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媒體:軍隊改革影響需三五年才看得清楚 (zt)

(2015-12-18 12:40:14) 下一個

11月26日,習近平軍隊改革講話公布,世界矚目已久的中國軍改方案正式出台。11月27日上午,國防部舉行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專題新聞發布會,介紹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出台過程和主要內容。

《鳳凰周刊》第564期策劃了專題“2015大軍改啟幕”。記者鍾堅認為,此次軍改是中共建政以來軍隊係統最大的一次深刻變革,其意義不亞於“1980年代初地方從計劃經濟邁向市場經濟的改變”,其更深遠的影響可能需三五年、甚至更長時間才能看得清楚。

以下為文章原文:

11月24至26日,北京天寒地凍,京西賓館,中央軍委改革工作會議在此召開。200餘名軍地高級領導幹部悉數正裝出席,閉門會議連開三天,這是繼上月召開的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後的又一次高規格的重要會議。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軍委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領導小組組長習近平,出席會議並就軍改工作發表重要講話,軍隊深改組副組長範長龍就落實階段性改革任務提出要求,常務副組長許其亮就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總體方案作了說明。

中央軍委機關報《解放軍報》12月1日發表評論稱,中央軍委改革工作會議的召開,“標誌著我軍具有裏程碑意義的整體性革命性改革全麵展開”, 並稱,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軍隊領導指揮體製變動最大的一次,是一次結構性、革命性的體係重塑,改革推動力度之大、觸及利益之深、影響範圍之廣前所未有。

“這是中國60年來最大一次軍事改革”,彭博社稱這“將使中國軍力輻射到海外”。

北京軍情觀察人士稱,中國軍隊從1955年左右正式確立了蘇式建製模式,此後60餘年基本不變,此次軍改是中共建政以來軍隊係統最大的一次深刻變革,其意義不亞於“1980年代初地方從計劃經濟邁向市場經濟的改變”,也是以往若幹次部隊精簡整編或者編製體製改革所不能比擬的,包括1985年鄧小平主導的百萬大裁軍那次。此次變革更深遠的影響可能需三五年、甚至更長時間才能看得更清楚。

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稱,如果順利實行,中國這次軍改將動及筋骨,其路徑也十分清晰,就是習近平要將解放軍的前蘇聯式組織架構,轉型為美國式的精銳作戰部隊架構,同時扭轉黨對軍隊的管理屬“無牙老虎”的現實。

軍改方案目前尚未公開,但從官方措辭評論和談及軍改的隻言片語中,已可見軍改不少端倪。多位不願具名的軍方人士告訴《鳳凰周刊》記者,軍改方案估計春節前後或將公開,而軍委、總部至戰區、軍兵種的人員調整、機構部署已初步到位,合並組合後的新軍事機構亦可能在節前掛牌。

多個消息來源顯示,中共軍隊主要智庫中國軍事科學院、國防大學亦在此番調整重組之列。國防大學一位專家稱,從某種程度上講,改革是一場不流血的戰役,而中共主導的這場戰役已經悄然展開了。

軍委“擴權強軍”

軍隊的轉型,從一定意義上講是作戰思想和管理方式的轉型。一些西方國家認為,和平時期軍隊大量經常性的工作是對部隊進行教育訓練和行政管理,如果把這些日常性工作和執行軍事任務攪在一起,指揮機構就必然陷於事務,也很難做到精幹、高效。這就需要實行軍政與軍令係統分離。

歐美諸軍早在上世紀50年代開始便推行實施軍政、軍令也即作戰和行政分離的體製,這套體製從最高統帥層到戰區再到各軍兵種,三級閉環運行,精幹、高效。由於實行軍令與軍政相分離的體製,各級指揮機構得以擺脫龐雜的日常行政管理工作,專門負責對軍隊的作戰指揮,保證了指揮機構的效率。目前世界各主要國家包括許多發展中國家軍隊,都在積極仿效歐美諸軍,進行了類似的領導指揮體製改革。

中共軍隊也不例外。中央軍委改革會議上,軍隊深改組組長習近平提及的“構建軍委—戰區—部隊作戰指揮體係和軍委—軍種—部隊的領導管理體係”,也即上述軍令、軍政分離的體係。接受官媒采訪的北京軍事專家趙小卓稱,“把戰和建分開,養兵和用兵適度分離,符合現代軍隊發展的規律。”

這套業已被世界各國軍隊證明為先進的軍事管理體製,其核心是最高軍事管理層的高度集權,“權力要適當集中,出於應對突發作戰需要。”趙小卓如是表示。

加拿大軍事期刊《漢和防務評論》總編輯平可夫認為:“改革的一個大的原則就是減少中間環節,使它(解放軍)向扁平化發展。俄軍和美軍一直是這麽走過來的。”

中共軍隊最高軍事機關是中央軍委,國務院層麵的軍事工作機關是國防部。但長期以來,“軍委名義上是權力機關,實際上不是,軍隊的重要權限如軍事決策、參謀、幹部任免、作戰訓練、後勤保障等這些,跟軍委辦公廳或國防部沒有太大關係。”有北京軍情分析人士表示,軍委辦公廳實際上是領導機構的秘書班子或調研性班子,日常起草文件、書寫領導講話。軍委辦公廳下麵有若幹個局,如秘書局、法製局、調研局等,這些局有的是師級單位,也有副軍級單位。軍委辦公廳日常幹的活,按一位軍事專家說法“好像一個什麽都幹的全能人物”。而國防部更不像俄軍或美軍那樣是個實體機構,僅下隸外事局和新聞事務局,寥寥數十人。

從中共軍隊領導管理體製上看,經過多次調整改革,目前形成了中央軍委集中領導,參政後裝四總部歸口管理,七大軍區、四個軍兵種按照職能分工的組織構架和體製設計,但隨著戰爭形態更新迭代,這種領導管理體製上的矛盾、問題日益凸顯。具體表現在:統帥層戰略管理功能不強,四總部平行設置,致使職能機構運行效率不高、決策質量不高、統籌力度不夠,特別是涉及軍隊建設發展全局的重大事務難以有效統起來。

統帥層中央軍委過於弱化,而軍委下屬的總參、總政、總後和總裝四總部,“權力過於集中,事實上成了一個獨立領導層級,代行了軍委許多職能,客觀上影響了軍委集中統一領導,”軍事專家尹卓此前對媒體表示。而另一位不願具名的軍事專家對《鳳凰周刊》記者表示,原中央軍委權力被四總部代行分割,或者說架空了,軍委實權都在四總部那裏。

大陸官媒稱,這次軍隊領導指揮體製改革,最根本的就是要通過一係列體製設計和製度安排,把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根本原則和製度進一步固化下來並加以完善,強化軍委集中統一領導,強化軍委主席負責製,真正使軍隊的最高領導權、指揮權集中於黨中央、中央軍委,確保軍隊一切行動聽從黨中央、中央軍委和軍委主席習近平指揮。

從官方辭令上不難理解,這次軍改首當其衝應是強化軍委機關。按北京軍事專家的說法,經過此番軍改,中共軍隊領導指揮體製改革後,軍委機關由“總部製”調整為“多部製”,原來權力高度集中的“總部領導機關”,變成權力互相有所製約的“軍委辦事機關”。

軍委辦公廳主任原是正軍級,這幾年軍委辦公廳升格副大區級,現任軍委辦公廳主任為秦生祥中將。但按上述軍改方案,多部製後的軍委辦公機構顯然不止大區副級別,權限還將大大擴大。

軍改方案具體內容暫未公開,從中央軍委改革會議的口徑看,軍委“多部製”具體有哪些部門也未聞其詳,但從官方已經公布的幾個組織機構看,一些新設機構都將歸入軍委旗下,如新組建的軍委紀委和軍委政法委,以及調整組建的軍委審計署等。

軍委紀委原本是總政治部旗下的機構,一個正軍級部門,紀檢部長一般為軍紀委副書記。軍紀委書記為大區正職,一般由現任總政治部副主任兼任,同時為中紀委副書記。而解放軍審計署從總後分離後升格為正軍級單位,現在隸屬軍委直管。至於軍委“多部製”後的其他幾個部,依循俄美軍隊執行此體製的權限劃分和歸類,海軍、空軍、第二炮兵和新組建的陸軍部,可能分別會成為軍委屬下的幾個大部。

從現有各大部的名頭來看,軍委旗下的“多部製”每個獨立部門的級別估計不會低於大軍區正職或副職,解放軍審計署或再次升格,和新任軍委政法委一起晉升為大區正職或副職。軍委紀委則從總政治部正式獨立出來,行使反腐監督職能。

軍委擴軍強權由此坐實。然而新軍委機關各部門獨立的權限也不是平地空降而至,而是從原有四總部及其他軍兵種“抽絲剝繭”整合而來,如總政治部原有組織、宣傳、文化、幹部等幾大部門,每個部門都屬正軍級的二級部。但編製改變後的軍紀委、軍事法院、軍事檢察院相繼從總政拆解出來獨立成部,都升格了。

現行的四總部體製是根據當時形勢需要建立的,發揮了重要作用。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四總部出現“體製的滯後性、局限性日益突出”的現象。軍委擴權後,將從四總部、戰區和軍兵種,收回軍種指揮權,“形成軍委管總、戰區主戰,軍種主建的格局。”四總部從名稱到職權劃分都將不複往日模樣。

而軍事專家尹卓更表示,在軍委多部門製後,這些部門成為中央軍委領導下的參謀機構、執行機構、服務機構,確保部隊在執行命令時步調一致、政令暢通。

這意味著運行多年的四總部的機構名稱將消失,各部門職能在合並同類項後分別轉入新的組織機構。總參謀部、總政治部、總後勤部、總裝備部或將成為曆史,淡出人們視野。

“先搬掉‘大陸軍’這塊石頭”

軍委機關的“擴權強軍”,四總部的拆分,還隻是領導管理體製的“革命性重塑”,軍改繞不開的另一個重塑任務是聯合作戰指揮,改革的具體目標指向“大陸軍體製”。

世界各國軍隊對體製編製是否科學、先進的評判標準中,聯合作戰指揮始終是一個公認的風向標。聯合作戰指揮是軍種分類和聯合作戰的產物。20世紀初期,英美法等國軍隊就開始了建立聯合作戰指揮體製的嚐試。1923年,英國正式組建專門用於協調軍中作戰行動的參謀長委員會,之後美法等國相繼成立參謀長聯席會議、三軍聯合參謀部等機構。經過近百年的完善,西方主要國家的軍隊已經建立起比較成熟的聯合作戰指揮體製。

聯合作戰指揮體製大放魅力最近顯著的一例,就是2011年5月2日美軍擊斃恐怖組織“基地”頭子本·拉登那一幕。2013年,美國前海豹突擊隊隊員寫了《艱難一日》一書,對一些作戰的細節進行了披露。在美軍最高領導層白宮的一塊大屏幕前,美國總統和國防部長、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國務卿等人,觀看現場直播24名海豹突擊隊員執行突擊任務。在美海豹突擊隊遂行特種作戰任務的背後,是美國諸戰區司令部、軍兵種的各種信息、偵察、電磁、幹擾等力量的合力。

作為一種新型指揮模式,聯合作戰指揮成為軍隊作戰指揮體製改革的基本方向。縱觀近期世界各大國的軍隊改革,無一例外地都把強化聯合作為指揮體製改革的核心要求,而且要求聯合指揮的中心更下沉、範圍更擴大、任務更拓展,無論成本多高、代價多大、周期多長,都始終堅持聯合這個基本方向。

這些年,中共軍隊在建立健全聯合作戰體製方麵也進行了一些探索,但真正意義上的聯合作戰指揮體製還沒有完全形成,統帥層的聯合作戰指揮機構還不完善,戰區層麵的聯合作戰指揮體製還沒有建立,遇事靠臨時建機構、搭班子。比如20世紀進行的對越自衛還擊作戰,即是由中央軍委臨時成立的“領導小組”統一指揮的,還有“1996年三軍聯合演習”,也是如此。

這樣的指揮體製的症結在於:總參謀部職責定位本應是統帥部層麵負責作戰指揮的機關,但因為軍隊領導管理體製,特別是陸軍管理事務極大分散了總參的主要精力,致使指揮權分散,平戰分離。

陸軍也始終無法以一個獨立軍種的身份進入聯合作戰指揮體製,一些新型作戰力量分散在各個係統,管理分散、多頭指揮,使聯合作戰指揮體製改革始終難以取得實質性突破。陸軍的建設管理職能也分散在總部和大軍區,導致陸軍建設缺乏整體性、協同性和係統性,與統帥部的職能交叉過多,導致本軍種建設的自主性、前瞻性不夠。

現有以陸軍為主導的大軍區職能龐雜,各大軍區司令員、政委既要擔負區內軍事行政、陸軍部隊管理建設等職能,又要擔負聯合作戰指揮職能。戰區一級聯合作戰能力與國外軍隊相比,差距巨大,“如同霧裏看花,看著很近,似乎能摸得著,其實很遠,完全夠不到。”北京一位軍事專家告訴《鳳凰周刊》記者,聯合作戰體製無法取得長足進步的根本原因,在於軍隊的大陸軍症結。

中共建政以來,從生存困難到安身立命,陸戰的戰爭經曆和輝煌曆史使中國軍隊形成了陸戰型為主的軍事力量結構。這種軍事力量結構適應了當時國內戰爭、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需要,完成了打贏戰爭、奪取政權的目的。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國土防禦型為特點的大陸軍主導的架構已經完全不能適應現代戰爭需要。

國防大學軍隊建設研究所所長歐建平少將稱,近幾輪的體製編製調整改革,雖然加大了兵種合成的力度,如軍種領導進軍委、總部機關調入人員不再統一要求穿陸軍軍裝、各戰區編入戰區空軍等,但軍事力量體係中陸軍主導成分的蘇式建製仍然很濃,軍事組織形態始終未能擺脫傳統的陸戰型結構。

過了這麽多年,中共軍隊中,陸軍還是老大哥,雖然名義上比過去淡化了一些,海、空軍和二炮等軍事力量在整個軍隊體係中仍是配角。從各軍種比例來看,現在陸軍機動部隊有85萬人,占整個軍兵種相當大的比例,如果把非機動作戰部隊加上,陸軍的比例會更高。根據2013年4月16日發表的《中國武裝力量的多樣化運用》白皮書,首次披露陸軍機動作戰部隊和海、空軍人數。海軍現有23.5萬人,空軍現有39.8萬人。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大陸還保留了相當大規模的武警,這種力量雖然不在作戰體係內,但也和地方預備役部隊一樣,屬於準軍事力量。

陸軍主導的時代,軍隊日常管理訓練縱向指揮層次多、效率低,橫向條塊分割、協調難。平時嚴重製約戰鬥力生成,戰時不可避免地出現打亂仗現象。從軍隊編成狀況看,一方麵230萬人的總體規模仍然偏大,另一方麵一線部隊兵力不足。

一位軍中人士透露,1998年抗洪、2008年汶川地震救災等行動中,就出現了無兵可調的局麵。“為什麽有這麽大規模的軍隊,還會出現無兵可調的窘境呢?一個重要原因是保障服務和非作戰力量占了相當大的比例。”該人士稱,陸軍領導機構的長期缺失,是軍隊管理領導體製諸多矛盾的焦點和瓶頸,也是全軍管理體製改革無法取得實質性突破的重要原因。

大陸軍和陸軍主導的大軍區領導體製,已成為聯合作戰的主要體製性障礙,軍隊力主改革者更是一直把“大陸軍體製”視為軍隊建設發展道路上的一塊大石頭,卻無可奈何。“這次一定要搬掉大陸軍這塊石頭了!”

北京有軍事專家表示,陸軍的這些現狀說明,解決陸軍過大的障礙,絕不僅僅是一個數量問題,而更為重要的是質量問題。 必須下決心從中國國情和安全需求實際出發, 把陸軍建設放在現代軍事力量整個體係之中,對陸軍實施全麵重塑。

從這次軍改的官方表述來看,“對領導管理體製和聯合作戰指揮體製進行一體設計,組建陸軍領導機構、健全軍兵種領導管理體製、重新調整劃設戰區”。目前陸軍獨立成軍或已成事實。據多家海外信息源推測,成都軍區司令員李作成將擔任新成立的陸軍部主官。按軍令分開的體製來看,重塑不僅是分離重建一個陸軍部,統帥層麵原有陸軍色彩濃厚的總參謀部,也或將改組成類似美參謀長聯席會議這樣的總聯合作戰指揮部,專司協調指揮各軍兵種、戰區作戰打仗等職責。

軍方近期文章也以俄羅斯為例,闡述陸軍特征很明顯的大軍區體製,將如俄軍一樣在改革之列。中共軍隊的七大軍區將按國家戰略方向和軍事意圖,重新排列組合。聯合作戰體係建立後,按戰區作戰方向劃分的海、空軍力量將會大大增加。

俄羅斯2008年開始大刀闊斧推進“新麵孔”軍事改革,將原先以陸軍為主體的六大軍區,合並組建成東、西、中、南新四大軍區,統一指揮轄區內陸、海、空三軍部隊,建立起適應現代戰爭要求的聯戰聯訓指揮體製。

改革主要是動“脖子以上”

軍委擴權強軍、四大總部分拆、組建陸軍管理機構、重新調整劃設戰區……2015年啟幕的中共軍隊軍改,注定充滿了悲壯和濃烈的改革色彩。軍改方案雖然暫時並未公開,僅從這些平靜而簡約的軍方表述文字上看,一般讀者似乎不太明白其所以然,不過但凡了解一些軍隊架構常識的人或許早已明白:一派外表平靜和諧的中共軍隊內裏,或許早已波瀾壯闊、巨浪滔天了。

軍方轉述官媒文章稱,這場被稱為“史上最牛”軍改的特異之處,在於直指體製性障礙、結構性矛盾和政策性問題,是一場整體性、革命性變革,在人民軍隊發展史上具有重要的裏程碑意義。實現領導掌握部隊和高效指揮部隊的有機統一,讓軍隊的“中樞神經”更加高效靈敏。

不過,該文章也稱,改革不像“剪指甲”那樣無關痛癢,必然會觸動許多人的切身利益。單位撤並降改,部隊轉隸換防,一些軍人將脫下軍裝,有的麵臨再次擇業、家屬安置、孩子入學等實際困難。對改革中的失利者,該文曉以大義,“若以小利計,何必披征衣”。

軍方《人民前線報》微信公眾號11月30日發表《誰將在軍隊改革中經受利益考驗?》一文指出,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既是一場體係性、結構性、突破性轉型重塑,也是一次利益的大調整,必然會深刻觸及現存利益結構和利益關係。觸及利益往往比觸及靈魂還難。能不能經受住改革利益的考驗,檢驗著許多人的黨性、操守和覺悟。誰將在這次大變革中經受利益考驗?這個問號已實實在在擺在軍人麵前。

該微信公眾號稱,軍改首當其衝的,肯定是軍隊的領導幹部。“從披露的方案看,這次改革主要是動‘脖子以上’,動首腦機關。無論是調整軍委總部體製、實行軍委多部門製,還是重新調整劃設戰區,動的主要是高級領導機關,影響的主要是中高級領導幹部。可以肯定,這輪改革後,機關領導幹部的調整麵將非常大,許多師以上幹部可能不僅個人進步受阻,甚至會成了編餘或過早地從領導崗位上退下來。”

北京軍情分析人士稱,以軍政和軍令也即領導管理體製和聯合作戰指揮體製為主線的這次軍隊變革,的確是自上而下,從軍委機關到四總部、七大軍區、軍兵種領導機關開始“下刀”,逐步延至省軍區以下部隊行政機關,幾乎全部觸動,無一幸免;新舊官銜疊現,各種職位紛紛易麵。

《解放軍報》12月1日以《重塑我軍領導指揮體製是強軍興軍的必然選擇》為題,發表評論稱,長期以來,我軍“頭重腳輕尾巴長”的突出問題一直沒有得到很好解決,機關臃腫、機構重疊、層級太多、直屬單位龐雜等問題表現突出,嚴重製約影響部隊領導管理效率和聯合作戰行動的高效指揮。

有軍事專家此前向《鳳凰周刊》記者表示,中共軍隊目前是生活型的體製結構,從官兵比例結構看,官兵比例目前是1比1.47。官多兵少,也是軍隊龐大的一個重要原因;更為重要的是,打仗要靠一線士兵,養那麽多幹部,不僅加重了養兵的負擔,打起仗來還會出現缺兵的現象。

發達國家軍隊十分重視保持合理的官兵比例,美國是1比4.28,日本是1比4.12,英國是1比3.66,像印度這樣的國家官兵比例已經達到了1比18.33。習近平曾就此深刻地指出:“軍隊是要打仗的”。

即便是此番擔任軍改論證主力的軍方智囊團體軍事科學院和國防大學,這兩所高級軍事智庫內部也是將軍林立,烏紗遍地。過去國防大學有一句俚語形容這所最高軍事學府:“國防大學一大怪,將軍和士兵搶鹹菜”,意思是將軍過多。這兩所大軍區正級編製的單位中,隨便在大院裏碰到一個衣著樸素行色匆匆的老者,都可能是將軍。據不完全統計,退休的加上現職,國防大學和軍事科學院就有少將以上數百人。更遑論軍委、各大總部機關和軍區、軍兵種。

按中共軍隊的編製和職級排序,軍委以下,總參、總政、總後、總裝四總部稱為一級部,都是高於大軍區正級的單位;另還有七大軍區、國防大學、軍事科學院等大軍區正級的單位,共有11個。一級部以下是各種二級部,如總政的幹部部、宣傳部,總參的軍訓部、信息化部之類,這些二級部長們都屬正軍級。七大軍區也有各種二級部,這種二級部一般為正師級。

四總部內部也稍有差異,總參的副總長和總政的副主任,都是大軍區正職,而總後、總裝的副部長則一般為大軍區副職,總後和總裝還編列配備了大軍區正職級別的政委。

這次軍改整合收權,指向明確無誤,就是動這些“脖子以上”的人,大批中將、少將等高級軍官將挪位轉崗,甚至有的可能將黯然退役。

按國外軍隊現行體製推測,軍改的最理想結果是,中共軍隊將形成軍令作戰指揮線及軍政軍隊管理建設線,軍委作戰訓練(通過類似參聯會指揮機構)—戰區—部隊;軍委日常行政管理—軍兵種—部隊,兩條線順暢運行,形成一個嶄新的軍隊組織形態體係。

署名為“吳銘”的軍報這篇評論員文章還透露,“這次改革,堅決貫徹精簡高效的原則。特別是軍委機關帶頭精簡,局以上減少一個領導層級,普遍降低機構等級,大量壓縮機構數量和人員編製員額,大幅度減少直屬單位,在解決‘頭重腳輕尾巴長’問題上邁出了一大步,為全軍調整改革帶了好頭。”

從官方的文字表述來看,悄然推進的軍改已完成階段性的任務,包括總部機關和各大戰區、軍兵種在內的一級部和大區正單位,及底下大批二級部可能已列入或納編或合並或撤編。國外軍隊軍改前一般先頒布法令再推行,但中共軍隊並無此慣例和傳統,按中共軍隊令行禁止的向來做法分析,眼下進行的軍改可能推進迅疾,一些變革中涉及的機構部門估計都已早有規劃和安排了。

比如長期被詬病的軍隊總部機關一直都有龐大的保障後勤生活部門和為這些非戰鬥編製服務的部門,如總政的直工部等類似部門,軍改後,這些功能重疊的部門估計都將重新組合。而總參的軍訓部、信息化部等料將職能下放至重新劃分的各大戰區。向來神秘的總政聯絡部和總參情報部等按既定的改革思路,估計也有合並同類項的可能,其部分職能或許下放戰區或軍兵種,也未可知。

軍隊的“廟”已經拆掉很多了

軍改後的軍委大部製下,部門更加精幹,權力劃分精細,實際上以“戰區主戰,軍種主建”兩條線運轉。這套軍政、軍令分線管理體係革新了沿襲60餘年的軍隊內部管理體係。按新的體製編製要求,軍隊官場的官銜、職級要重新編配。

目前來看,軍委、總部機關、各大軍區、軍兵種的“瘦身”基調是一致的,比如過去四總部一把手都是軍委委員,相當於地方副國級官員。但軍改後這些部門變成軍委的一份子了,四總部的職能做了分離、合並和調整。

謎底何時揭開,大陸民間有各種版本,在軍改方案未公開前,這些版本都不足為據。但有些已成共識,如關於七大軍區裁撤重組,推行數十年的七大軍區戰場布防或將按國家戰略和軍事戰略意圖重新劃分,有不少說法認為是劃分為東西南北四大戰區。原七大軍區,14名司令、政委都是上將或中將,皆為大區正職。如果傳聞屬實,這些相當於省部級的將軍們也將重新排列組合。

裁撤部門、降低職級、合並重組,這類詞匯在這次軍改中將頻密出現。透過已公布的官方文件,軍改後,這些已改變的總部機關生態依稀可以想見,“用人心波動並不為過”。北京軍情分析人士形象比喻:軍隊很多“廟”拆了,而且“廟”拆得太多。過去廟裏的“方丈”已找不到了,至於下麵的“遊僧”嘛,不少都在等分配、等消息。

擔任四總部一把手的軍委委員們,這次大軍改過程中的重要擔當者,角色最為吃重,任務更為艱巨繁複。從編製到體製,從組織到人事,從軍內到軍外,他們責無旁貸,既是無數棘手矛盾的操刀者,也是問題怨懟的責任人。僅就國防大學和軍事科學院而言,機構和職能重疊,傳聞合並已有數年,此次軍改估計難以幸免。國防大學的校長和政委、軍科的院長和政委都是大區正級,他們以下還有若幹個中將級別的常務副校長、校長、副政委,再以下還有各大教研部、軍事戰略研究部等頭頭腦腦,起碼也是正軍少將級別。

如這兩大單位合並重組,這幾百個少將、中將恐怕有不少無合適官位可放;再說原七大軍區14個大區正的司令、政委以下,也有為數眾多的大區副的副政委、副司令員,還有各大高校的院長、政委,這些軍內的高官們,隨著這輪軍事改革的調整,不少人的命運或者去向或都已清楚,或並不清楚。有分析認為,保留原有的級別和待遇,等到任職屆滿後,再行退役亦是一種不錯的安排。

七大軍區以下18個集團軍、31個省軍區,將軍雲集。特別是省軍區,在過去軍隊內部被視為仕途即將到點的最佳養老去處。雖然省軍區、軍分區、地方人武部不事一線作戰任務,但工作生活穩定,家屬子女工作入學條件優厚。若軍改涉及軍、師和地方部隊一級,龐大的軍、師級軍官將麵臨轉崗或退役。

這次中央軍委改革會議的不同之處,不僅全軍重要將領悉數出席,還有國務院相關各大部委要員參與,不過從曆次軍改來看,軍改都需要取得地方的支持才能順利推進。如“百萬大裁軍”那年,十餘萬軍隊幹部被裁撤向後轉,都無一例外地需要地方消化。

作為中央軍委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領導小組組長的習近平,在當天的會議上也要求中央國家機關、地方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強化大局觀念,把支持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當作份內的事,拿出一些特殊措施和傾斜政策,主動幫助解決好退役軍人、職工安置工作,“黨政軍民齊心協力,共同落實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各項任務”。

大調整時期,官場也一定是“有人歡喜有人愁”。在新的編製單位確立後,一些過去十幾年曆經各種考驗、治軍清廉,又與腐敗勢力無任何瓜葛的高級幹部,現在可能會調整到重要崗位。懂軍事、會管理的軍隊新人亦可能會擔任新職。按一位軍隊專家的說法,這次編製體製改革調整的原則是“一切按照打仗的標準”。

北京有軍事專家對《鳳凰周刊》記者表示,中共十八大以來,軍隊經過係列大刀闊斧的反腐舉措,兩個原軍委副主席、數十名高級將領因涉腐落馬,因為涉及軍隊形象和保密需要,有一些將軍的腐敗劣跡目前還沒有被發掘出來,軍隊與這些貪腐分子有若即若離關係的人也並非個例,此番軍改人事調整,恰好也可剔除腐骨。

習近平在11月下旬的中央軍委改革會議上表示,要著眼於深入推進依法治軍、從嚴治軍、抓住治權這個關鍵,構建嚴密的權力運行製約和監督體係,按照決策、執行、監督既相互製約又相互協調的原則區分和配置權力,重點解決軍隊紀檢、巡視、審計、司法監督獨立性和權威性不夠的問題,以編密紮緊製度的籠子,努力鏟除腐敗現象滋生蔓延的土壤。

改革料會穩定過渡

在中央軍委改革工作會議上,作為這次軍改的總動員人習近平強調:全軍要以高度的曆史自覺和強烈的使命擔當,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精神,堅決打贏改革這場攻堅戰,努力交出讓黨和人民滿意的答卷。官媒稱,這是習主席對全軍官兵發出的政治號令,也是全軍官兵必須承擔的時代重任。

這次軍改的軍方主要宣傳陣地,《解放軍報》從11月底開始連發六篇評論員文章,六論認真學習貫徹習主席在中央軍委改革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有軍事分析人士認為,這次軍改雖然主刀“脖子以上”,但因涉及到軍隊利益機構和利益關係的深刻調整,“改革之痛不可避免”。

軍報二論軍改評論員文章稱,“來而不可失者,時也。蹈而不可失者,機也。”血的曆史教訓啟示我們:早改者早強,大改者大強,不改者必亡!”改革的“窗口期”稍縱即逝,抓住了就能乘勢而上,抓不住就可能錯過整整一個時代,而軍事上的落後一旦形成,對國家安全的影響將是致命的。百舸爭流,千帆競渡。每名官兵都要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投身改革,參與改革,趕上潮流、趕上時代。

“和平時期的改革,領導幹部如果隻講‘給我上’,自己當縮頭烏龜,改革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在改革的問題上,應當像打仗一樣,領導機關領導幹部一定以上率下,當好模範。”國防大學歐建平少將曾撰文表示,改革的決心意誌和雄心魄力要體現在敢於搬大石頭上,如果隻是什麽容易改什麽,什麽好改改什麽,做邊邊角角的事,搞皮皮毛毛的事,改革將一事無成。

這名熟悉中共軍隊建設的少將稱,在我軍建設中,存在一些製約戰鬥力生成和提高的大石頭,這些大石頭是製約我軍科學發展的深層次矛盾,是阻礙我軍改革的攔路虎。比如構建聯合作戰和訓練體製、軍隊領導管理體製、陸軍建設領導管理體製、聯合保障體製、軍官職業化體製、改革大軍區體製等,已經到了繞不開躲不過的地步。

“一切以戰鬥力為唯一標準,該讓權的讓權,該讓利的讓利,該擔當的擔當,決不能因局部利益、部門偏見、個人顧忌使改革停滯不前,各部門各軍兵種隻有勇於犧牲小我,才能成就軍隊改革的大業。”

1985年鄧小平指揮百萬大裁軍時,鄧環顧四周向將領問計,“怎麽個減法?請大家出主意,”見將軍們無語,鄧隨即說道,“我隻講三總部帶頭!”那年的整編方案,就是把精簡三總部作為首要原則列出來的,鄧的這個做法,至今仍有借鑒意義。

作為軍改主導者的習近平,也表現出了作為政治家的足夠擔當和勇氣、對軍隊高度的曆史責任感、政治魄力以及戰略眼光。習近平掌軍後,深刻意識到軍隊改革不能再拖了,再拖下去會越來越嚴重。此前習也多次表示,改革要“敢於啃硬骨頭,敢於涉險灘,既勇於衝破思想觀念的障礙,又勇於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看準了的改革項目,要果斷決策、加緊實施,時間拖長了,影響改革效果,也影響部隊穩定。”

北京有軍情分析人士稱,未經證實的數字表明,此番軍改高級軍官人事調整幅度估計會超過1985年百萬大裁軍那次。“脖子以上”改革完畢後,“脖子以下”的部位也即軍隊基層部隊也將展開裁撤合並,陸續裁軍30萬,軍隊總員額保持在200萬之內。軍改組將這次軍改的時間表最後截止期定在2020年,要在這一年年末前,使軍隊領導管理體製、聯合作戰指揮體製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

中共曆來講究社會穩定,特別是軍隊的穩定更是壓倒一切。軍委、總部機關雖然此次有了革命性的變革,但也有新設的部門機構,這給調整後為數眾多的高級將領提供了新的用武之地,“軍中的活兒總得有人幹,因此大區正職以上大多數人會安排合適的位置,”分析人士認為,軍改影響最大的可能是大區副職和大量的軍、師級軍官,他們中的許多人將作出“犧牲”。

從軍改時間表跨度來看,跨越中央十八大、十九大兩個時期,“前二後三”。中央層麵決心即下,這場中共主導下社會主義國家軍隊的軍改大幕迅疾啟動,各方目前也按設置程序、規則同步推進。

軍報評論員文章稱,改革不是改向,變革不是變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軍事製度,集中體現了我軍特點和優勢,規定了改革的性質和方向。無論怎麽改,我軍的基本軍事製度、根本性質宗旨和優良傳統作風,絕對不能變。在這些根本政治原則問題上,絕對不允許出現顛覆性錯誤。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