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搜虎網聯合采訪秦無衣的<女人>,請進...

(2005-09-03 21:35:38) 下一個

全部內容請看:
http://club.yule.sohu.com/read-htsh-7670-0-420.html
http://www.longhoo.net/live/index050902.htm

北美女人

北美女人後花園>>>

 

**************
采訪內容

首先感謝秦無衣先生百忙之中接受我們的采訪,其次謝謝龍虎論壇的鼎力支持與合作,相信會給各位網友呈現一場特別精彩的訪談。下麵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有請今天的嘉賓秦無衣先生。


那好,我們的采訪正式開始。

龍虎社區的朋友的id是longhoo222 [longhoo222@sohu],他將會把龍虎社區網友的問題同步發過來,辛苦了


1.無衣,先讓我們了解你一下,大家都知道你的原名是揚華,為什麽你給自己取筆名為秦無衣?能談談你的成長經曆嗎?


先要扒我的皮了是吧?!秦無衣這個名出於《詩經.秦風》:“豈曰無衣,與子同袍。”很多人以為這名字有點女性化,其實它是有棱有骨的。今天是抗戰勝利紀念日,我很驕傲。

       我到現在為止,沒有什麽特別的經曆,隻不過是多跑了一些地方而已。如今身在天涯。有的人是經曆越多越精明,有的人是經曆越多越糊塗。我明顯地是屬於後者。


2.是什麽原因促使你寫《女人三十不愁嫁》的呢?有什麽特別的契機嗎?到美國後您的文思有沒有受異國文化影響呢?


都說女人三十豆腐渣,我覺得這是個認識的誤點。其實三十歲的女人才是最有吸引力的,說她們風情萬種,也不過分。在老美眼裏,往往是三十多歲的女性,他們也還以為是未成年的少女。單從年齡上看,東方女性在美國是很討巧的,你永遠不必為自己的年齡憂心忡忡。

      “在現代社會,很多女性都有著獨立的經濟條件,有著不同於流俗的思想,有著獨具魅力的個性。這一些,都讓你會忍不住向傳統的愛情觀念提出挑戰:愛情的個性色彩,已經超出了社會或者輿論的意義,而具有了真正自我的意義。我覺得,所謂的“小資”女性,正是挺立在這種認識高度之上的。

      何如就是這樣的女性:選擇與判斷的個性化,是現代女性成熟的征象。"


3.你的小說分成橙色篇、歸來篇、灰色篇、洛杉磯沒有冬天四個部分,每個部分的主題有什麽特別的含義嗎?可否詳細給我們介紹一下這部作品的創作曆程?


橙色是加州州花金罌粟的花色,在春天的時候盛開,就是我的照片後麵的那種。洛杉磯四季如春,沒有冬天。我一年到頭都隻穿一件襯衫。說到加州陽光的燦爛,相信大家都知道的。今年直到現在為止,我隻遇到一次不到三天的雨水。說到每個部分的主題,倒沒有認真考慮過。因為我一直認為,小說隻是一種閱讀的餐宴,人物,故事是最主要的,這是廚師的工作。至於主題,那就是賓客們的事了。

    小說開始是一邊寫,一邊在海外的文學城“海外原創”上貼的。“北美女人”也同時轉載了。前後寫了半年多時間,出版時作了很多修改。在原創貼的時候,我真正感受到了小說交流的興趣,想來當初讀過這篇小說的海外朋友,都有這種同感。可以說,《女人三十不愁嫁》是去年在海外網站上影響最大的一部長篇小說。

後來《女人》在搜狐網站的“小說天地”連載,同樣受到了大家的歡迎。搜狐給《女人》提供了一個相當廣闊的展現天地。我還注意到,這裏的很多寫手都有相當的潛力。這是一塊寶地!


4.很多讀者看過《女人》後,都在懷疑無衣個人資料裏的性別,因為他們覺得你把一個獨身在國外的女子的內心刻畫的如此細膩逼真,無衣,作為男性,你怎麽會對女性心裏了解得這麽透徹?你在刻畫何如這個角色的時候,是按照你的創作思維塑造的還是心裏有個原型呢?

應該說沒有準確的原型。如果真有的話,那也是雜糅的。不過我倒不希望何如成為大家身邊的情人。這一點,我前麵已經談過了。何如是小資型的,不是生活型的。小資的最大特征就是思想的動感,而生活需要的是實在。我在這邊認識的很多女性,她們身上都有著何如身上的那種氣質,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氣質,可能都已經融化成另外的一種人生責任了。女性的成熟,是一個非常偉大的過程,這是任何愛情都不能替代的。


5.《女人》這部作品去年在美國《亞省時報》上連載,在國內更是好評如潮,點擊量迅速突破九百萬,無衣,你認為自己的這部《女人》為什麽會這麽吸引讀者呢?

善於理解女人不是我的錯。


6. 無衣的這部《女人》屬於北美女人係列,我知道《北美女人係列叢書》是由北美女人創作群集體創作的的一套叢書,她的第一本《她在海那邊――中國留美女性生存實錄》,由中國文聯出版社六月份正式出版發行,以後將陸續出版“女性情感實錄”、“女性職場實錄”、“子女教育實錄”等等。那麽,北美女人創作群到底是一群什麽樣的人呢?關於北美女人這個寫作群體可否給我們做一些介紹?

北美女人是一個創作群體,以來自中國大陸的知識女性寫手為主,也有部分知識男性寫手.她(他)們當中有的是來北美讀書,有的是先陪讀,後讀書,也有的是“嫁”到了海外。她(他)們中間有博士,碩士,有大學教授,電腦專家,生化專家,也有律師,股票經紀人,房地產行業,餐飲行業,家庭主婦。

北美女人現象是海外華人特征的一個集中表現。生活在海外的華人,特別是女性,經曆了打工、上學、求職、失業以及感情方麵磨礪之後,有無盡的思鄉之情,內心的酸甜苦辣欲向親人和朋友傾訴。然而,高速的生活節奏使得她們失去了與朋友交流的時間,相隔著重洋使得她們失去了與親人交流的空間。於是,文字和網絡便成了她們的寄托。所以,北美女人有“一呼百應”的效應。

北美女人2002年始發於美國亞省鳳凰城(Phoenix,Arizona),由白雪女士發起。今年五月份,北美女人開辟了<北美女人論壇>,在海外影響巨大. 請見網址: [url]http://nawomen.com.[/url]

今年六月份,中國文聯出版社為北美女人出版了《女人三十不愁嫁》和《她在海那邊―中國留美女性生存實錄》兩本書,目前正在國內發行。請見網址:

 

http://www.dangdang.com/product_detail/product_detail.asp?product_id=9008684
http://www.dangdang.com/product_detail/product_detail.asp?product_id=9008685


《北美女人係列叢書》由北美文化公司(North America Literary)操作,負責人為白雪女士.網址: [url]http://www.nalit.com.[/url]

[龍虎網友:“北美女人寫作現像,對低迷的國內文學市場應該是很有衝擊力的.正如當年三毛的作品一樣,給人一種漂泊異鄉的滄桑之美.”(11:26:52)


龍虎網友:“白雪女士主持的北美女人網站非常好,我常去那兒看.”(11:34:07)]

 

7.作為一個在美作家,你認為西方文化進入中國對中國文化將產生什麽影響?你怎麽看待中美文化差異?


文化是個動感的現象。《周易》中說:“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這應該說是文化的本義。我不覺得西方文化會對中國文化產生改頭換麵的滲透,實際上,很多人都是一廂情願地感覺到西方文化正在衝擊中國文化的。民主自由那一套我不想說了,從5.4運動到現在,上上下下的折騰了85年,連個眉目都沒有。而且,有了眉目之後又能怎麽樣呢?!

現代文化最突出的個性,就是“異己”,而不是糅合。我舉個最淺顯的例子:美國為什麽會有那麽的中國城(舊時謂唐人街)存在呢?就是因為中國文化具有巨大的排他性。洛杉磯的華人聚集區蒙特利公園市曾經有個笑話:一個老外開的加油站要關閉了,白人老板貼了告示說:請最後一位離開本市的美國公民,別忘了帶走美國國旗!

在美國的華人圈中尚且如此,更不用說在國內了。

所以我認為,在我們自身文化內部發生傾覆性的變革之前,外來文化的影響,是相當有限的。像Wal-Mart、麥當勞、STARBUCKS等等商業垃圾,並沒有多大的文化因素。

文化的魅力,關鍵的還在於它的硬實力。我一直以為,沒有武化支撐著的文化,最終隻能是一堆廢墟。大家看看世界曆史上的那些著名的景點就知道了。

在對待西方文化上,我們不必自作多情。現在國內搞的比較文學,說的難聽一點就是在自作多情。在西方,文化跟宗教是血脈相連的。請問現在那些搞比較文學的人,有幾位認真地讀過《聖經》?像《達芬奇密碼》這種通俗小說裏,宗教跟文化現象就是糾纏不清的。國內的比較文學說白了就是一種邊緣化的形式主義,是國際化的“索隱派”。難道不是這樣嗎?!


8.您是否也參加了海外華人作協,對於這種團體和國內的作協有何區別?

凡是形式的東西,無論再怎麽偉大,我都不敢興趣。


9.無衣,對於一個作家來說,自己的作品被人抄襲是一件特別頭疼而且心痛的事情,相信無衣也遇到過這種情況,那你怎麽看待和處理這類事情呢?

Cake,你的問話涉及到一個雷區。我覺得網絡管理的法製化應該隻是遲早的事,但早實行肯定要比晚施行要好。去年我寫的長篇懸疑小說《野有死麇》,也是在搜狐上發的,後來“貓撲”轉發了,連個招呼都不打,我的名字也沒了。還有,我寫的“梁山泊好漢排座次”中的一些片斷,有人在“天涯雜談”中整段的照抄不誤,還說要出書,嘩眾取寵。這要真計較起來,沒有個遊戲規則是不行的。現在的網絡,有點像是戰國時代。法製化說白了也就是正規化,到時候,誰要是再對別人的思想垂涎三尺,沽名釣譽,便要讓你嚐嚐傾家蕩產的滋味。


10.無衣,國內和國外有沒有你喜歡的作家?BBS裏有沒有你喜歡的寫手?

國內的好作家很多,尤其是上一輩的。同時代的作家比較喜歡餘華。餘華是個比較有思想深度的作家,我欣賞他的是他作品中的悲難意識。悲難意識是所有宗教的思想基礎,也是我們人類的光芒。餘華的作品我差不多都讀過,最欣賞的是《活著》。《活著》讓很多諾貝爾賞金獲得者黯然失色。它內涵的精粹和時間的大跨度,構成了咄咄逼人的思想縱深態勢:這是一個關於破碎的人生的描述,但它的意象,卻異常的完整。

    國外的作家,談不上特別喜歡,因為畢竟有著文化上的距離。最近剛讀了由美國著名女電視主持人Operah推薦的 William Faulkner(福克納) 的《As I Lay Dying》、《The Sound and the Fury》、《Light in August》,因為自己前些時曾經在福克納的生活舞台密西西比州的鄰州阿拉巴馬呆過幾年,那裏有著相同的文化背景,因此體會跟從前讀漢譯本的時候不一樣,有些新的親切感觸 。如果說喜歡他的話,也可能是因為他讓我時時想起了美國南方漫山遍野醉人的紅葉,那是燃燒的秋天。相對於整體美國而言,南方無論從生存角度還是文化角度來看,都是個苦難世界。這幾天發生在那裏的事,大家也都看


11.那在現在比較有名的旅美作家中,比如說嚴歌苓,陳燕妮等,無衣比較欣賞那位呢?怎樣看待現在活躍在文壇上的旅美作家?


這些作家早已經是昨日黃花了。在現在,我前麵說過,沒有專業作家。因此很難臧否 。


11.無衣,你在國外較之在國內寫作風格有什麽改變嗎?當初你創作《女人》的時候為什麽選擇了發表在網絡呢?


因為網絡更容易與人溝通。其實,在我看來,網絡正是促使文學現代化的理想基地。如今的文學在網絡上,已經漸漸不為所謂的文化權威所左右。網絡對於真正的文化獨立的意義,或許在數年之後,便見端倪。這一點不言而喻。不過,任何革命,總會產生犧牲品和收獲者的。這是發展的一種平衡趨勢。這裏不多說了。再過幾年就有分曉。

    至於BBS裏的寫手,可以說是英才雲集,但是又良莠不齊。我比較欣賞“小說天地”中穀童的心靈小說,還有我師妹謝倩霓的少兒小說係列。穀童的長篇小說《人裏麵哪有你》,足以比肩當代任何一個青年作家。我覺得,這本身就是網絡成熟的體現,也是希望所在。

 

13.關於LA:坐落在美國西海岸加利福尼亞州南部的LA在2004年已經超過紐約成為美國最大的城市,這是一個風景秀麗、璀璨奪目的城市,而且 LA是美國華人的主要聚集地之一,無衣,你對這個城市的感覺怎樣?有沒有想過回國發展?


洛杉磯是個漫無邊際的城市,無論是從空間、財富、欲望上來說,都是這樣。但是從環境上來說,LA的確是個無與倫比的城市。它是極端優裕的文明與貧窮的化身。

洛杉磯的三分之一的地麵,都是公路。這種狀態,對於摩拳擦掌地想要挺立起來的上海來說,應該是個警示!文明其實是可以在大腦中解決的,而不必通過廣闊的空間。

這一點,我的朋友伍佰或許更有體會。他是個善於挑剔別人笑容的人。去年他到洛杉磯找我,我們像啃雞肋一樣談了一些文化的東西,後來才突然發現,我們其實還是過去那鏽跡斑斑的我們。但是我們都已經具備了蔑視任何虛偽的能力。我覺得,這便是成熟。也該成熟了!

    想不想回國發展?我覺得這應該細細拆開來說。這本來就是一個非常具有分量的話題。


14.無衣,接下來寫作方麵你還有什麽計劃?可否提前給大家介紹一下出版情況?

今年寫了點東西,一個是雜評集《梁山泊好漢排座次》,14萬字;一個是寫中國人在美國的題材,正在搜狐“精彩連載”上連載,暫名《黑在美國》30萬字,不過跟《女人三十》相比,灰色的東西多了些。如果有機會,很想再讀點書,聚精會神地寫一個偉大的古人。


15.無衣,你覺得自己最擅長的是些那種題材的小說呢?你個人比較喜歡哪種?

應該是古典題材。倘天假時日,則必有所成!


16.我們常常可以聽到這樣的話:世界在縮小、文化在融合。世界各國的人也在為融合做著各種努力,不知道身處異地的你怎樣看待東西文化融合的這種趨勢?


這個問題問得好!擺在我們麵前的,無非就是一種選擇:趨同還是分裂?但這已經是政治問題了。 


無衣那邊也應該是晚上十點多了,我們的采訪也馬上就要結束了,最後請無衣對國內這些支持你喜歡你的讀者們說兩句吧。

秦無衣:“謝謝大家!”

主持人:“本次采訪圓滿結束,謝謝無衣,謝謝狐通社的朋友,謝謝各位參與的朋友,希望繼續關注無衣的作品。祝安。”

秦無衣:“大家下次再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