嬌呀”毛澤東聽後,便給女兒取名嬌嬌。
李敏對記者回憶說,她四歲時,去莫斯科與媽媽賀子珍生活在一起,回國後,成了隻會講俄語的洋娃娃。她在父親身邊,中南海裏度過了幸福的青少年時代。
她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化學係,先後在國防科委、解放軍總政治部工作,現任全國政協委員。一九五九年李敏與同窗孔令華結為夫妻,毛澤東親自參加主持了婚禮,並頻頻舉杯與來賓敬酒,場麵非常熱烈。
李敏記得,一九七六年九月,那個非正常的年代,當她被允許見到爸爸時,爸爸已經是生命垂危,氣息微弱,但神智清醒,爸爸認出了女兒,拉著她的手,斷斷續續地說:“嬌嬌你來…看我了…嬌嬌你怎麽不常來看爸爸呀?”聽了這話,李敏大哭一場,想告訴爸爸不是她不想來,而是有人不讓她來,但她還是克製住了。
這是李敏最後一次見到父親——毛澤東。
李敏對記者說,今年十月十七日,她去了一趟江西,到永新縣參加生母賀子珍紀念館落成典禮。她說:“這是一次終生難忘的行程,我看到十裏八鄉的老俵們都趕來了,在爸爸媽媽的雕像前,我凝視著,凝視著,眼裏含滿了淚水,我覺得我和他們團聚了。那天,天上小雨下著,我的淚水流著,我站立在爸爸媽媽麵前,久久地、久久地不願離去。
李敏說,媽媽賀子珍一生遭遇傳奇又坎坷。所以,我很想為媽媽做點什麽,今年永新縣投資八百萬元人民幣為媽媽塑雕像,建紀念館,幫我實現了這個願望,我很高興。
李敏接著說,紀念館前有爸爸媽媽兩個人的合雕像,再現了媽媽“永新一枝花”、“雙槍女將”的風采。紀念館裏還有媽媽生前用過的收音機、電視機、輪椅等遺物。
現在,李敏育有一雙兒女,兒子孔繼寧從事傳媒業。愛女孔東梅在北京開了“菊香書屋”,這個書屋的名字是當年毛澤東在中南海故居的名字。
李敏和記者談起父親的家教,她說,從小父親就教導我,穿衣要艱苦樸素和普通百姓一樣生活。我從小就牢記這一點。現在我已經徹底的平民化了,我如果上街,去公園,根本沒人認出我是毛澤東的女兒。
說到這,李敏臉上又露出慈祥的微笑,采訪從頭到尾,她一直這樣微笑著,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了,這就是毛澤東的女兒——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