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海客

海客談瀛洲, 煙濤微茫信難求......信至所止, 生活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
個人資料
正文

Inca Trail to Machu Picchu及Cusco周邊遊(三)

(2018-09-28 07:52:18) 下一個

Sept.13(Thu.)印加小道第三天: Chaquiccoha(3600m)——Phuyupatamarca Pass(3680m)—— Wiñay Wayna camping site(2680m), Walking Distance:10Km,Total Elevation Gain:80m,Down:1000m。

早上起來,山間雲霧繚繞。我們在晨霧中出發向第三個山口挺進。

今天的爬升高度不大,總共不到100米。但是小道開始就一直走在山腰的懸崖邊上,如果沒有雲霧應該是險峻異常的風光優美。不過人生難得十全十美,我們這一路走下來天不下雨就已經是十全九美了。何況雲霧之中的徒步沒有暴曬也是別樣的迷蒙風景。

很快到達第三個山口Phuyupatamarka。濃霧中的山口,一群大羊駝擋住了我們的去路。這種看起來像小駱駝的動物叫起來卻像羊,這是要我們留下買路錢的叫聲?

順便的科普:秘魯高原上生活有四種珍奇的駱駝科動物——

羊駝屬有兩種:原駝(Guanaco)和大羊駝(llama,又稱家羊駝)
小羊駝屬有兩種:小羊駝(Vicuña,又稱駱馬)和羊駝(Alpaca)
這四種動物彼此都能雜交,常認為原駝是大羊駝的祖先、小羊駝是羊駝的祖先。
原駝和小羊駝目前仍多是野生種,毛短色純。小羊駝看上去像鹿,作為秘魯國獸出現在國徽上,因其毛非常柔軟保暖而珍稀貴重;大羊駝和羊駝主要是圈養種,種類種類繁多,體型、毛色與毛質也非常多變。原駝和大羊駝體型較大而壯,麵部似駱駝,大羊馱殖民地以前是秘魯的主要交通工具;而小羊駝和羊駝體型較小,麵部似羊,羊駝長毛品種較多,常為取毛之用,因為毛絨絨的可愛造型,成為網友相傳的草泥馬典型。我們平時看到的都是llama和Alpaca。

山口下去不遠處就是當地人至今仍然用來取水灌溉的一處印加遺址——Phuyupatamarka (意指“雲中之城”)。這是聳立在一個懸崖邊上的建築群,下麵是奔騰的Urubamba河。據說天氣好的時候從這裏可以看見周圍好幾個大廢墟和海拔6300米的Salcantay雪山。可惜名副其實的是,今天雲霧也太大了些,幾米之外什麽也看不見。

過了第三個山口後是一路下坡,據說有兩千多個台階,要下降1000多米,是著名的"Gringo Killer",對膝蓋是極大的考驗。大家不得不集中精神,充分利用登山杖側著身子往下走。

對我們來說,下山的勢能轉化成動能總還是容易些的。中午時分,大家就快走到今天的宿營地了。在到達營地之前,路過一個名為Intipata(意指“太陽梯田”)的遺址,這是過去印加人培育和種植農作物的地方。

如今梯田無人耕種,除了路過的hiker,就是一群群大羊駝遊蕩其間。

今天的營地Wiñay Wayna又是一個麵山麵水的好地方。這裏也是通過印加小道前往Machu Picchu的2D1N路線宿營地,即從海拔2100米的KM104出發,第一天就到達這裏在營地住宿,第二天進入Machu Picchu。照片右邊山腰間的小徑就是這些偷工減料的人的來路。

營地的另一側,有一個叫Wiñay Wayna (Quechua for "forever young")的印加遺址。這個地方每天早上6點到晚上5點開放。午飯過後,我們在導遊的帶領下走過去參觀。這是一片依山勢建造在兩山夾縫處的梯田和農舍,配備有完善的灌溉係統,泉水至今仍在流淌。據導遊介紹,這片梯田應該是印加人為培育和改良土豆品種而興建的。一萬多年前,安第斯高原的印第安人就把野生土豆培育成一種可種植的作物,並作為最主要的食物。印第安人把這種土豆與當地的其他野生植物雜交,結果種出了不同顏色的各種土豆。聰明的印加人更是利用梯田的溫度和濕度差培育出了各種耐寒耐旱的土豆。目前,全球土豆品種約為5000種,而秘魯就有其中的2800種。每年5月30日都是秘魯的“全國土豆日”。

昨天晚餐時,有人就好奇地問導遊,“聽說明天晚上最後一頓晚餐有蛋糕?”導遊一本正經地說,“想什麽呢?你們想想背夫怎麽可能從庫斯科大老遠地拿個蛋糕過來?那樣早就壞掉了!”。想想也是,莫不成有人文章裏提到的是其它旅遊公司的福利還是我們這幾天在山裏轉腦子真的壞掉了把事情搞混了?可是今天晚餐的最後,廚師真的端上來一個蛋糕!原來導遊是想給我們一個驚喜,蛋糕真的是廚師帶來配料當天現場製作的!謝謝我們的廚師這幾天變著花樣給我們做飯,旅行社建議付給廚師的小費應該是背夫的兩倍以上確實是很有道理的。

我們帳篷正麵對著Machu Picchu Mountain和山腳下的Urubamba River,因為地方金貴,宿營地很狹窄,晚上出來如果犯迷糊真可能滾下山崖。夜半時分又是一陣急雨來襲,大家在帳篷中伴著雨聲和某些人的呼嚕聲酣然入睡,為明天最後的征程養精蓄銳。

Sept.14(Fri.)印加小道第四天: Wiñay Wayna(2680m)——Sun Gate(2730m)——Machu Picchu(2400m),Walking Distance 5Km,Total Elevation Gain:50m,Down:330m

最後的時刻來到了!導遊昨天晚上要求大家3點半起床,收拾好後他率第一梯隊先行出發去檢查站門口排隊,然後副導遊帶第二梯隊趕來匯合。心裏有事就睡不踏實,3點剛過就聽見旁邊帳篷的人在窸窸窣窣地收拾東西了。4點不到小分隊全員到達了檢查站,在門口的長條木凳上坐著要等到5點半才開門哩!暗黑之中,我借著有些人的頭燈餘光數了數,排在我們團隊前麵的還有19個人。這時,背夫送來了熱水和早餐。他們也要馬上收拾好所有的東西抄近路下山坐火車回去,並派人把我們的個人行李包送到Machu Picchu山下熱水鎮(Aguas Calientes)指定的旅館。為趕在拂曉之前到達太陽門(Intipunku)看日出,檢查站一開門,大家戴著頭燈就急匆匆地出發了。在Intipunku前的一段又是需要手腳並用的陡峭階梯。

一個多小時的急行軍,大家7點不到就登上了太陽門。隻見眼前赫然開朗,晨光照射之下,世界“新七大奇跡”之一、古印加文明的失落之城——馬丘比丘(Machu Picchu)就這樣層次分明地呈現在你的眼前。

今天的霧氣比較大,我們決定不必在此久留,從太陽門(Intipunku,2730m)直下馬丘比丘(Machu Picchu,2400m)。回頭望,太陽正從太陽門緩緩地升起。

早晨從山上遠觀Machu Picchu,全景。其時從山下熱水鎮(Aguas Calientes)坐大巴上來的遊客還不多,9點以後整個遺址就會變得熙熙漾漾,和國內的景點有得一比。

16世紀中葉,當秘魯淪為西班牙殖民地後,民間就一直相傳:在茫茫的安第斯山脈中,有一座神秘的印加古城。300多年間,探險家們多方尋覓,均無所獲。直到1911年,美國耶魯大學教師Hiram Bingham III在尋找Vilcabamba, the Lost City of the Inca的時候,在當地幾家村民的幫助指引下,在距印加古都庫斯科120公裏的群山之間,發現了這座被白雲和密林覆蓋的高原城廓。他無法得知它的原始名字,於是借用了附近一座山(即下圖中後方的山)的名字,稱其為Machu Picchu。“Machu Picchu”在印加語中意為“古老的山”。Hiram Bingham 至死一直以為Machu Picchu和Vilcabamba是同一個地方,1956年他去世後,人們研究確定Machu Picchu不是Vilcabamba,Vilcabamba應該在離Machu Picchu西麵五十英裏左右的熱帶雨林裏。在1983年,馬丘比丘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定為世界遺產,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之一。

人們認為Machu Picchu是印加統治者Pachacuti於1440年左右建立的,直到1532年西班牙征服秘魯時都有人居住。考古發現(加上對早期殖民文件的解讀)顯示Machu Picchu並非普通城市,而是印加貴族的鄉間休養場所。圍繞著庭院建有一座龐大的宮殿和供奉印加神祇的廟宇,以及其他供維護人員居住的房子。據估算,在Machu Picchu居住的人數,在高峰時也不超過750人,而在沒有貴族來訪的雨季就更少了。這是當年進入Machu Picchu太陽神殿的唯一入口太陽門,也是印加人典型的梯形防震設計。

Machu Picchu後麵那座青翠的山峰是Huayna Picchu (年輕的山),上有與Machu Picchu的太陽神廟相呼應的月亮神廟,公園管理每天隻允許400人登此山(早7點和10點各放200人)

中午時分坐Bus離開Machu Picchu下山,半小時後來到火車站所在的Aguas Calientes。在和導遊約好的餐館裏吃了個成功慶祝宴,嚐了嚐本地的啤酒和羊駝肉。酒足飯飽之後,撿起自己的行李包坐下午3點的火車去Poroy。然後換乘AE公司提供的中巴大約8點前回到了庫斯科的旅館。小分隊全體成員順利地從自然安靜的山裏又回到了喧囂繁鬧的世間。壯士四日行,巾幗載榮歸!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dahiker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toLife' 的評論 : 謝謝。我們走的是一樣的,Inca Trail從第二天起路上不許有馬或驢等駝隊,當然有些地方台階太陡也過不去。
toLife 回複 悄悄話 祝賀!你們也走長線啊 :) 這條好像都是靠背夫,不用驢子。
老套筒 回複 悄悄話 也祝賀你們順利走完Inca Trail,難得的人生經曆。照片上看,9月份的天氣確實沒有7月份好。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