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 年 6 月 9 日
鄧小平在“六四”後首次亮相
六月九日 ,北京秩序基本恢複正常,長安街已恢複通車。當天下午,鄧小平在中南海懷仁堂接見了首都戒嚴部隊軍以上幹部,向全體戒嚴部隊指戰員表示慰問。李先念、彭真、楊尚昆、萬裏、王震、簿一波、李鵬、喬石、姚依林、洪學智、劉華府、秦某偉、遲浩田、楊白冰、趙南起等陪同接見。中共元老陳雲沒有到會,隻向戒嚴部隊表示敬意。
鄧小平與大家合影後提議"為死難的烈士們默哀",然後發表了講話:
“這場風波是遲早要來。這是國際的大氣候和中國自己的小氣候所決定了的,是一定要來的,是不以人們的意誌為轉移的,隻不過是遲早的問題,大小的問題。而現在來,對我們比較有利。最有利的是,我們有一大批老同誌健在,他們經曆的風波多,懂得事情的利害關係,他們是支持對暴亂采取堅決行動的。雖然有一些同誌一時還不理解,但最終會理解,會支持中央這個決定的。如果沒有我們黨這麽多老同誌支持,甚至連事件的性質都難以確定。搞動亂的人,他們是要顛覆我們的國家,顛覆我們的黨,這是問題的實質。他們的目的的是要建立個完全西方附庸化的資產階級共和國。那些別有用新的人提出的所謂反腐敗的口號,僅僅是他們的一個陪襯,而其核心是打倒共產黨,推翻社會主義製度。不懂得這個根本問題,就是性質不清楚。我相信,經過認真做工作,能取得黨內絕大多數同誌對定性和處理的擁護。”
鄧說:“這次事件爆發出來,很值得我們思索,促使我們很冷靜地考慮一下過去,也考慮一下未來。也許這件壞事會使我們改革開放的步子邁得更穩、更好,甚至於更快,使我們的失誤糾正得更快,使我們的長處發揚得更好。”
鄧說:“第一個問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製定的路線、方針、政策,包括我們發展戰略的"三部曲",正確不正確?是不是因為發生了這次動亂,我們製定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正確性就發生問題? …… 這些大的問題,必須做出明確、肯定的回答。”
“第二個問題,黨的十三大概括的"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對不對?兩個基本點,即四個堅持和改革開放,是不是錯了?我最近總在想這個問題。我們沒有錯。四個堅持本身沒有錯,如果說有錯誤的話,就是堅持四項基本原則還不夠一貫,沒有把它作為基本思想來教育人民,教育學生,教育全體幹部和共產黨員。這次事件的性質,就是資產階級自由化和四個堅持的對立。”
鄧小平強調的第三個問題是:改革開放這個基本點錯了沒有?沒有錯。沒有改革開放,怎麽會有今天?這十年人民生活水平有較大提高,應該說我們上了一個台階,盡管出現了通貨膨脹等問題,但十年改革開放的成績要充分估計夠。
鄧小平最後強調:“以後我們怎麽辦?我說,我們原來製定的基本路線、方針、政策,照樣幹下去,堅定不移地幹下去。除了個別語言有的需要變動一下,基本路線和基本方針、政策都不變。”
當晚,北京各大新聞媒體對鄧小平接見戒嚴部隊軍以上幹部作了報導,消息雖簡單,卻向全國乃至全世界表明了這樣一個信號:鄧小平仍牢固地控製著領導權。北京已趨穩定,全國各地也必須立即恢複穩定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