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898年7月3日 - 京師大學堂成立

(2007-07-02 10:11:26) 下一個


1898年7月3日

京師大學堂成立






京師大學堂是北京大學的前身,也是中國近代最早的大學。它開辦於1898年7月3日,屬於戊戌變法的“新政”之一。辛亥革命後,改稱北京大學。

1862年,清政府在總理衙門設立了京師同文館。同文館的設立是我國創辦新式學校的開端。同文館是我國成立最早的公立專科學校,後來它並入了京師大學堂,是京師大學堂最早的組成部分。

甲午戰爭後,中國又一次麵臨被瓜分亡國的危機。為了救亡圖存,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發起了一場變法維新的資產階級改良運動,他們認為,要救亡,隻有學習外國,實現變法維新,而維新,必須從廢科舉、立學校開始。

1895年8月,康有為、梁啟超等在北京組織“強學會”,購置圖書,收藏報刊,供群眾閱覽,並經常開會講演,討論學術,批評時政,宣傳介紹西方資產階級的社會政治學說和近代科學知識,鼓勵人們學習西方,以學以致用的原則來培養人才,最終達到民族自強的目的。

1896年6月,刑部左侍郎李端芬在給清廷的《請推廣學校折》中,第一次正式提議設立“京師大學”。

1898年初,隨著變法維新運動日益發展,康有為在《應詔統籌全局折》中再次提出:“自京師立大學,各省立高等中學,各府縣立中小學及專門學”。

在康有為、梁啟超的推動下,1898年6月,清光緒帝下《明定國是詔》,正式宣布變法,詔書中強調:“京師大學堂為各行省之倡,尤應首先舉辦”。於是由梁啟超起草了一份《京師大學堂章程》,規定大學堂的辦學方針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中西並用,觀其會道。”課程分普通學科和專門學科兩類。這樣,京師大學堂不僅成為全國最高學府,而且是全國最高教育行政機關。這個章程是北京大學的第一個章程,也是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的最早的學製綱要。

1898年7月3日,清光緒帝正式下令,批準設立京師大學堂。

1900年八國聯軍侵占北京,京師大學堂校舍被占,圖書設備被毀,一度停辦,直至1902年得以恢複,增設預備科(新政科、藝科)及速成科(仕學館、師範館)。1903年增設進士館、譯學館及醫學實業館。畢業生分別授給貢生、舉人、進士頭銜。

1910年改設為經、法、文、格致、農、工、商7科。辛亥革命後改稱北京大學。是我國近代最早的一所大學。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