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教育: 成長在海外的文化震蕩
(2004-09-16 14:59:33)
下一個
成長在海外的文化震蕩
白雲樂隱 (子女教育)
在書本上學過文化的差異性,知道不同的社會製度、民俗習慣、教育方式會影響著人際關係、處事規則。大人們在不同的文化中遊走,尚需小心翼翼,時不時也會碰上地雷。成長在海外的孩子們由於祖籍文化,父母的觀念行為影響,或曾經在國內生活過,在目前的國度裏又需要依附著另一種文化生活,小小的心靈裏必然也深深地體會著不同文化的碰撞與震蕩。
拿我的兒子來說,在他當年小小的生命裏,不同國度為人處世評價標準不一,行事方式不同,更重要的是人的心思不一樣曾讓他困惑。但是度過了困惑期,我想這種文化差異也教會了他不同的做人原則。
舉兩三個例子來看吧。三四歲時,兒子做夢也想不到同樣的場景,選擇同樣的行為,會帶來老師不一樣的評價。
那是幾年前,當我們剛從北京去新加坡學習、工作,三歲的兒子被送進當地的托兒所。兒子還依自己在北京幼兒園裏熟悉的做法行事。一次課間休息,大家排隊上廁所,當要輪到兒子時,一個小男孩突然從後麵竄上前來,一把推開兒子,大聲說“要我先來!”
兒子愣了一下,這情形與他在北京幼兒園時太相似了,當時,他把那個加塞的孩子又拉回原位,並對他說:“大家都要排隊,一個一個輪著來!”下午我接兒子回家時,老師把事情的經過講給我聽,並且用讚賞的口吻說,“他真懂事,我表揚了他!這孩子在處理問題時不窩囊,講原則,講規則,不讓別人想怎麽欺負就怎麽欺負。在咱們這種社會,就得培養這種孩子,長大後他們在社會上生存才會有出息,這個社會才會有希望。”兒子以此為鑒,便不再猶豫,把那個新加坡的小男孩也拉回原地,告訴人家一定要排隊,要輪流上廁所。
放學時,老師和我談起這件事情時說,“他這樣做有些霸道,我批評了他。在我們這裏,國家小,要和周邊國家及大國競爭,我們就得講團隊精神,強調與別人合作的重要。即便個人多麽出類拔萃,也得學會關照、幫助其他人,愛護自己賴以生存、發展的社區環境。在托兒所裏學習合作的內容之一就是大同學一定要關心愛護小同學。那個男孩小一些,他說他要先來,一定是憋不住了。要學會謙讓。”
世事常變,兒子在即將上小學時,又隨我們離開了讓他懂得合作、助人就是助己乃是生存之本的新加坡,來到了美國。
新文化,也帶來了新挑戰。兒子在舊金山的一所小學上了幾個月後,班上來了一位一句英文都不會說的大陸同學。在新加坡訓練得很會關心照顧弱者的兒子主動做起了這位同學的翻譯。放學時,好在他家離我家不遠,坐校車多坐兩站,兒子就和他
在校車上相互作伴,用中文交談。
這情形讓同車的幾個高年級黑人大同學很不舒服。文化的隔閡、優勝劣汰的生存規則助長了這幾個大孩子的一種衝動。於是有一天兒子他們剛上校車就被那幾個大同學搶了書包,並且幾個人哈哈笑著將書包傳來傳去,最後還藏了起來。從來沒被人這般羞辱過的兒子,心情異常憤怒。好在象北京幼兒園的老師評價的那樣不是窩囊型的,他走投無路下便勇敢地向校車司機報告並求援。那幾個大同學當下遭到了司機的批評,不得已交出了藏匿的書包。
不久,那幾個大同學又一次在校車上搶了兒子和他同學的書包,還威脅兒子不準報告司機。有過一次成功經驗,也看出欺人者也怕被人管的心態,兒子麵對這種情形沒有屈服。第二天,他通過班主任老師引導,直接找到校長,並領著校長在操場上指認出那幾個惡作劇的大同學。從此,那幾人再也沒有欺負過兒子。但不幸的是,聽說兒子轉學不在後,那個不太會說英文的來自大陸的小朋友又有被他們欺負過。
兒子經曆的文化碰撞,相信不是他自己的個別現象,而是每個在海外成長的孩子們或多或少要經曆的心靈的掙紮;也不止於這一類,衣食住行、學習交流、為人處世,文化震蕩在在皆是。
從樂觀的角度看,成長在海外的孩子們,除了和當地的孩子們一起學習課堂知識,學習各項專業技能之外,差異環境與文化會教給他們書本上學不到的活生生的人類文明的不同表現,人性的多元化,以及人類社會最複雜的行為關係之道。他們開始文化不適應的弱勢完全可以轉化為未來的優勢。無論是用與國際接軌這個詞,還是用體味多元文化這個概念,孩子們的這種曆煉對他們今後無論在當地立足,還是做外包人才或海歸英才都將是有利的幫助。
從不利的角度看,如果處理不好現實的文化衝突,孩子的個性便容易走向極端,或自卑,或盲目自大,或否定一切,尤其是對祖籍文化的否定。這一點上,孩子和大人的命運是相通的。
但是,孩子比大人更被動,不可能象大人可選擇一走了之,不再麵對,或回到原點;孩子也必須背負這一份沉重麵對自己未來的人生。
關心、正視孩子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及時幫助他們協調好可能因文化震蕩帶來的不平衡心態、處理手段,或許是海外家長們另一個重要的養育責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