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個德國人如何用圖闡釋中西文化巨大差異

(2007-10-19 09:09:31) 下一個
      下麵那些圖畫都是一個德國人畫的,看來他對中國文化還是頗有些研究的。至少他看到了問題的表麵,這已經很不一般。之所以說他對中國與德國文化之間的差別的理解有些表麵化,是因為他隻看到表麵,卻沒有更深入地理解為什麽中國人會如他所繪畫出來的那種情形。相信他一時半會兒不會給出答案,或者說,不會給出正確的答案的。不過,即便是這樣,也可以從他的畫中,深刻地感受到東西方文化之間的嚴重差別,以及因差別而造成的一係列問題。比如,思維方式,為人處事,世界觀,人生意義探究等。
    
      這些畫非常生動,同時也讓人思考。至少我看到了這些畫,印象非常深刻之餘,想到了好多:究竟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之間的差距有多大,兩者之間究竟有沒有一點兒交叉點?如果有的話,那是什麽樣的交叉點?這個交叉點的麵積究竟有多大?此外,兩者之間能否有可能有某些時候達成50%以上的相類似,甚至更大膽一點假設80%相類似?
    
      達到80%看起來似乎非常有難度。中國文化,如西方文化一樣,經過數千年的積澱,已成為中國人特有基因,成為“遺傳微粒”。中國人的老祖宗在每個中國人出生前,就把這種“炎黃基因”的大部分覆製傳遞到中國人身上,就是說,還沒出生,中國人就不由自主地成為特定意義上的“中國人”,並使之一輩子不可有絲毫更改。而德國人,或者說歐洲的那些西方人,也一樣,也隻能將他們祖先的基因傳承下去,也不會有什麽本質性的改變。
    
      所以,當看到有些純種中國人講英語,不停地“聳肩”,“恩哼”時,真讓人感到難受,可以說是種折磨人的事情。事實上,中國人永遠不可能把西方人特有的“聳肩”的絕對正確姿勢,給完全拷貝過來。正如德國人或者說西方人,永遠也把握不了中國京劇中的舉手投足、一顰一笑的樣子一樣。看他們表演京劇,不過就是當一樂子,一笑了之。
    
      事實上,西方人永遠不可能徹底理解中國人為什麽在思考方式、為人處事上麵會是那樣,而不是這樣;也永遠不會真正弄明白為什麽中國人的世界觀會與他們的相當不同,而不是相同;更不明白為什麽中國人對人生意義的看法與他們的相去那麽遠,而不是這麽近。他們隻能用畫來說明區別,也僅僅是說明一下區別,而不太可能有更深層次的理解。
    
      中國文化已經深深地刻進中國人的一切行為之中,一切思考模式之中,而要讓中國人徹底改變中國人的這些文化習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任務”。同理,要讓德國人,或者說是西方人徹底改變他們的一切行為方式,及思維方式,也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就區別說區別,不指望彼此有什麽本質性的改變,這似乎才是理解東西方文化的最理想境界。這也應該是看這些畫時的最佳心態吧。
    
      不過,看過他的這些畫後,我倒是真希望這位德國仁兄再在中國多呆幾年,甚至十幾年以致幾十年,學好中文,尤其把古典的東西好好鑽研一番。所有這一切才會對他深入研究中國文化起更大作用,那時,恐怕他就不一定會這樣表麵意義上地描繪他心中的東西方文化差異了?

      左:西方人     右:中國人

1、表達個人觀點時

    
      點評:中國人在表達個人觀點時,總喜歡拐彎抹角。“是”時不說“是”,卻說“不是”。“不是”時不說“不是”,卻總說“是”。看官不如仔細想想自己生活中發生的實際狀況。並且,最有趣的是,一個中國人如果像那老外那樣直來直去地說出自己的觀點的話(如上圖所示),則會被認為“沒有城府”,屬於“直腸子”,是要吃虧的。事實上,中國人的處事哲學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話到嘴邊留半句”。因此,在老外眼中來看,中國人表達意思時,總令他們費解。而中國人的這種文化傳承,對所謂一些所謂的“知識分子”來說,很有好處:可能自己沒什麽水平,卻可以整天裝深沉,裝X,話說一半就停,結果很大程度上,讓人感到此人水平真是了得!

2、生活方式

    
      點評:中國人非常非常非常喜歡熱鬧,生活方式在老外眼中看來,就是如圖所示,永遠喜歡有人陪,永遠不喜歡獨處。而且,認為一個人總是獨處,那這個人可可憐了。老外卻正好相反,他們總喜歡獨來獨往。假如有人總是沒有任何目的地,隻為陪而陪地過去陪他們的話,那會讓他們感到自己的個人空間受到了侵害。此外關鍵是,他們在獨來獨往的過程中,得到了中國人人山人海地相處時得到的同樣的快樂,甚至更多。

3、準時


      點評:老外(主要是歐美西方人?)對於時間觀念十分強。而漢語裏關於時間方麵的詞句,最發達的就是:差不多,還行,基本上那時間吧,等等。如果與人相約的話,很多中國人最習慣的說法就是:上午吧,下午吧,晚上吧,等等。至於具體幾時,則要根據兩人對時間的感覺而定。如果與老外相約,則老外必定會加上一句,上午幾點?下午幾點?晚上幾點?等等。“不準時”以及“沒有時間觀念”,幾乎可以成為“中國人”的代名詞了。

4、人際關係


      點評:看到右邊這幅畫,我不禁啞然失笑。可不是嗎?我們中國人最講究的,就是“關係”。過去叫“關係”,現在有人玩新詞,不再叫什麽“關係”了,改稱“人脈”。叫什麽也不能改變其本質特征。正如“第三者”的女人,舊稱“破鞋”,現在叫“第三者”一樣,盡管換了稱呼,意思還是一樣。很多老外到了中國之後,也染上找“關係”的毛病,不停地在國人麵前玩namedropping(吹牛X),說自己認識認識某某等,以表示自己在中國的“人脈”很好,“關係”很多。看來,這種習慣像流感,傳染性極強。

5、表達憤怒方式

    
      點評:這兩種方式是典型的中外不同方式。老外是我行我素,有怒就發,有話就講。從這一點來看,老外至少在心理健康方麵,比中國人略勝一籌。而中國人從小就被告知,要有涵養,要戒急用忍。什麽叫有“涵養”?什麽叫“戒急用忍”呢?就是內心憤怒到了極點,臉上最好不要表現出來。要樂嗬嗬地,最好不動聲色,那才叫高人。如果有可能,可以與人講道理。沒道理也不能把一切憤怒都表現在臉上。如果像那外那樣,內心的喜怒哀樂都擺在臉上,則顯得此人,還是那句話,特不成熟,特沒有城府,那是要吃虧的。其實,很多很多中國人的內心世界,都充滿著仇恨,卻不能發泄。於是,在博客風靡網上時代裏,就會發現有太多太多的人(包括有精神病和沒精神病的),統統以“新浪網友”的猙獰麵目,破口大罵,撒野開懷。發泄唄。看不見麽,對不對。如果是與人見了麵還會是那樣嗎?正如我在文章開篇時所說,一定要裝相。也就是右上麵這幅畫所表示的那樣吧。嗬嗬。

6、排隊

    
      點評:這是一個非常非常表麵化的現象吧。其實,我們中國人就喜歡熱鬧啊,對不對?大家擠作一團,才對麽。並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地活在一起,不是一件樂事嗎?老外啊,怎麽那麽自私,一個一個地,都像個幽靈似的,誰都遠離彼此。沒勁!排隊?排什麽隊?幾千年來也沒有排隊習慣,用文皺皺的話說,根本就沒有那基因,讓我們突然之間在21世紀排隊,這分明是要我們中國人的命麽!另外,不排隊也有好處,可以混水摸魚地提前把想要的東西弄到手。晚了,就沒有了啊。

7、自我

    
      點評:無語半晌。唉。集體高於一切啊。另外,“我”是誰啊?加一句成語:人怕出名豬怕壯!記得80年代還有一首熱唱的歌叫《小小的我》。靠。中國人的“自我”,能大嗎?另外,大那老外那個地步,在中國還有生存空間嗎?

8、星期日街景

    
      點評:老外也真是的。我們中國人這麽多人,平日裏也沒有什麽樂趣,怎麽還不興趁著周日到外麵去湊湊什麽熱鬧嗎?要知道,我們這個民族是害怕寂寞的民族,是不喜歡單獨行動的民族,是最講究團結的民族啊。此外,他有沒有看過“黃金周”的盛況呢?右邊的圖中顯示出來的稠密程度,顯然不夠。

9、聚會:


      點評:老外永遠不會明白為什麽中國人那麽喜歡過春節了,也永遠鬧不明白為什麽中國話裏的“團圓”代表著多麽深厚的文化意涵。說他們沒文化,我舉雙手讚成。而他們卻永遠是在我們過團團圓圓的節日聚會時,一個人跑到什麽地方去感受一下什麽“生命的意義”去了。看看那巨大的“圓”,這不正是一個最好的中國文化“圖騰”嗎?我們中國人要什麽?不就是要個團圓麽!傻X老外,永遠也弄不明白中國文化之精髓。

10、餐館裏


      點評:如我前麵所說,我們中國人聚在一起圖個什麽?不就是圖個熱鬧嗎?那還怕什麽?我們是“禮義之邦”不假,但這並不妨礙我們不大聲地在餐館,在任何公開場合裏大聲說話。試想,如果每個人都這麽高分貝地說話,那誰還會看誰不順眼呢?而且,我們可以高興地告訴老外,我們中國人做到了這一點:每個人都這樣大聲地、高分貝地在餐館裏,在任何可能的公開場合裏說著話,誰也不妨礙誰,這不是奇跡嗎?告訴老外吧,因為我們沒做什麽虧心事,憑什麽不把平常裏有些壓抑的情緒在某些場合釋放出來呢。

11、胃痛時的飲品

    
      點評:我們中國人最講究的不一定是科學,而是老祖宗傳下來的話。那就是胃痛時要至少喝點熱的。至於為什麽?那得問我們的中醫去。他們的學問,那真是“話到嘴邊留半句”,深奧著呢。

12、旅遊時

    
      點評:其實,這有些冤枉我們中國人。畢竟我們中國人才富裕起來幾年啊,終於可以像小日本兒那樣了,走到哪裏都拍照了。另外,中國人喜歡的不是思考生命的意義,而是“到此一遊”的意義。畢竟,有照片可以說明俺老兄到過什麽什麽地方了。尤其是去了國外,則更是要用照片說明。我認識的一位老兄,則走得更遠,在法國巴黎時,在大街上專門找些法國妞與他合個影,為啥?不就是為了在一些哥們兒麵前有點吹牛X的談資麽。至於什麽生命的意義,環保的意義,都顯得無足輕重了。

13、審美

    
      歡呼:終於…………終於……終於...有了交叉點。中外終於有了交叉點了!完全一樣。應該說,是中外男人的審美有了交叉點,似乎更準確些
。(皮膚的顏色又是不同點)

14、處理問題方式


      點評:老外則顯得非常沒有中國人聰明了,在這一點上。我們中國人是世界上最圓滑的人了吧。見硬就躲,見困難就顛,見便宜就上,見免費的就瘋狂。其實,中國的國粹___麻將,最能說明中國人見硬就躲,見困難就顛,見便宜就上,見免費的就瘋狂的特點。麻將的最大玄機,就在於如何讓自己逃避困難,如何跟人跑,並在最恰當時候,抓住機會,使自己當上最牛比的機會主義分子!我另外想到的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幾句訓話:一切要“和為貴”(形容遇困難盡量把困難化小,小事化了的心態)、不要“不撞南牆不回頭”(形容左邊那種在中國人看來有些缺心眼的老外們吧)。

15、一日三餐


點評:如圖。

16、交通工具


(圖釋文字,上:1970年。下:2006年)
    
      點評:老外這就有點不厚道了。你坐夠了汽車了,你現在卻跟我們談什麽騎自行車的好處?我們70年代騎自行車是別無選擇,是沒錢,是沒折啊。

17、老人的晚年生活


      點評:事實上,今天我們很多老年人也開始的養狗的生活。當然,如果有孫子輩的孩子在身邊,還是一件讓中國老年人樂嗬的事情。畢竟,人間一切皆美好啊。而不像老外那麽喜歡獨來獨往,到了老年,一個人跟個狗相伴,多孤獨啊(我們中國人對老年老外的理解)。至於誰得到了更大的心理滿足,就看每個人的標準了。

18、洗澡時間


      點評:一看這老外就不太懂中國人的生活習慣。要知道,晚上洗澡之後再睡覺,那是一件多麽愉悅的事情。而你老外白天當不當正不正地洗哪門子澡呢。不懂生活。另外,咱們中國人還有大多數的農民,他們的洗澡時間,我想,絕對不是你老外能弄明白的,小樣。

19、心情與天氣


點評:不敢苟同。

20、領導


      點評:這是一幅最抓住中國文化特征的圖。強力推薦一下。嗬嗬。不是嗎?老外管那白色人稱作“領導”,在西方可以是“領導”,或玩個洋的,叫“leader”。在我們中國,那叫“官”,那叫“父母官”,那叫“我們的中流抵柱”。是萬萬馬虎不得的啊。都是你爹你媽了,人家高那麽多,不應該嗎?

21、時尚

    
      點評:這圖裏表示出來的意思,應該最受到我們中國人的歡迎吧,畢竟每個人都有點虛榮麽。

22、孩子

    
      點評:其實,這是老外不太懂中國當代曆史原因造成的。其實,我們中國人早在1976年以前,並不是這麽重視孩子的一切的,至少我們小的時候,就不是這樣的。這是個太大的話題。有空專寫博文討論吧。

23、對待新事物

    
      點評:這圖是說我們中國人喜歡嚐試新事物嗎,老外則與新事物保持一定的距離?如果是這樣的話,我想,還是那四個字:不敢苟同。其實,中國人在對待新事物上麵,還是(我認為)非常保守的。

24、左圖是老外心中中國人的形象,右圖是中國人想象中的老外的生活。


點評:無語。
來源:凱迪網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8)
評論
ma012 回複 悄悄話 畫者是中國人德國人不重要,這本身就是僅供娛樂的。是挺好笑,但可別太較枝,換個中國人和非洲土著居民,不比中德差異更大嘛。每個民族人種都不一樣,才讓這個世界絢麗多彩,小孩子都懂的道理。
糖丸 回複 悄悄話 同樣的圖我看過,而且是德國人傳給我看得。
不過,部分點評的不對。不了解德國人的生活習慣,性格就不要瞎評價。
dengguo 回複 悄悄話 點評不錯,原文剛看過
dengguo 回複 悄悄話 點評不錯,原圖剛在這兒剛看過:
http://wojian.com/story.php?id=55
tonny49 回複 悄悄話 關於地13條審美: 我在德國生活過,德國人是以深色皮膚為美,所以要使勁曬黑自己,中國人是以皮膚白為美.此圖表達的是這個意思.
purplexue 回複 悄悄話 非常貼切啊
弄堂裏的豬貝貝 回複 悄悄話 這些圖很好,收藏。
潛水的羊 回複 悄悄話 潛水很久, 冒個泡. 這些圖不是老外的作品, 強烈要求更正.
COPYRICHT!!!!以下為作者.
劉楊,女,1976生於北京, 13 歲隨家人遷居德國. 04年在柏林開始自己的工作室.
Yang Liu wurde 1976 in Beijing geboren. Im Alter von 13 Jahren zog sie mit ihrer Familie nach Deutschland.n Mit 17 wurde sie an der Universität der Künste Berlin aufgenommen. Nach ihrem Studium arbeitete sie als Designerin in Singapur, London, Berlin und New York. 2004 gründete sie ihr eigenes Design Studio. Neben Workshops und Vorträgen auf internationalen Konferenzen lehrte sie an der Central Academy of Fine Art Beijing und der Glasgow School of Art.n Ihre Arbeiten wurden in internationalen Wettwerben mehrfach prämiert. Sie sind weltweit in Museen ausgestellt und in die Sammlungen aufgenommen worden.
pandali 回複 悄悄話 一看就是中國人畫的
prunusmume 回複 悄悄話 好像是一個中國人畫的吧,是在德國學設計的中國人。前一陣看到過。
我們的元首 回複 悄悄話 要多德國人守時,那純粹是放屁!!
我在柏林,我們的公司經常開會,這裏堵車厲害,所以開會的時候晚半小時是經常的!!
人在北德 回複 悄悄話 我自己的經曆這全部正確!
ranmadong 回複 悄悄話 kao,這德國B比咱中國人還了解中西文化的精髓所在。而且以最簡易的圖片方式表法,其實也挺鬼的,不像文字,是死的,這還有回旋的餘地。牛B
仝林 回複 悄悄話 good.
gcsoleil 回複 悄悄話 觀點基本正確
ytwadk 回複 悄悄話 好貼,謝謝分享。基本同意你的理解,不過對13, 16和18有兩點看法
13 西方人注重的是想盡辦法使自己的皮膚變成棕色,而中國人是想近辦法將自己皮膚變成白色,我認為跟黑人沒關。
16 人家說的是他們以前是汽車,發現汙染嚴重,對身體健康也沒太大好處,所以又改騎自行車的趨勢,而中國還沒意識到這個問題,不過這也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必然。
18 西方人對身體的異味比較在意,所以通常是起床後衝澡,搽上除臭劑,bodylotion,或香水,這是生活習慣問題,從小你的父母給你養成的。但他們絕對沒有晚上泡腳的習慣。
小鳳凰 回複 悄悄話 很有意思!特地叫了老公一起來欣賞。
謝謝分享!
SUNNE 回複 悄悄話 嗬嗬,很有意思。
steak 回複 悄悄話 說的越多,越反動,把你的送到農村餓幾天,看你還對比個啥?

中國人個子小,身體弱,當然要口裏含團結。可是在沒有道德底線的現設生活中,誰敢相信誰呢?你幫助我?你一定有企圖。

地球上麵,隻有華人天天呼喚團結。總感到不團結。其實華人最最團結。不是親戚也要認識認識。是利益的往來。沒有利益了,就不來往了,古語說話不投機半句多,可是,為了巴結,沒話找話拍馬屁。這就是華人團結的動力。君子之交,那是在經濟收入極其格式化年代,百姓們之間有錢出錢,沒錢出力。精神享受,那時根本不允許的。是會犯錯誤的。在文革,就揭發出來了。

老毛就是害怕百姓們有經濟來往,經濟來往是很可怕的山頭派別的成因。

老鄧,不得不解放生產力,不得不這樣來保住這個黨的統治地位。但是,因此,官商結合,這個黨早已經變色了。

可憐了那些拋頭顱灑熱血的老革命們,他們出租車也沒有乘坐過。酒席也沒有吃過。更沒有想受過美女洗腳,美女按摩。泰國觀賞性器官表演。

西人交往,主要是願意見麵,有心裏話可以說。那是真的有話可說。
lifemeans 回複 悄悄話 守時方麵不敢苟同。至少我接觸的美國人並不守時
醉在四方 回複 悄悄話 睿媽的子女十八歲時就被睿媽趕出去過獨立生活了,沒住所的子女還要交房租。現在睿媽老了靠養老金過日子,隻好住在她的子女家。如不付房租,隨時會被她的子女趕出去。
安靜 回複 悄悄話 參半吧.:)
說話不牙痛 回複 悄悄話 你以為晚年牽一條狗,比牽孫子的手更幸福嗎? 看看在德國居民區每天從窗口探出頭的老太太的麵部表情就全明白了。 不知作者看過沒有。 德國是歐洲人口密度最大的國家, 住房條件不見的比中國好那去, 當然人家的自然環境保護的不錯, 可惜沒有美國人的大yard
更可笑的就說照相了, 你看見老外到中國不照相嗎, 他們天天呆在歐洲, 要照早照完了, 何況各個小國家也差不多, 俺第二此去歐洲室, 也隻照照陰暗麵了
符洪 回複 悄悄話 極有創意!
搖滾貓 回複 悄悄話 情況屬實. 頂!
子夏浮雲 回複 悄悄話 有意思!
不搞笑 回複 悄悄話 回複數字蛋糕的評論:
幹嗎要捅破這層窗戶紙呢?
你說出了皇帝沒穿衣,難道皇帝下次出門就會穿衣服了嗎?
babyhuahua 回複 悄悄話 that is vivid and suitable, nice!
SuperJ 回複 悄悄話 雖然圖有點老,但還是笑死我了;
fisherpa 回複 悄悄話 "準時"是德國人的特點,不是所有西方人的特點.美國人就不準時,而且所有人的理由都是"塞車".
洗澡時間,中國洗勞動的汗水.西方人勞動倒不出汗,早上要洗掉做愛弄上的渾身體液.
人世間 回複 悄悄話 如果是中國人寫的話恰恰符合第一點:“表達個人觀點時”;拐彎抹角還要假借洋人之嘴。
歲月無敵 回複 悄悄話 無論作者是誰,我都覺得他較準確的描繪出了東西方的差別!
lipssweet 回複 悄悄話 Nice! I like it! hehe. Some pictures make me can not help laughting...hehe
heming 回複 悄悄話 偏見。在準時方麵西方人完全不是那麽回事,甚至比中國人更滿不在乎!!
kaetzchen 回複 悄悄話 不是德國人, 是一個在德國的中國人.
文學車友 回複 悄悄話 not bad
數字蛋糕 回複 悄悄話 作者叫劉楊,是中國人。我的熟人之一:)
這裏是她的主頁:http://www.yangliudesign.com/
ilovekimchi 回複 悄悄話 the author is a designer. He is Chinese. He went to Germany for schooling, and won awards for his artwork there.
[1]
[2]
[尾頁]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