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海客

海客談瀛洲, 煙濤微茫信難求......信至所止, 生活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
個人資料
正文

出口後,我係何喜?我油何憂?(中壇活動)

(2007-10-29 17:46:35) 下一個
我相信,海外遊子們雖然個人經曆不盡相同,但大都有過“獨在異鄉為異客”,“創業艱難百戰多”的類似故事。
7年前的冬天登陸多倫多,正是滴水成冰的季節。早晨冒著零下20度的嚴寒去搭乘公交上班(當時還未拿到駕照),並沒有覺得有什麽辛苦,因為我畢竟找到了能在此地混下去的第一份工作呀!國外居,大不易。隻要有個相對穩定的工作,不管是幹什麽或掙多少,都好象占領了一塊灘頭陣地,就有了成功的希望和勝利的信心。那時的日子很艱苦,但我覺得很興奮,喜悅之情溢於言表。毛主席教導我們說,與天鬥,其樂無窮嘛。此可謂苦中有樂也;
拋棄了國內徒有虛名的地位和自鳴得意的事業,來到地廣人稀的加拿大插隊當民工,可待遇甚至不如真正的農民。工資還沒拿到手,國稅、保險等就扣走了三分之一。要買車?要買房?先交稅!要開車?要住房?還要再交稅!政府就是黃世仁,我們都是楊白勞(這名字起得好貼切)啊!但是別怕,現在做豆腐已經不用鹵水了。我們要是真的沒法生活了,不找地主找誰去?現在的地主也怕農民沒餘糧呢。毛主席還教導我們說,與地鬥,其樂無窮嘛。此可謂恨中有樂也;
我雖然是一個無產者,但僅憑著國際歌在這個新大陸卻找不到自己的同誌。在這樣一個相當陌生的環境從事一項也算是全新的工作,每天要和西洋鬼子(本地人)、南洋鬼子(印巴人)和假洋鬼子(香港人)一幹人等打交道。好在我們中國人民有誌氣有能力,聰明好學,雖然開始吃了些語言上的啞巴虧,但漸漸地學會了抱怨和罵人,學會了溝通和協調。毛主席不是還教導我們說,與人鬥,其樂無窮嘛。此可謂惱中有樂也。
不上班的時候懶洋洋地坐在家裏,望一眼窗外樹林中楓葉正紅,再回到電腦前細讀WXC 諸位網友的美文,不經意間也有了點沾沾自喜的感覺。現在單位混成了老油條,家裏練成了老大爺,既無外債,又無內債,閑暇時或混跡於市肆店堂或放浪於山水之間,不也是自得其樂麽?特別是小女今年考入了藥學院,以後不管她是否還想學醫,反正她的未來是一片光明。未來的世界是他們的。希望,寄托在他們的身上。
且慢,俗語言道,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在下本屬鼠目寸光之輩,現下有二憂:
一是人過中年,不光是頭發開始稀疏起來(據說是北美水的問題?)而且麵孔也變得黝黑(據說是這裏光照太強?),再加上本人一向偏瘦,這樣在形象上泡美眉就有點困難。更重要的是回國時有損我海外華人的光輝形象。你看國內那些大款哪個不是腦滿腸肥的?所以我每次回去總被舊友問道:“在國外很辛苦吧?是不是舍不得吃飽啊?”
二是現今偏安地球一偶的小家,遠離祖國和眾親友,不能為全人類的解放事業,為中國和平統一大業多做貢獻了。毛主席早就躺倒了,小平同誌也不在了。看當今朝堂之上,曾慶紅不紅了,羅幹不幹了...人心散了,胡哥的隊伍不好帶呀!
喜也好,憂也罷,生活還會繼續。因為,明天又將是新的一天。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