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975年4月2日 - 元老董必武去世

(2007-04-01 22:52:57) 下一個


1975年4月2日

中共創黨元老董必武去世



(1886 - 1975年4月2日)

董必武,原名賢琮,1886年出生於湖北黃安縣城一個貧苦知識分子家庭。從小跟隨教私塾的父親讀書,18歲應試中秀才。隨後在家鄉高等小學任教,1905年到武昌考入中學堂,接受近代教育,五年後畢業赴黃州任中學英文教員。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董必武趕赴武昌投奔軍政府任秘書官,擔任過同盟會湖北支部評議員,軍政府總務科長。1913年反袁世凱的二次革命失敗後流亡東京,入日本大學讀法律。當時孫中山建立的中華革命黨隻有幾百人,董必武加入其中。

1915年潛回原籍組織反袁起義被捕,袁世凱死後出獄,回日本完成學業。留學期間,接觸到馬克思主義書籍,1917年回國後在武漢開辦律師事務所並辦學,成為湖北頗有些名氣的教育家和律師。

1919年五四運動發生後,董必武的思想轉向共產主義,翌年夏通過李漢俊與陳獨秀為首的上海共產黨小組接上關係,隨即和陳潭秋等在武漢組織共產主義研究小組。19217月,董必武赴上海參加中共一大,此時35歲,在代表中僅次於何叔衡為第二年長者。

一大後董必武返鄂,公開職業是主持武漢中學,並在湖北一師等校兼課。他在校內秘密向學生進行革命教育,從而在省內發展了最早的一批黨團員。北伐軍占領武漢後,董必武成為湖北省政府三常委之一,並兼農工廳長,積極組織農民運動講習所並推動工人運動。19277月武漢政府反共後,因他已遭通緝且目標太大,由黨組織安排赴日本,再轉往蘇聯學習。1932年回國後進入江西蘇區,任中央黨校副校長、臨時中央政府最高法院院長等職。

1934年董必武以近五十歲的年齡和體弱之軀參加長征,在幹部休養連任黨支部書記,其間拉著馬尾巴爬過雪山,拄著拐棍走出了草地。1937年抗戰爆發後,中共中央派他重返武漢,擔任長江局常委,後遷往重慶和周恩來一起主持南方局工作。在1945年中共七大上,被缺席選為中央委員、政治局委員。1947年從國統區撤回後,主管華北財政工作,翌年任華北人民政府主席。

中共建政以後,董必武擔任過政務院副總理、政法委員會主任,領導過司法工作。後因年歲已高,主要擔負名譽性職務,1959年任國家副主席,文革中還代國家主席。

因惟有他與毛澤東在黨內資格最老,受命主持黨史編寫,在極環境中卻難下筆。他在毫無實權的情況下,潔身自律,應邀題詞時總大書群言堂三字,種種心曲盡在不言中。

197542日,董老以89歲高齡因肝癌去世。35日,臨去世前不到一個月,於床榻賦《九十初度》律詩,自述一生的經曆和感慨:

    九十光陰瞬息過,吾生多難感蹉跎。    
    五朝敝政皆親曆,一代新規要漸磨。
    徹底革心兼革麵,隨人治嶺與治河。
    遵從馬列無不勝,深信前途會伐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