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路之旅(冬遊西藏之三:西藏人文、曆史、地理簡介) 火車經五十小時的飛馳,順天路,終於從江南水鄉無錫,到達了雪域之都━━拉薩。
一路上,飽覽了無數異域自然風光,也看到了一些獨特的,難以忘記的情景,如牧民們悠閑的放牧生活以及順著青藏公路往拉薩磕長頭的虔誠信徒,可惜列車飛馳太快,許多畫麵一閃而過,難以拍下。
多年來,尤其是現今物欲橫流的社會,西藏作為世界上最後的幾塊淨土之一,令許多人向往,是他們心中的淨土與天堂。“天路”, 以我的解讀,不但是指這條鐵路線的高度,更重要的,也就是心中的通天之路。
西藏的魄力與神秘的吸引力,不隻是雪域高原的自然風光,更重要的,是她特一無二的人文宗教與曆史。
還是先來說說她的地理吧:西藏自治區的麵積為122.84平方公裏,占全國總麵積的八分之一,是世界上麵積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稱,其上綿亙著許多世界上最為著名的山脈,如聳立於西南的喜瑪拉雅山脈,綿延於西北的昆侖山脈,橫貫於中部的岡底斯、唐古拉、念青唐古拉山脈。境內海拔8000米以上的山峰有6座(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的高度為8838.13米),7000米以上的有50餘座。巨大的山穀孕育了無數現代冰川,冰雪融水成為長江、雅魯藏布江、怒江、瀾淪江、印度河等著名江河的源泉。
曆史:早在舊石器時代,西藏就有原始人類居住,後來西藏的眾多部落首領各自占地為王,這些高原各族部泛稱為“西羌”。 到了公元七世紀初期,崛起於雅隆河穀地區的鬆讚幹布,統一了西藏全境,建立了強大的奴隸製吐蕃王朝。鬆讚幹布向唐朝求婚,641年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給了吐蕃鬆讚。後來潮起潮落,幾經變遷,於842年吐蕃王朝崩潰,同時佛教在藏族人民生活中的地位逐漸提升,藏傳佛教的眾多教派也同時形成,統治集團和佛教各派逐步結合,成為新的分散的割據力量。
到了1247年,蒙古人統一了中國後,西藏也成為了元朝直接治理下的一個行政區域,之後的明朝與清朝,對西藏的管理沿襲了元朝的方法,並采取了封賜的政策,確定了班禪與達賴喇嘛的封號。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隨之不久西藏和平解放,並廢除了農奴製,於1965年9月正式成立了西藏自治區。
宗教:西藏最原始的宗教為“苯教”(苯為藏語,念誦的意思) ,後佛教傳入,苯教勢力逐漸衰落,但至今苯教的信徒與寺院依然不少,如南木林縣的熱拉雍中林寺。
佛教傳入西藏,與吐蕃王朝的鬆讚幹布很有關係。為了政權穩定,鬆讚幹布積極與鄰國聯姻,迎娶了尼泊爾尺尊公主與唐朝的文成公主。這兩位公主各帶了一尊釋迦牟尼佛的8歲與12歲的等身像到西藏,修建了拉薩著名的大、小昭寺,隨同來的佛教僧人開始陸續修建寺廟,翻譯佛經。之後佛教在與苯教的300年鬥爭中,幾翻沉浮,兩教互相吸收融合,形成了地方性佛教━━藏傳佛教,佛教階段也從所稱的前弘期進入了後弘期。
由於對佛教不同的理解,佛教又分為大剩與小剩兩大基本派別。中國、蒙古、日本的佛教發展主要以大剩為主,而小剩則流行於泰國、緬甸、老撾與柬埔寨等地。
藏傳佛教以大小剩兼容,大剩為主。大剩中先顯後密,顯密共修,並以無上瑜伽為最高修行次第,形成藏密。咒術性,對喇嘛異常尊敬,活佛轉世思想和宗教與政治的結合,為藏傳佛教的四大特色。
進入十一世紀中後期,西藏佛教形成了許多教派,相繼湧現的有薩迦派,寧瑪派,噶舉派等大大小小十幾個教派,並一直至今。
專用的藏傳佛教術語有很多,如班禪、達賴的名謂,六字真言,灌頂,磕長頭,辯經,轉經,活佛轉世等等,現隻說說西藏最為常見的磕長頭與轉經。
磕長頭:這是在藏傳佛教盛行地區,教徒們的一種虔誠的拜佛儀式,也是藏傳佛教密宗修習“三密加持” 的方法之一。藏傳佛教認為,對佛陀、佛法的崇敬,身、語、意三種方式缺一不可,磕頭朝聖的人在其五體投地時,是為身敬,同時口中不斷念咒,是為語敬,心中不斷想念著佛,是為意敬。
磕長頭分為三種,長途(行數千公裏,曆數月經年,風餐露宿,朝行夕止,匍匐於沙石冰雪之上,執著地向目的地進發) ,短途(幾小時或十天半月) 與原地磕長頭。
轉經:就是圍繞寺院,佛塔,佛殿或神山等,以徒步或磕長頭方式,按順時針方向轉一圈或幾圈,甚至上百上千圈。這是進行祈禱的一種方式,是藏傳佛教中普及麵最廣的一種特別禮儀。
藏傳佛教每座寺院都有特定的轉經路,一般在轉經路上都配有經輪,每個經輪裏都裝有經文,信徒們邊走邊用手轉動經輪,經輪每轉動一次等於念誦了數百遍經文。除了裝在轉經路旁的支架上的經輪,有的信徒自己手拿小經輪,一邊走一邊搖著轉。
↑裝在廁所天花板上的紅外線加熱燈,打開後,廁所非常暖和,就是在冬天洗澡也不冷。
↑帶有藏味的亞賓館建築外貌
↑亞賓館大廳
↑亞賓館裏,遊客尋伴同租車輛的留言板,這樣的留言板,各個旅店、賓館都有。
拉薩的許多景點,沒有班車到達,如散客要去,得自租車輛。獨租很貴,所以一般是幾個萍水相逢的人合起來租一輛,車租平攤。
↑拉薩街道兩旁悠閑地曬太陽的藏民
↑亞賓館斜對麵的一酒巴一角。據說在旅遊旺季,這樣的酒巴非常熱鬧,許多背包客在此交換旅遊信息,分享經驗,並很容易找到誌趣相投的旅遊同伴,自然也極易發生浪漫的故事。從某方麵來說,拉薩,是國內最浪漫的城市。
↑青棵酒與烤羊排,在酒巴內特意點的藏人食物。在我坐下時,看到後麵兩張桌子上各坐著一位打扮精致又幹練的美麗女子,一位吃完後結賬離去,一位在慢悠悠地喝茶。閑聊幾句後得知,她剛從尼泊爾旅遊回來,馬上要回內地了。看她喝完茶起身,婷婷娜娜地消失在夜幕下的拉薩街頭,忽覺拉薩的夜很嫵媚,也很神秘。
↑夜晚的拉薩街頭。右邊為一對歐洲戀人。
↑在拉薩偶遇的一位遊客。他於一年前騎自行車從北京出發,化了兩月時間,經川藏公路騎車到拉薩,之後被這雪域之都的美麗所吸引,一呆就是一年,把自己的心情,舒張與流放在這塊神穩的土地上。問他幾時回去,他說還未曬夠拉薩的太陽,還未看夠西藏的雪山,也未吸夠清新的空氣,舍不下布達拉宮的早晨、大昭寺的黃昏與拉薩的夜晚,舍不下這兒的一草一石與虔誠的人們。
漫步在拉薩街頭,趟洋在這似乎凝固的時空裏,你會不期然地遇到一些特別的人,個個身上有些特別的故事。一對北京來的年輕夫妻,來拉薩後似覺找到了夢中家園,就不想離開了,用剩下的旅費開了間餐酒巴,就此定居。
一位四川來的青年,也同樣,來拉薩後迷醉於這兒的藍天白雲與世外桃園般的悠閑生活,在一餐巴當起了廚師。當他聽到我的祖籍在浙江後,馬上以無限敬佩的神色,向我講述起他來拉薩後碰到的一位最神奇的人,一位也來自於浙江的旅遊者,他自駕越野車從浙江到拉薩後,遊遍了大半個西藏,並去了西藏唯一沒有通公路的縣━━墨脫縣。途中無路自鋪,無橋自建,當地藏人看到這位旅遊者後,驚訝地似看到天外來客,說:“我們幾十年來都沒有看到一個生人來過”。
這就是西藏,這就是拉薩。
謝謝胡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