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樂維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從另一個角度看王立山案

(2010-05-11 08:56:12) 下一個

王立山案剛剛披露時,我的第一反應是他絕對不對。被開除了,肯定自己有錯,怎
麽能怪別人,還去殺人呢?

後來從網上知道多一點了,他是內科住院醫,被殺的醫生是一個印度醫生,也是決
定開除他的三個印度醫生之一。而且王立山認為他們對他的處理不公正,歧視他。
這使我想起一件事來。

2001年,老婆經過千辛萬苦,在同學的大力推薦下,終於獲得了紐約Bronx一家醫院
的住院醫的位置,專業是麻醉。第一年她需要在別的科做一年,當時我們還在威斯
康星的Milwaukee。為了方便,也因為別的地方也很難找,她好不容易在Milwaukee的
一家醫院的外科找了一個Preliminary住院醫的位置。外科很累,沒有多少人願意去
做,所以有空位。而麻醉主要是和外科打交道,在外科做一年,對將來做麻醉會有
好處。

不過當年住院醫還是老的一套製度,每周工作90小時。大概一周有一個36小時的班。
就是一口氣上36小時的班。我以前不知道,住院醫這種摧殘人的工作製度。後來因
為住院醫成立了一個協會,大力申述,才將90小時一周改成了80小時一周。最長的
班改成了24小時。仍然還是很摧殘人的。90個小時的外科下來,你是精疲力竭,隻
能睡覺。但是她的工資是4萬美元,每小時工資不到9美元。什麽是資本主義殘酷,
去做外科住院醫就知道了。當然別的科也累,隻是外科更累。不僅是與血打交道,
責任很大,常常處理emergency 的病人,搞得不好,病人就會死在手術台上。所以
不但是體力的透支,也是腦力的透支。

所以我是不鼓勵孩子學醫的,除非他/她很熱愛,知道這種殘酷還願意去。這是題外
話,如果有時間,我可能會寫一篇為什麽我不鼓勵孩子去學醫的文章,再細談。

大概是2002年的春天,有一個中國女士打電話給我們,說她曾經是內科的住院醫生,
現在在家帶孩子,想和我們聊聊。我們那裏中國人很少,做住院醫的就更少了。她
不知從哪裏得到了我們的信息,就打電話來了。

我忘了她叫什麽了,為了方便,叫M女士吧。她住在遠郊。我們在一個周末開車去了
她家。她30多歲,中等身材,很和藹可親。有一個孩子,大概一歲多。家裏房子不
錯,也很大,請了一個保姆。先生不在家,她說她先生在中國有生意,所以不常在
家。

慢慢聊開了,我們知道了她的情況。她曾經兩次在兩家醫院做過內科的住院醫生。
現在回來帶小孩,位置還保留著。但是她很猶豫是不是還應該回去做住院醫。威斯
康星那裏機會不多,做醫生就是一個很好的職業了。而且我覺得她做的是內科,比
外科要輕鬆多了,體力上輕鬆,精神壓力也小些,因為病人如有什麽危險就送醫院
了。幹嗎不做呢?當然要帶孩子,但有保姆。當時學內科的人比外科的多,所以他
們不需要做滿90小時一周。但M女士卻很不願意回去。原因有兩點,一是老公錢賺得
不少,她不出去也不愁沒有錢。第二點是,她說現在美國的內科幾乎是印度人的天
下。而印度人總是護著印度人,好的專業方向都是印度人優先,中國人隻能去學印
度人不願學的,幹印度人不願幹的。而且很喜歡找你的毛病,很不友好,讓你感到
很難受。她兩次不做了都是因為幹得很憋氣,雖然孩子也是考慮的因素,但不是主
要原因。所以即使孩子大一些,讓她再回去,她也心有餘悸。而且做完住院醫,還
得找醫生位置,到處都是印度醫生掌權,她估計那日子也不會很好過。

這是我第一次聽到這些情況,有點吃驚。既然這樣,就隻能是她自己拿注意了。後
來我們離開了Milwaukee, 就不知道她是不是又去做內科住院醫了,以當時她的口氣,
可能性不大。

聯想到王立山也是在內科,也是在印度醫生手下工作,我才覺得有必要披露一下M女
士的經曆。這不是說他殺人是對的,但那些印度醫生是不是沒有秉公辦事,沒有公
正對待王立山呢?我們不知道。但從8年前M女士的遭遇看,這是很有可能的。

當然印度醫生再怎麽錯,王立山是不能殺人,我同意很多人的分析。這裏隻想說一
下我聽到過M女士的經曆,幫助大家從另一個角度看這個案件,對全麵理解王立山的
作案動機有所幫助。

[ 打印 ]
閱讀 ()評論 (9)
評論
din 回複 悄悄話 印度人的確是很難相處!
美媽的家 回複 悄悄話 感覺你很客氣。沒有深仇大恨,一個有家有兒女的剛剛才澳出頭的人會拿起槍來殺人???沒有該不該的,那老印該死,王立山反而是太懦弱,沒本事籠絡同事平衡關係(情商肯定有問題)被逼走投無路,搞得拋妻棄子的悲慘下場。
雪花漂飄 回複 悄悄話 第一代移民在美生存不容易, 做醫生這種需要很強語言能力的職業更不容易。 選擇留美實際是選擇一條自己折騰自己的路。

我始終認為, 出國留學見識一下世界, 在自己喜歡的領域裏和世界先進的人們取得聯係, 回到自己的祖國生活要容易和舒服得多。

冬心 回複 悄悄話 外國訓練的醫生靠考ECFMG而得到在美國做醫生的資格,當然在語言和其他方麵比在美國醫學院畢業生吃虧,種種問題的出現自然不足為奇了。
有時不完全是歧視,實在自己在某些方麵比較欠缺,這在各行各業都是一樣的。
溝通永遠是個需要改進的地方,所有人都一樣,英文不是母語的就更需要留意。
nevereverever 回複 悄悄話 如果是為了錢,請千萬不要當醫生。一定會很痛苦的。很多人隻看到醫生風光的一麵,卻不了解其中的辛苦和奉獻。
滾石 回複 悄悄話 回複十一月小棉襖的評論: 同意,隻是在招不到美國學生的醫院裏才會看到一群一群的印度,巴基斯坦的FMG。好的大學醫院是看不到多少外國畢業的醫學生的。
txchild 回複 悄悄話 老中的語言差也是不爭的事實,老印佔了很大便宜。第1代普篇都不好,所以1定要吃虧,各行各業,不單是毉院。記得大學上課,每次擧手發言,爭論科題。。。。。,老中了了無幾,可能是含蓄的文化背景,能和不同膚色的同事互相了解,最重要的是讓他們了解你,天天看報(英文),看電視(英文),turn on closed caption.不懂看字典,請教同事(理語)。1天天,1年年,同事関係搞好了,語言水平也提高,同事會給你這種精神感動的,悲劇不可能發生。我就是這樣做的。我在石油管道公司幹活。就我1個老中。
十一月小棉襖 回複 悄悄話 我是內科醫生,你聽說的那種所謂美國內科是印度人的天下的說法是毫無根據的。 我念的住院醫的大學附屬醫院裏印度人寥寥無幾。不謙虛地說,美國好的內科住院醫項目裏招印度人不多,絕大多數是美國的醫學院畢業生。 相反,有很多三流的內科住院醫項目每年招不到美國醫學院畢業生,就隻能招外國醫學院畢業生,裏麵就有不少印度人和中國人了。 也許這就是為啥你的朋友會得出這樣的結論。
慧敏 回複 悄悄話 印度人是很難相處,不關是醫生職業,幾年前在職場上我先生受過印度人氣,結果被迫辭職換工作。最近一家獵人頭公司挖我先生去一家總部在印度的大公司,職位和薪水都非常吸引人,想到那幾年我先生遭遇,寧可不要這麽好的待遇也堅決不讓他跳槽。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