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幹枯的胡楊^_^

一些文字與幾張圖片Email: dream_land_there@yahoo.com

WeChat: sunsetset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徘徊在曆史長廊(十三)

(2004-12-17 04:08:13) 下一個
第八天(三):耶路撒冷(走進古城一:阿美尼亞區,猶太區,基督區)

走進耶路撒冷古城之前,就象上麵兩小篇所簡介的,我大概知道了一些圍繞它的曆史,一些古跡的來龍去脈,以致不會在曆史的長廊瀏覽而迷失了方向。

早上五點半天亮,整理完後六點出門,耶路撒冷新城街道在昨夜熱鬧過後,今天清晨還靜靜地熟睡在冬日的晨曦中。街上隻有偶而走過的行人與駛過的公交車。

走幾步遠來到廣場,有幾個軍人在巡邏。在廣場旁換了些錢,這時太陽已升上來了,照亮了廣場的一角。耶路撒冷的冬日,身穿牛仔T恤,在沒有太陽照著的地方不覺得有涼意,在太陽底下溫暖而不覺得熱,是個很舒適的季節。街口處有一咖啡店當街可吃麵包早餐,有幾個當地人與巡邏的軍人坐在擺在街麵的桌子旁吃著早餐。

找位子坐下,叫了與鄰桌一樣的麵包與熱飲料,一邊慢慢吃一邊欣賞在街上走過的猶太市民。鄰桌一個五六十歲的以色列人吃完離開時,微笑地對我說:“Have a nice day” ,當那幾個軍人吃完要去巡邏時,我拿起相機想偷偷地給他們拍一張,他們發現了,我正擔心會不會犯了什麽忌諱要給他們訓斥時,沒想這幾個軍人不怒反喜,還特意擺了個姿式給我拍。

這個城市如同其它的許多現代化城市,雖然沒有埃及城市人民那樣外露的熱情,但對遊客卻一樣的友好,且更讓人覺得自在。

耶路撒冷舊城離我住的地方隻有十五分鍾的走路距離,吃完早餐,來到舊城的東南角。我是個喜歡東張西望也喜歡東問西問的人。多問可以省去我許多走冤枉路的時間,又可學到許多東西,回頭見一對老夫婦正走在我後麵,於是放慢腳步等他們走近來後打招呼。他們是從美國特意飛來禱告的猶太夫妻,每年這個時候都來。以前看到書上介紹說,世界各地的猶太人飛來耶路撒冷朝拜,在他們禱告完後總會相互說:“明年的耶路撒冷!” 。

這是一種什麽樣的虔誠與不屈的信念!千百年來,就是這種信念維係著猶太民族團結不離散,渡過了一次又一次的苦難,而耶路撒冷,他們的聖城,在他們心目中的份量,由此可見一斑。

這對夫婦信的是猶太教,我就問了猶太教與基督教的不同這種在他們看來非常基礎的問題。並問了哭牆的大概方位,跟隨他們進了最近的古城門Zion Gate後,就與他們道別了。

從ZionGate進去就是阿美尼亞區,也就是當時諾亞方舟停靠在他們領土上的民族。區內幹淨清潔,小巷蜿蜒曲折。站在巷口,看著古老的建築與留著歲月印痕的斑剝的牆壁,真象到了中國江南某處的古老的小鎮。也許時局緊張關係,遊人不多,隻有三三兩兩的背包客從身旁走過。

正當我停在一分叉路口,不知往哪邊走,拿出地圖看時,身後傳來一句“May I help you?” ,回頭見兩個麵善的男人立在我身後正對著我笑,於是告訴他們我所要去的哭牆並交談起來,原來他們是兄弟倆,以色列猶太人,弟弟在耶路撒冷讀高中,哥哥在稀伯萊大學讀曆史,並進修中文,他對中國五千年的文明非常著迷,正在苦心研究孔子思想。

聽說我是從中國來的,非常高興,話就滔滔不絕,到底是讀曆史的,中外曆史,上下幾千年全懂,說起耶路撒冷古城裏的一切更是如數家珍。他雖然在攻讀中文,但還不太會講,而我又不懂西伯萊文,我們就用英文交流,盡管有的地名、人名與曆史事件的名稱我聽不太懂,但還能聽個大概,從他那兒,我了解了不少耶路撒冷的故事。

他每周都會來耶路撒冷古城走走,來這兒尋覓或體會一些東西,這次來是要在古城的書店買幾本書,由於是節日,於是攜弟一起同來。在他下午去辦其它事之前,帶我幾乎走遍了所有阿美尼亞區,猶太區,基督區,但是沒有帶我去穆斯林區,也許是時間不足夠,又或許是在刻意避開一些東西。

除了古城的曆史,哭牆,圓頂穆斯林清真寺與下麵的那塊聖石等,他還詳細地解釋了古代教堂的結構與代表的意思,解釋七支燭燈的由來以及以色列為什麽要把它作為國家的標誌並印在錢幣紙上,也解釋了大衛王的曆史與那顆現今印在以色列國旗上的大衛王的六角星。指給我看了基督的受難處與傳說中的亞當誕生的地方等。他也帶我去看了許多不起眼的角落頭,卻記載了鮮為人知的曆史事件。

在一個我聽不懂叫什麽名的一道牆上,他指著留在上麵的一些槍眼,說是以前阿以為了爭奪這聖城留下的。以前阿拉伯人統治時,城內的許多地方外人都不可進,而今以色列政府允許任何人種,任何宗教信念的人可進出任何地方(但之後我一人參觀時,發現有一處例外,不過這與以色列政府無關),這也許是他作為統治民族的一分子而引以為榮的地方吧。看著牆上累累的彈孔,可見當時戰鬥的激烈。

一起吃過午飯,臨分別時,他還特意帶我去看了一個叫做死亡之穀的地方。從Dung Gate門出,就看到一條山穀,穀對麵是現在的新城的別墅區,以前對麵是沒有建築的,由於人口的增長,慢慢地就在對麵建立了別墅區。在古代,這條穀是祭奠神的地方,許多用來獻神的活的動物,就宰殺在此處,所以就叫做死亡之穀,並開玩笑說,一些人叫他:“Go to hell” ,他會回答:“I am from there” 。

他必須得走了,他的弟弟也在催他,我們就分別在死亡之穀的邊緣。他有一個中文名,叫做:“金阿偉”,當看他揮手離去走遠不見時,身旁一棵紅豆樹上的滿樹紅豆在陽光下正鮮豔。

紅豆熟了掉落了明年又會生又會紅,但今生也許我再也見不到他了。紅豆會相思,我們無所謂相思,但我會記得曾有這麽一個以色列猶太人,在這麽樣的一個中午,在耶路沙冷古城我們相遇過。也會記得他走前說過的一句話:“華人與猶太人有許多相似的地方” 。

具體景況,請看下圖。

↑巡邏的以色列軍人,知道我要拍照時還特意擺了個姿式

↑一旅行讓的女接待員。在服務行業,基本上都是女性,也許男的都當兵去了。牆上的宣傳畫是有關中國的

↑晨光下的耶路撒冷古城一角

↑阿美尼亞區的小巷與走過的背包遊客

↑猶太區的小巷

↑在猶太區被燒毀的教堂圓柱

↑正跟我講解的金阿偉與立在一旁的弟弟

↑金阿偉讀高中的弟弟,他特意佩帶上猶太人禱告時的用具給我看

↑從遠處看到的金頂清真寺,前麵的牆就是哭牆

↑這就是在遠處守衛的凶悍的以色列軍,攝於哭牆前三百米處一小平台

↑據說這是耶穌受難的地方。攝於基督教堂

↑據說這是上帝製造亞當的地方。攝於基督教堂

↑基督教堂內的壁畫

↑猶太小孩

↑彈孔累累的牆壁,攝於古城內

↑這就是死亡之穀與穀邊滿樹紅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一直往北 回複 悄悄話 兄弟你這個以色列埃及我想出書你願意嗎?fred1118@sina.com等你消息
atgc2022 回複 悄悄話 猶太人和白人很像啊。那些黑人士兵據說是從非洲接回來的一支猶太人。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