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905年9月2日 - 清政府廢除科舉

(2007-09-01 04:01:46) 下一個


1905年9月2日

清政府廢除科舉製度





1905年9月2日,清政府發布“上諭”,宣布“自丙午(1906年)科為始,所有鄉、會試一律停止。各省歲科考試亦即停止。”

科舉考試興起於隋朝,發展於唐宋,完善於明清。其主要程序是:

初級為院試,在府一級地方上進行,合格者稱“生員”,習慣上叫“秀才”。

第二級為鄉試,在各省城舉行,由生員參加。錄取後稱“舉人”。

第三級為會試,在京城進行,由舉人參加,錄取後稱貢生,貢生經過殿試(也叫廷試),錄取後即是進士。進士按成績分為三甲(等):

一甲3人,依次為狀元、榜眼、探花(又稱傳臚),稱賜進士及第;

二甲若幹名,稱賜進士出身;

三甲若幹名,稱賜同進士出身。

試題皆出自四書、五經,文體主要是八股文。






此前,有力保科舉與力廢科舉的艱苦論爭,也有清政府在維持中央集權和抗外族保疆域之間抉擇的隱痛。

力廢者的邏輯是:抗外敵,救中國,必須建立新式教育,教授實用知識。科舉障阻新式教育,也障阻中國圖存。

力保者的邏輯是:他們並非不知曉科舉弊病——八股取士,導致政府實用人才匱乏。然而若貿然廢止科舉而無精妙製度頂替上來,儒家思想漸被擱置,朝廷掄才力弱,精英階層遠離中央控製,也會危及政權和國家。

隨著激烈反對廢除科舉的徐桐、剛毅、趙舒翹相繼死於非命,清政府高層權力極大傾斜向力主廢除科舉的官員:榮祿、劉坤一、袁世凱、張之洞等人。

1905年9月2日,袁世凱、張之洞等實權官員遞呈《請廢科舉折》稱:“危迫情形,更甚曩日,科舉一日不停,士人皆有僥幸得第之心,以分其砥礪實修之誌。”所謂“危迫情形”,指兩次鴉片戰爭戰敗,甲午之戰中國戰敗,1900年庚子事變,八國聯軍侵占北京,慈禧太後和光緒皇帝逃離北京,1904年日本在日俄戰爭中勝出之後,趁機入侵中國東北,國事危亡。

無論力保者還是力廢者,其最終目的都是:保安政府,救國圖存。所以受廢保爭論影響最大的,並非論爭雙方,而是清朝政權本身。紐約市立大學東亞係教授李弘祺說:“中國社會階層是一個閉合金字塔結構,皇帝、貴族、官員和平民分別鋪就金字塔的每一層磚,儒家思想成為磚塊之間的黏合劑。若無外力入侵,這個體係相對和諧、穩定。”若廢止科舉,教授實用知識將擠壓儒家思想走向考試邊緣。“黏合劑”幹涸之後,磚塊之間會否滑脫?若“黏合劑”被固守不放,能否抵擋西方國家堅船利炮?清朝政府身處二難境地,萬難抉擇。

抉擇猶疑之中,首當其衝者是慈禧太後,1898年10月9日、11月1日,慈禧太後發布諭令,中止維新變法中對於科舉製度的改革。

僅僅2年之後,庚子事變發生,為挽救清朝政府,1901年8月29日,慈禧太後發布意旨決然相反的諭令:“(我朝科舉)行之二百餘年,流弊日深,士子但視為弋取科名之具,剿襲庸濫,於經史大意無所發明,宜講求實學,挽回舊習。”最高統治者的一聲“講求實學”,一場聲勢浩大的改革科舉的運動似乎已然無法停止,4年之後,科舉廢止。然而在這之前,是一場橫亙曆史的改革與保守的論爭。

曆朝曆次論爭最多不過廢而再立,不如清朝末年來得激烈、徹底。

清初,康熙皇帝已意識到科舉考試中的八股文“空疏無用,實於政事無涉”,並於1663年廢止八股文考試。1665年,禮部侍郎黃機說:“先用經書,使闡發聖言微旨,以觀心術。不用經書為文,人將置聖賢之學於不講,請複。”康熙於是在1668年恢複八股文考試。

1738年,兵部侍郎舒赫德上書乾隆皇帝說:“科舉之製,憑文而取,按格而官,已非良法,況積弊日深,僥幸日眾。應將考試條款改移更張,別思所以遴拔真才實學之道。”

乾隆組織討論之後,發現沒人能提出替代科舉之方,這次提議暫且結束。

等到鴉片戰爭到來,炮彈逼迫著要改革。李鴻章提出建議:設立洋學局,教授格致、測算、輿圖、火輪機器、兵法、炮法、化學、電器等科目,若學生學有所成,則和科舉出身獲得同等地位。戰爭的失敗讓人們渴求軍事等實用技術的同時,向科舉製度伸出了矛頭。

李弘祺對此不禁有所感慨:“科舉製度是因時代而失敗的製度,並不是因為其本身而失敗的製度。”



1905年科舉終結,6年後,清王朝終結。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