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心: 在美國過節
(2004-03-23 20:10:06)
下一個
在美國過節
拙心
第一年到美國的時候,正趕上萬聖節。 我實在不能理解為什麽美國人將恐怖邪惡甚至惡心當成fun?那天黃昏和丈夫手拉手去散步,這是我們結婚以後就一直有的習慣。一路上看到各種怪模怪樣的小孩,獨眼海盜,拿掃帚的小巫婆,可怖的鬼臉,一身白的ghost。。。 直到我走到一戶人家門口,女主人要給我糖。 我不由開懷大笑,我知道自己身材嬌小又有娃娃臉,許多老外誤以為我隻有十五,六歲,其實我都二十六了。想來還是很得意的。
Punkin是萬聖節的象征,許多戶人家門口都用南瓜裝飾。他們把南瓜雕成臉狀,插上蠟燭,放在家門口。我常想,男主人在開車回家的路上,心裏一定想著自己家門口一盞盞亮著的南瓜燈吧?想著想著心裏一定會暖和起來。。。
第二年,三歲的女兒來美國了。那天我把她打扮成小仙女,張著透明的兩對翅膀。女兒拿著塑料小南瓜,沿著家門口一路去要糖。我替她算了算,她一共走了兩個小時四十三分鍾,還包括爬樓梯。女兒從來沒有走過那麽長的路,平日還總要抱。回到家裏,女兒把所有的糖往床上一到,小臉泛光就好象擁有世界所有的財富。
“這個給爸爸,這個給媽媽,這個給奶奶,這個給爺爺。。。”看著女兒在自言自語的樣子,我忽然也從心裏對萬聖節有了一點甜蜜。今年的秋天,兒子一歲多了,可以和四歲的女兒一塊去要糖了吧?想到這裏,我嘴角不由浮上一絲微笑。
感恩節的火雞不知道該這麽吃?我想這是讓很多人頭疼的問題。
也是,十幾磅的火雞我第一年全烤,實在是無味。第二年,我把翅膀烤,腿用花椒鹽醃好後清蒸,胸脯肉是最好的可以炒菜(宮保雞頂,雞丁溜豌豆等),剩下的一些骨頭可以燉湯。火雞湯是很鮮美的。
說這些似乎太殘忍,可是過節你不說吃的你說什麽?你說過年能少魚少肉圓少湯圓嗎?
聖誕節我是無論如何也沒有親切的感覺,到也很喜歡萬家燈火的熱鬧。每家每戶都用彩燈裝飾自家的門廊,前花園的樹木灌叢,還有那必不可少的聖誕樹上掛滿各色的裝飾和禮物;高興起來在前花園擺上幾頭鹿拖著飛車,車裏坐的自然是白須紅顏的聖誕老人;常有憨厚的雪人鼻子凍成紅色了還在傻笑;窗口往往通明點著小燈象星星眨巴著眼睛;還有一排排紅色的蝴蝶結打在門口的扶手上。我記得有這麽一家人,實在是很浪漫,在家門口的一棵大樹上打滿了火紅的蝴蝶結。抬頭一看,漫漫的蝴蝶結在空中飛舞從樹枝上隻蔓上天空,忽然讓人想起黃色蝴蝶結的故事。有時想想那實在是很浪費很奢侈也很費腦力和體力的活動。可我又相信一定有太多美好的感情,太多甜美的回憶,太多這樣那樣的故事圍繞這這個節日,否則人們不會年複一年的重複這樣盛大的裝飾和慶祝。我讀過這麽一個故事:父親在聖誕節前過世了,每年的聖誕節全家聚會,母親會在聖誕樹的樹頂裝飾一顆金色的星星。這星星是他們結婚的時候,他送給她的,這星星整整裝飾了他們一輩子。今年的聖誕節父親不在了,2個女兒還是回家陪母親。母親到處找這顆星星想讓這顆星星還亮在樹頂,可是她找不到這顆星星,母親很悲哀。2個女兒想去買同樣的星星可是找不到。最後,他們在抽屜的下麵找到這顆破裂的星星還有父親生前的一封信:對不起,我把星不小心弄破了,我知道你會很傷心。可是我不想讓你傷心就算我不在你身邊,你也一定要快樂。。。
我知道所有真誠的感情哪怕不同人種,不同信仰,不同國度,都能夠被同樣感動。有很多美麗的情感在這樣寒冷的季節喚起人們對生活的珍惜,也許這就是節日讓人懷念的真正原因?記得《It is a wonderful life》這部電影嗎?每年我重看的時候仍然會流淚。
聖誕節我最喜歡做的事情是晚上讓丈夫開車帶我穿過大街小巷。一路上看著雪花在空中飛著舞著,看著那些林林琅琅的燈,心裏迷迷茫茫總有說不出的感動。一戶人家是一道風景,一戶人家是一個故事,一戶人家是一種情懷。在這萬家燈火的背後有多少人間的喜怒哀樂,愛恨離愁?每每站在華盛頓山頂看整個匹次堡燈火通明的時候,我的心裏總湧起無限的感慨,我知道自己是在懷念春節,懷念那次第不斷的鞭炮聲聲;懷念自己拿起毛筆在大紅紙上寫下的對聯:“福滿人間喜事多,春回大地風光好。”
複活節的象征是兔子和雞蛋。女兒從daycare回家的時候,手裏拿著自己裝飾的彩旦。最有趣的是圖書館組織的複活節活動。我家附近的圖書館是一個叫Andrew捐的,在小山坡上,方圓很大,有playground,還可以踢足球。周圍有幾十棵大樹,有些大樹下是他們家族犧牲的人,有一戰還有二戰犧牲的。附近大約四,五十個小孩都來了。6個小孩一組,聽故事唱歌還有畫小兔子,完了每個小朋友發一個小籃子去後園找雞蛋。要求每個小孩找到和自己年齡一樣數目的雞蛋。我就這樣看著一群群小孩象小鴨子一樣紛紛湧湧的去找雞蛋。實在是很有趣。
複活節正是鮮花正要綻放的時節,後園的花開了。在灌木從中,在花葉間,在泥土中,在小角落裏,到處散著各色的塑料雞蛋。每一張小臉都興奮的張著,女兒也是。
“媽媽,媽媽,我找到三個”女兒象蝴蝶一樣飛奔過來,還拉著我數:“一,二,三。”我帶著她將彩旦交給圖書館理員,她給女兒小兔子的紙袋,裏麵裝著了蛋形巧克力和各色的糖果。
雖然對美國的 節日漸漸理解和接受,可是從的內心來講:月是故鄉的明,節是故鄉的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