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海客

海客談瀛洲, 煙濤微茫信難求......信至所止, 生活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
個人資料
正文

專業小調

(2007-06-14 13:30:24) 下一個

        經常有朋友問起,你是什麽專業的,你們專業是幹什麽的,畢業生都在何處工作,諸如此類的問題。而我也經常地語焉不詳,或者顧左右而言它。借用MI6的一句話,我的工作是如此“神秘”,連我自己也不知道是在幹什麽。

        我們這個專業確實有點奇怪,美名曰“信息管理”,但是大多數人,甚至本專業的一些教師都說不清楚。記得有學生在網上發牢騷說,“某大有個信息管理係,不是搞計算機滴,也不是搞管理滴,而是用計算機來管理信息滴。但實際上是什麽用也管不了滴,畢業生是沒有市場滴。”客觀地說,這話有點偏激了。君不見,百度的老板李彥宏就是我係的畢業生麽?我向來主張,在大學裏專業並不是十分重要的,關鍵是要養成一種思考的能力,自學的方法和創新的精神。可惜鄙係師授不得法,生學不足精,畢業生給人一種什麽地方都需要(因為現代社會已經信息化了嘛)的“萬金油”印象,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例子太多了(李彥宏君實屬鳳毛麟角之類)。此乃師之過也。

    例如,有人一再說信息管理就是“信息技術+管理”,而且是“七分技術,三分管理”,恰恰忽視了管理的內容——信息;
    再如,因為現在“信息”一詞時髦了,所有的課程和研究項目也都往這方麵靠攏,本來自有的傳統優勢領域——文獻分類與編目、標引與檢索的教學興趣大減;
    更如,大家異口同聲地說信息管理學是研究由事實(Facts)、數據(Data)、信息(Information)、知識(Knowledge)、“情報(智能)”(Intelligence)五個鏈環所構成的“信息鏈”(Information  Chain)——簡單解釋之,“事實”是人類思想和社會活動的映射;“數據”是事實的客觀記錄,是事實的數字化、編碼化、序列化、結構化;“信息”是經過加工的對決策者有用的數據,是數據在信息媒介上的映射;“知識”是對信息的提取、吸收、分析、評價的結果;“情報(智能)”則是運用知識的能力。由此導出數據管理——信息管理——知識管理等一係列概念(本來還想提出“事實管理”和“智能管理”,後來發現這兩者是管理不了的,隻好作罷),但我們有自己的核心理論與方法麽?誰也不知道。
    
現在的信息管理專業,似乎有點“山間竹筍”的形象。有人趁機調侃道: 所謂數據管理,就象是在漆黑的屋子裏尋找黑貓;所謂信息管理,就象是在沒有貓的屋子裏尋找黑貓;所謂知識管理,就象是在沒有貓的屋子裏尋找黑貓,卻有人大聲說,“我找到了!”

自我調侃,我該成了本專業的“曆史醉人”(山東話)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5)
評論
lanchan 回複 悄悄話 哈哈,大赦了!
油滋潤了。
dahiker 回複 悄悄話 言者無罪,言論自由.
孤赦你無罪,起來吧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