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心經

我手寫我心,我歌唱我意
正文

十誡 金庸茶館

(2007-01-10 00:08:25) 下一個

我以為所有不完美的愛情不會發生在我們身上,我錯了。

  ——借用十誡的名頭講講金書裏不完美的愛情故事。

  一、誡愛殺。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複生者,皆非情之至也。”(《牡丹亭題詞》)

  個人看來,為愛而死無異於為愛所殺。

                                                                                                                                                                                                                                                                                                                                                                                                                                                                                                                1、程靈素VS胡斐

  靈素的故事讓所有冰雪聰明、容貌稍遜的女子心有戚戚焉。

  其實張愛玲一早說過:沒有一個女子是因為靈魂美麗而被愛的。

  金庸特意設置了靈素的故事不過是想揭露男子的普遍心態吧。

  奈何靈素空有絕世的才華,卻無法擁有一張如花的容顏。

  如果是在《聊齋》裏頭,咱們倒可以效仿陸判給她換個頭麵,可惜現實生活永遠是如此殘酷。

  靈素為愛而死,也算是死得其所,隻是那份無望的愛讓人意難平。

  整個故事裏,最令人佩服的一點是靈素即使情場失意仍不改變其做人的宗旨。

  這一點與其他為情傷而性情大變的女子大不一樣。

  (想想為愛癡狂的李莫愁吧!)

  為了救胡斐,靈素吸吮了號稱無解的七心海棠之毒。

  這天下無雙的毒藥竟有一個如斯美麗的名字,情花刺尚有斷腸草可以抗衡,而七心海棠卻象是特意為天下苦情人所設。

  任靈素七竅玲瓏,晶瑩剔透,也隻能無可奈何。

  而在這樣的劫難中靈素竟然還能保持自己做人的原則實屬不易,不由得令人想起了少林寺藏經閣中慕容老匹夫企圖以己身為誘餌與蕭峰做殺母之仇的交易,借此換取遼宋兩國兵戎相見,好從中興複大燕,但蕭峰並未被己身的仇恨蒙蔽雙眼,依然堅持自己做人的原則,拒絕了這一誘人的提議。

  靈素亦是如此,她沒有給自己報複的借口,反而把一切都安排得井井有條,死得如此從容,怎不讓後來人黯然涕下?

                                                                                                                                                                                                                                                                                                                                                                                                                                                                                                               2、公孫綠萼VS楊過

  那日裘千尺當眾逼婚,公孫綠萼在大庭廣眾之間受此羞辱,再也抵受不住,拔出腰間匕首,刃尖指在自己胸口,大聲道:“媽,你再問一句,女兒當場死給你看。”

  此時楊過朗聲吟道:“煢煢白兔,東走西顧。衣不如新,人不如故。”攜著小龍女的手轉身便走。

  綠萼聽著“衣不如新,人不如故”那兩句話,更是傷心欲絕,但還是故意擋在身前,好教母親不能噴棗核相傷。

  癡情如此,夫複何言?

  綠萼自見楊過,便不由自主的對他一往情深,先前固已知他對小龍女情義深重,但內心隱隱存了二女共事一夫的念頭,知曉楊過的心意之後,更知相思成空,已成定局。

  她自幼便鬱鬱寡歡,此時更是萬念俱灰,決意不想活了。

  到了後來情勢突變,綠萼身陷父親手中,動彈不得,一個圈子轉過來時,陡然見到楊過跳躍相避,讓開了去路,眼光中充滿著關懷之情,不禁芳心大慰:“他為了我,寧可不要解藥!我死也瞑目了。”

  她手足雖不能動,頭頸卻能轉動,低聲叫道:“楊郎,楊郎!”額頭撞向公孫止挺起的黑劍。

  黑劍鋒銳異常,綠萼登時香消玉殞,死在父親手裏!

  ——這個可憐的女孩子很有點古時候才子佳人故事套路裏的味道。

  養在深閨裏的女孩子好不容易看到一個合眼緣的男子,不顧一切地愛上了,然後為了他,以死相許,將一生最燦爛的光芒盡數綻放,最後還有人記得她嗎?

  愛我所愛,無怨無悔,試問又有幾個癡情人能做到呢?

  二、誡錯愛。

  愛的本身並沒有錯,無論如何一個人愛上另一個人都不是錯——那麽,錯的是誰呢?

                                                                                                                                                                                                                                                                                                                                                                                                                                                                                                                1、遊坦之VS阿紫

  愛上魔女的滋味就象是中了毒或是被人下了蠱,遊坦之和阿紫都是有魔性的人。

  且不說阿紫對蕭峰的魔性之戀,隻看遊坦之象一個虔誠的教徒把自己所有的一切,從身到心都獻到了愛的祭壇上。

  可惜他供奉的卻是個一個異教徒的邪魔。

  即使付出了所有也未能得到魔的青睞,瞎了眼的他最後隻有與那個鐵了心的魔女一同毀滅這條路可走。

                                                                                                                                                                                                                                                                                                                                                                                                                                                                                                               2、嶽靈珊VS林平之

  癡心女子負心漢一貫是古典文學的主要題材。

  愛上一個不值得愛的人,還至死不渝。

  尤其令現代女子百思不得其解。

  他有什麽好?值得嗎?

  連命都不要了,真笨!

  可是那個時代的笨女人何其多,愛就愛了,錯就錯了,死都死了,怨就怨吧。

  可是大家無法原諒嶽靈珊,令狐衝神品一樣的人物算是栽在這個小丫頭身上了。

  不愛就不愛吧,偏偏還要讓令狐公子魂牽夢縈,放心不下。

  若有人做個金書不識好歹人物排行榜,嶽家小姐的排名定在三甲之列。

  其實說穿了嶽靈珊在令狐衝麵前根本就是個不解風情的小女孩,令狐對她縱有再多的愛意到頭來終究還是一場空。

  也許愛神丘比特射中令狐的是金箭,而射中嶽家小姐的卻是鉛箭吧,所以在令狐麵前的嶽靈珊怎麽看都象是一個懵懂的孩童,隻會任性和撒嬌。

  林平之才是打開她情愛之門的鑰匙。

  林平之毒手殺妻,嶽靈珊命在垂危,竟然還是不能忘情於他。

  臨死之際尚請令狐衝照顧林平之,而後才唱著林平之教她的福建山歌,回想著當日與林平之在華山兩情相悅的甜蜜時光死去。

  換而言之,不管後來的林平之對她多壞,她始終記得的是小林子對她的好。

  而金庸對嶽靈珊確實是比較狠心的,放著令狐那麽好的人才不愛就安排了嶽靈珊死路一條,再加上林平之報仇心切,他看不到嶽靈珊對他的忠心,枉費嶽靈珊一片癡心。

  這樣的結局雖然算是為令狐衝出了一口惡氣,但著實看得人心裏不是滋味。

  愛上不該愛的人,輕則身心重創,重則賠上身家性命也不討好,不能不引以為戒。

                                                                                                                                                                                                                                                                                                                                                                                                                                                                                                             3、李秋水、天山童姥VS逍遙子

  女人一生都在問最愛我的人是誰,而男人卻一直在思考誰才是我最愛的人。

  逐愛的過程有時候就象參加一場盛大的化裝舞會,不到摘下麵具的時候你不知道自己愛的是誰,或者誰才是愛你的人。

  李秋水和天山童姥鬥了一輩子,最後才發覺她們心愛的師哥誰也不愛。

  兩人看到逍遙子留下的那幅畫反應迥異,天山童姥大叫道:“不是她,不是她,不是她!哈哈,哈哈,哈哈!”大笑聲中立時死去,而李秋水詐死複活則低聲道:“是她,是她,是她!哈哈,哈哈,哈哈!”笑聲中充滿了愁苦傷痛。

  原來先前一直和她在一起的師哥愛的並不是她,而是她的小妹子。

  用李秋水的話來說,師哥寧可癡癡地對著自己手雕的玉像,卻不理會那會說、會笑、會動、會愛的師妹。

  是非成敗到頭來萬事俱空,時間告訴她們:在這場慘烈的愛情角逐中,沒有贏家。

  三、誡絕愛。

  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神仙眷屬做不了,用情太深如何得了?

  切記:情深不壽,強極則辱,謙謙君子,溫潤如玉。

                                                                                                                                                                                                                                                                                                                                                                                                                                                                                                                1、胡一刀夫婦

  記得一位朋友問:金書裏最完美的一對是誰?

  我當時即以最喜歡的蕭峰和阿朱為例回答,不想被她無情地駁回--他們之間恩情大過愛情。

  在朋友的眼中,蕭峰根本是不解風情的俠義人氏,對阿朱的好不過是回報她的深情。

  我雖不服氣但也覺得一時難以反駁,隨即又以令狐衝和任盈盈為例回答。

  結果還是被她駁回——令狐衝從頭到尾愛的都是他的小師妹,對盈盈不過也是盛情難卻罷了。

  隻不過盈盈太愛令狐,兼心胸寬大,不予計較罷了。

  我還是不服,再以楊過和小龍女為例回答。

  這個刁鑽的女子還是駁回——他們根本是患難見真情,注意這個“情”不是愛情,而是更接近親情。

  再說,他們的性格南轅北轍,一個愛熱鬧,一個喜歡靜,長此以往根本不可能在一起。

  一時之間,我也無言了。

  這是金書給我印象最深最好的眷屬了。

  除了他們,還有誰呢?

  那時也是糊塗一時,愛情又不是拿來分析給外人看的,子非魚,焉知魚之樂?

  而且愛情哪能說得清呢,在愛裏,哪些是恩情,哪些是友情,哪些是親情誰又分得清?

  正在苦思冥想的當兒,突然靈機一動,胡一刀夫婦如何?

  這回,這個挑剔的、追求完美的處女座終於無可辯駁。

  記得苗人鳳一直羨慕胡一刀,他有一個真心相愛的夫人,自己卻沒有。

  胡一刀雖然早死,這一生卻比他過得快活。

  隻可惜這對神仙眷屬還是應了那句老話,情深不壽。

  三毛說,神仙眷屬難得一見,所以上帝總想先收一個去瞧瞧。

  果然沒錯。

                                                                                                                                                                                                                                                                                                                                                                                                                                                                                                                2、丁典VS淩霜華

  最悲情的一對。

  值有幾分莎翁筆下《羅米歐與朱麗葉》的味道。

  當年看《連城訣》隻看得人心寒,整個一人心惟危的世界。

  丁典和淩霜華的愛情故事就象BLOODFLOWER(血花)開在這血腥惡臭的世界,最終還是被黑暗吞噬。

  為什麽有些人就是不明白,人世間遠有比珍寶秘籍更珍貴的東西。

  不是每個人都把那些人人趨之若騖的世俗之物放在心上,胡一刀夫婦如此,丁典和淩霜華也不例外。

  幸好,還有他們讓人相信愛情是真的存在於這個千瘡百孔的世界,隻不過我們無緣與之相遇罷了。

  二人以花為媒,他們之間的情意不著一字盡得風流。

  花若解語,淩霜華即為“淩霜花”,欺霜傲雪的菊花是花中隱者,象征著二人超脫世俗的感情。

  奈何風刀霜劍嚴相逼,這個世界總是容不下一些太美好的東西。

  但縱使花落人亡兩不知,至今世間仍有隱約的耳語跟隨他們的傳說。

  四、誡單相思。

  落花有意,流水無情,春去也,天上人間。

                                                                                                                                                                                                                                                                                                                                                                                                                                                                                                                1、李文秀VS蘇普

  ——蘇普喜歡你,我……我不會讓他傷心的。你是蘇普的人

  ——師父,你得不到心愛的人,就將她殺死。我得不到心愛的人,卻不忍心讓他給人殺了。

  如果說,靈素的愛是絕望的愛,不求回報;

  殷離的愛是理想中的愛,如夢如幻;

  那麽,文秀的愛就是得不到的愛,一生失意。

  ——如果你深深愛著的人,卻深深的愛上了別人,有甚麽法子?

  隻有一條路可走,遠走高飛,眼不見為淨。

  盡管百般不舍也隻有孤身上路。

  ——日暮鄉關何處是?

  ——此心安處是吾鄉。

  在這紛繁蕪雜的滾滾紅塵中,純淨善良的女子隻得一顆心罷了。

  豈能事事如意,但求無愧於心。

  所以,故事的最後是白馬帶著文秀一步步地向中原走去。

  白馬已經老了,隻能慢慢的走,但終是能回到中原的。

  江南有楊柳、桃花,有燕子、金魚……漢人中有的是英俊勇武的少年,倜儻瀟灑的少年……

  但這個美麗的姑娘就像古高昌國人那樣固執:“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歡。”

  文秀,一路走好罷。

                                                                                                                                                                                                                                                                                                                                                                                                                                                                                                                2、儀琳VS令狐衝

  “愛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隻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新約·哥林多前書》第13章)

  金書中能夠媲美這份虔誠的愛的恐怕隻有儀琳對令狐衝的感情。

  儀琳本性純良,加上出身佛門,純良之外還需加上潔淨二字。

  看到她對令狐衝的一片癡心,我們甚至會忘了她是身入空門的女尼,怎可對一個男人念念不忘的日思夜想。

  她的心事若不是機緣巧合被假扮的啞婆婆知曉,隨著被眾人明了,那隻有天地神明方可作證了。

  “我日日求觀音菩薩救我,請菩薩保佑我忘了令狐大哥。

  今兒早晨念經,念著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的名字,我心中又在求菩薩,請菩薩保佑令狐大哥無災無難,逢凶化吉,保佑他和任家大小姐結成美滿良緣,白頭偕老,一生一世都快快活活。

  我忽然想,為甚麽我求菩薩這樣,求菩薩那樣,菩薩聽著也該煩了。

  從今而後,我隻求菩薩保佑令狐大哥一世快樂逍遙。

  他最喜歡快樂逍遙,無拘無束,但盼任大小姐將來不要管著他才好。”

  ——也許儀琳才是這個世界上最了解令狐衝的人。

  “我初識得他時,令狐大哥隻愛他小師妹一人,愛得要命,心裏便隻一個小師妹。

  後來他小師妹對他不起,嫁了別人,他就隻愛任大小姐一人,也是愛得要命,心裏便隻一個任大小姐。”

  ——儀琳對令狐衝又何嚐不是一心一意?

  “我時時想著他,時時向菩薩求告,要菩薩保佑他逍遙快活,隻盼他無災無難,得如心中所願,和任大小姐成親。

  婆婆,我隻是盼他心中歡喜。我從來沒盼望他來娶我。”

  ——她的愛是真正不求回報,不求自己的益處。

  我倒不擔心她的執著一念,懂愛的人才入得佛門,最終才會求得正果,修成人間大愛。

  有一天如果儀琳頓然開悟,必是經由這份人間情愛而來,拈花微笑之際,她一定會感激生命中經曆過的一切。

  五、誡黑白配。

  每個愛情都危險,尤忌黑白配。

                                                                                                                                                                                                                                                                                                                                                                                                                                                                                                                1、葉二娘VS玄慈

  用蕭遠山的話來說,葉二娘本來是個好好的姑娘,溫柔美貌,端莊貞淑。

  可是卻在十八歲那年,受了一個武功高強、大有身份的男子所誘,失身於他,生下了虛竹。

  這男子隻顧到自己的聲名前程,全不顧念她一個年紀輕輕的姑娘,未嫁生子,處境是何等的淒慘,讓她孤零零的飄泊江湖。

  但自葉二娘口中說出卻不是那人來引誘她,而是她去引誘他的。

  那人也沒有不顧惜她,他給了她很多銀兩,給她好好安排了下半世的生活。

  葉二娘惡名素著,但對她當年的情郎,卻著實情深義重。

  ——我不能嫁他的。他怎麽能娶我為妻?他是個好人,他向來待我很好。是我自己不願連累他的。他……他是好人。

  言辭之中,對這個遺棄了她的情郎,仍是充滿了溫馨和思念,昔日恩情,不因自己深受苦楚、不因歲月消逝而有絲毫減退。

  兩相對比,讓人不由地慨歎:愛情真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隻是眾人誰也沒想到二娘念念不忘的情郎居然是如此有來頭的大人物——少林寺方丈玄慈。

  後來玄慈說出真相,二娘惶恐之極。

  倒是玄慈看開了:既已作下了惡業,反悔固然無用,隱瞞也是無用。

  有因必有果,早知今日,又何必當初?

  ——這些年來,可苦了你啦!

  ——我不苦!你有苦說不出,那才是真苦。

  換我心,為你心,始知相憶深。

  ——人生於世,有欲有愛,煩惱多苦,解脫為樂!

  玄慈為維護少林寺清譽,忍辱受杖然後一舉解脫。

  二娘不甘寂寞,將匕首插入心口,亦追隨他而去。

  隻是苦了一邊的虛竹,忍不住悲從中來,放聲大哭。

  二十四年來,他一直以為自己是個無父無母的孤兒,從未領略過半分天倫之樂。

  今日剛找到生父生母,但不到一個時辰,便即雙雙慘亡。

  這對父母還真是“自私到底”了。

                                                                                                                                                                                                                                                                                                                                                                                                                                                                                                               2、殷素素VS張翠山

  素素一生做的惡事太多,胡亂殺的人不計其數,實非張翠山佳偶。

  可是一來張翠山傾心已深,二來在陪謝遜去冰火島的途中患難見真情,兩人最終結為夫婦。

  一曲《山坡羊》:“他與咱,咱與他,兩下裏多牽掛。冤家,怎能夠成就了姻緣,就死在閻王殿前,由他把那杵來舂,鋸來解,把磨來挨,放在油鍋裏去炸。唉呀由他!隻見那活人受罪,哪曾見過死鬼帶枷?唉呀由他!火燒眉毛,且顧眼下。火燒眉毛,且顧眼下。”道盡兩人當時的情形。

  倘若不是當時情況特殊,兩人是在陸地上,沒經過這一切危難,即使素素也是一心一意要嫁給他,恐怕也難成佳偶。

  所以,素素隻盼跟心愛的人在一起,去一個沒人的荒島,長相聚會。

  所以,謝遜逼二人同行,正合了她的心意。

  所以,在謝張兩人比拚的關鍵時刻,素素沒有發毒針助張翠山一臂之力。

  可是幸福的時光總是特別短暫,等他們回到原來的世界時,一切都變了。

  原來,傷害張翠山三師哥俞岱岩的罪魁禍首,便是素素。

  事已至此,素素隻有讓張翠山一劍將她殺了,以全武當七俠之義。

  可是,一夜夫妻百日恩,何況十年來兩人情義深重,這一劍張翠山如何刺得下手?

  大錯已經鑄成,無可挽回,所有罪孽,張翠山隻盼能一並承受,一死謝罪。

  但素素見丈夫為了自己而自殺身亡,焉能獨活?

  在抱住孩子之時,素素暗用匕首自刺,也隨之死去。

  血洗一身孽。

  ——天上地下,人間海底,我倆都要永遠在一起。

  天上地下,人間海底,張翠山和殷素素終於永遠在一起了。

                                                                                                                                                                                                                                                                                                                                                                                                                                                                                                                3、楊逍VS紀曉芙

  那一年峨嵋派得知了天鷹教王盤山之會的訊息後,紛紛下山,分頭打探金毛獅王謝遜的下落。

  紀曉芙不幸在路上遇上了前生的冤孽——楊逍。

  楊逍英俊瀟灑,年紀雖然稍大,但仍不失為一個風度翩翩的美男子,比之稚氣猶存的殷梨亭,隻怕當真更易令女子傾倒。

  當年係上女生追捧《倚》劇,百分之九十都是為了一睹楊逍的風采。

  ——天下隻有我楊逍才能給你幸福!

  熒幕上的楊逍比起書中的楊逍不僅年輕了許多,更兼傲氣霸氣於一身。

  曉芙被逼失身,終至對他傾心相戀,須也怪她不得

  滅絕師太之前隻道這事原也不是曉芙的過錯。

  待知道害了曉芙的人乃是楊逍之後,情形急轉直下。

  原來滅絕師太的大師兄孤鴻子,便是給楊逍活活氣死的。

  滅絕師太可以不計較曉芙失身於他,犯下峨嵋門中一係列戒律,但前提是要曉芙加害楊逍。

  隻要曉芙去做這件事,大功告成之後,回來峨嵋,她便將衣缽和倚天劍都傳於紀曉芙,並立她為本派掌門的繼承人。

  恩威並施之下,曉芙極是堅決,不肯遵奉師父之命。

  她甚至連敷衍也不肯,徑直袒露了自己對楊逍的一片心意。

  ——楊逍雖強逼於曉芙,但她卻,不悔。

  即使她最後被滅絕師太用重手擊斃。

  席慕容在《無怨的青春》裏曾有這樣動人的句子:

  在年輕的時候,如果你愛上了一個人,請你,請你一定要溫柔地對待他。

  不管你們相愛的時間有多長或多短,若你們能始終溫柔地相待,那麽,所有的時刻都將是一種無瑕的美麗。

  若不得不分離,也要好好地說聲再見,也要在心裏存著感謝,感謝他給了你一份記憶。

  長大了以後,你才會知道,在驀然回首的刹那,沒有怨恨的青春才會了無遺憾,

  如山岡上那輪靜靜的滿月。

  曉芙的不悔深情比起詩人的無怨青春更令人動容。

  青春短暫,生命易逝,愛的永恒之所以難以抵達,難就難在我們做不到無怨,不悔。

  六、誡女強人。

                                                                                                                                                                                                                                                                                                                                                                                                                                                                                                               1、霍青桐VS陳家洛

  翠羽黃衫霍青桐本有將帥之材,若為男子,定可以做出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來,奈何卻為情所傷,碰上陳家洛這等俗人,為著個莫名其妙的理由就抹殺了青桐的一腔心意。

  表麵上是為了出來攪局的李沅芷,實際上,陳家洛麵對文韜武略均不遜於己的青桐還是忌憚、自卑勝過了愛慕之心吧!他也曾捫心自問:“難道我心底深處,是不喜歡她太能幹麽……陳家洛,你胸襟竟是這般小麽?……”當一個男人自知才幹不如女人,他往往對那個愛他的女人就隻剩下了敬畏而已。

  顯然,陳家洛也犯了這種男人的通病。

  枉費了青桐的一片心意不說,愛上了青桐的妹妹香香公主卻又累得美人香消玉殞,當真是讓青桐情何以堪?

  人皆道:自古紅顏多薄命,女強人的愛情命運又好到哪裏呢?

  相比之下,性格懦弱,為人詬病的張無忌可比他強多了,我一直以為以趙敏的心狠手辣,聰慧機敏,著實很有一代梟雄的潛質,奈何遇著個張無忌便化做了“繞指柔”,再也沒什麽光芒了。

  仍記得三毛評霍青桐:翠羽黃衫有顏有色有情有義。陳家洛隻見隻想隻迂隻悵沅芷搭上那隻手。

  青桐有種便休哭,喬峰正好失阿朱——你還等什麽?

                                                                                                                                                                                                                                                                                                                                                                                                                                                                                                                2、梅芳姑VS石清

  ——當年我的容貌,和閔柔到底誰美?

  ——二十年前,你是武林中出名的美女,內子容貌雖然不惡,卻不及你。、

  ——當年我的武功和閔柔相比,是誰高強?

  ——你武功兼修丁梅二家之所長,當時內子未得上清觀劍學的真諦,自是遜你一籌。

  ——然則文學一途,又是誰高?

  ——你會做詩填詞,咱夫婦識字也是有限,如何比得上你!

  ——想來針線之巧,烹飪之精,我是不及這位閔家妹子了。

  ——內子一不會補衣,二不會裁衫,連炒雞蛋也炒不好,如何及得上你千伶百俐的手段?

  ——那麽為什麽你一見我麵,始終冷冰冰的沒半分好顏色,和你那閔師妹在一起,卻是有說有笑?為什麽……為什麽……

  ——梅姑娘,我不知道。你樣樣比我閔師妹強,不但比她強,比我也強。我和你在一起,自慚形穢,配不上你。

  如果愛情僅是憑外在條件定奪,那麽天下的女子首先應該去美容,然後在練就一身好功夫的同時還得學習作詩填詞,繼之以女紅烹飪等諸多項目;如果愛情隻講究弱肉強食,那麽眾家女子一定都希望能修煉到十全十美才來打這一場大戰。

  梅芳姑堪不破這一點著實可憐,隻是石清的一句話卻也將她打入了地獄,永世不得超生。

  ——誰讓你不但比情敵強,還比心愛的男人強。

  試問有幾個男人能忍受得了呢?

  七、誡有緣無分。

  相愛容易相處難,人生不如意實屬八九。

                                                                                                                                                                                                                                                                                                                                                                                                                                                                                                                1、胡斐VS袁紫衣

  看《飛狐外傳》老覺得憋氣,得不到的愛,不求回報的愛,一點一滴卻上心頭,隻覺得造化弄人莫過於此。

  圓性低聲道:“程姑娘人很好,你要好好待她。你以後別再想著我,我也永遠不會再記到你。”

  胡斐心如刀割,道:“不,我永遠永遠要記著你,記著你。”

  圓性道:“徒然自苦,複有何益?”一咬牙,轉身走出廟門。

  胡斐追了出去,顫聲道:“你……你到哪裏去?”

  圓性道:“你何必管我?此後便如一年之前,你不知世上有我,我不知世上有你,豈不幹淨?”

  ——人生若隻如初見該有多好,隻是他們都已經回不到最初。

  袁紫衣的一襲話說得甚是孩子氣。

  胡斐的回答更是癡兒一個。

  既已相逢,何忍分別?

  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

  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

  因為愛著靈素的緣故,我始終對袁紫衣和胡斐抱著一份不滿。

  胡斐莫名其妙地愛著袁紫衣卻夾雜不清,無端將靈素拖下水。

  袁紫衣更是莫名其妙地對胡斐若即若離,想愛又不敢愛,帶給三個人無窮無盡地煩惱……

  但是愛情有什麽道理可言呢?

  出家後的圓性說道:“一切恩愛會,無常難得久。生世多畏懼,命危於晨露。

  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若離於愛者,無憂亦無怖。”

  世間總總,終畢成空。

  但對胡斐來說,這個世界沒有你終究會不同。

                                                                                                                                                                                                                                                                                                                                                                                                                                                                                                                2、阿九VS袁承誌

  一直不太喜歡三人行的故事,太多糾纏,太多傷痕。

  年輕的時候想得很簡單,相愛的人就應該理直氣壯地在一起,長大以後才知道,事情沒那麽簡單。

  有人說,我們愛的是一個人,與之一起生活的又是另一個人。

  所以,一直以來,人們才會不斷地祝福: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

  溫青青象一個需要照顧的任性的孩子,套牢了袁承誌,而尊貴癡情的阿九隻有黯然失色。

  即使他們不是生為對頭,他們最終也很難在一起。

  他們的故事有一點象《武林外史》裏沈浪與朱七七和白飛飛的糾葛。

  在太多的愛情戰爭裏,那個更柔弱的多半是最後的贏家。

  或者說,先示弱的那個更容易抓住男人的心——她是如此柔弱,更需要我的照顧,沒我不行,你那麽堅強,所以讓你自生自滅去吧!

  我的朋友告訴我,她每一次想起《東愛》裏完治那樣不公平地對待莉香就覺得很悲哀。

  兩個女孩同樣出色,同樣愛你,你隻要說你愛誰就可以了。

  為什麽要以這樣的借口推搪:她更需要我。

  你讓另外那個女孩情何以堪?

  難道堅強也是一種過錯?

  難道因為堅強就必須承受更多的傷害,甚至是拋棄?

  是男人的責任感在作祟還是他們都喜歡扮演被人需要的大男人角色?

  麵對她的質問,我無言。

  八、誡生離死別。

  古人雖有“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的佳句,但我們都是凡夫俗子,做不到太上忘情,想的就是朝朝暮暮,最難以忍受的莫過於生離死別。

                                                                                                                                                                                                                                                                                                                                                                                                                                                                                                              1、生離:小昭VS張無忌

  小昭將屠龍刀和倚天劍都交了給張無忌,淒然一笑,舉手作別。

  張無忌不知說甚麽話好,呆立片刻,躍入對船。

  隻聽得小昭所乘的大艦上號角聲嗚嗚響起,兩船一齊揚帆,漸離漸遠。

  但見小昭悄立船頭,怔怔向張無忌的座船望著。

  兩人之間的海麵越拉越廣,終於小昭的座艦成為一個黑點,終於海上一片漆黑,長風掠帆,猶帶嗚咽之聲。

  ——此情此景,再多的言語也是說不盡的。

  古人雲: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美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2、死別:蕭峰VS阿朱

  一哭:

  蕭峰大喜,突然抓住她腰,將她身子拋上半空,待她跌了下來,然後輕輕接住,放在地下,笑眯眯的向她瞧了一眼,大聲道:“阿朱,你以後跟著我騎馬打獵、牧牛放羊,是永不後悔的了?”

  阿朱正色道:“便跟著你殺人放火,打家劫舍,也永不後悔。跟著你吃盡千般苦楚,萬種熬煎,也是歡歡喜喜。”

  蕭峰哈哈大笑,說道:“是了!從今而後,蕭某不再是孤孤單單、給人輕蔑鄙視的胡虜賤種,這世上至少有一個人……有一個人……”一時不知如何說才是。

  阿朱接囗道:“有一個人敬重你、欽佩你、感激你、願意永永遠遠、生生世世、陪在你身邊,和你一同抵受患難屈辱、艱險困苦。”說得誠摯無比。

  ——這刻骨銘心的誓言見證了古典愛情的堅貞。

  二哭:

  阿朱歎了口氣,道:“我好為難,大哥,我真是沒有法子。我不能陪你了。我很想陪著你,和你在一起,真不想跟你分開……你……你一個人這麽寂寞孤單,我對你不起。”

  ……阿朱道:“不是分開一會兒,我覺得會很久很久。大哥,我離開了你,你會孤零零的,我也是孤零零的。最好你立刻帶我到雁門關外,咱們便這麽牧牛放羊去。段正淳的怨仇,再過一年來報不成麽?讓我先陪你一年。”

  ——正是因為寂寞著他的寂寞,痛苦著他的痛苦,所以才千般不願,萬般不舍,所以才頻頻回顧,向記憶深處。

  三哭:

  阿朱臉上露出笑容,見蕭峰終於明白了自己的深意,不自禁的歡喜。她明知自己性命已到盡頭,雖不盼望情郎知道自己隱藏在心底的用意,但他終於知道了……

  蕭峰道:“你完全是為了我,阿朱,你說是不是?”阿朱低聲道:“是的。”蕭峰大聲道:“為什麽?為什麽?”阿朱道:“大理段家有六脈神劍,你打死了他們鎮南王,他們豈肯幹休?大哥,那易筋經上的字,咱們又不識得……”

  蕭峰恍然大悟,不由得熱淚盈眶,淚水跟著便直灑了下來。

  ——阿朱竟是愛極了蕭峰。

  四哭:

  蕭峰一呆,一時沒了主意,心想抱著阿朱的屍身千裏迢迢而行,終究不妥,但要放開了她,卻實是難分難舍,怔怔瞧著阿朱的臉,眼淚從他血肉模糊的臉上直滾下來,淚水混和著鮮血,淡紅色的水點,滴在阿朱慘白的臉上,當直是血淚斑斑。

  他抱起阿朱的屍身,走到土坑旁將她放了下去,兩隻大手抓起泥土,慢慢撒在她身上,但在她臉上卻始終不撒泥土。他雙眼一瞬不瞬的瞧著阿朱,隻要幾把泥土一撒下去,那便是從此不能再見到她了。耳中隱隱約約的似乎聽到她的話聲,約定到雁門關外騎馬打獵、牧牛放羊,要陪他一輩子。不到一天之前,她還在說著這些有時深情、有時俏皮、有時正經、有時胡鬧的話,從今而後再也聽不到了。在塞上牧牛放羊的誓約,從此成空了。

  蕭峰跪在坑邊,良久良久,仍是不肯將泥土撒到阿朱臉上。

  ——想到千裏茫茫如夢,想到雙眸燦燦若星,想到塞上牛羊空許約,想到從此就要天人永隔,蕭峰傾淚如血,愛已成癡。

  五哭:

  山壁上石屑四濺。喬峰心中鬱怒難伸,仍是一掌掌的劈去,似要將這一個多月來所受的種種委屈,都要向這塊石壁發泄,到得後來,手掌出血,一個個血手印拍上石壁,他兀自不停。

  正擊之際,忽聽得身後一個清脆的女子聲音說道:“喬大爺,你再打下去,這座山峰也要給你擊倒了。”

  喬峰一怔,回過頭來,隻見山坡旁一株花樹之下,一個少女倚樹而立,身穿淡紅衫子,嘴角邊帶著微笑,正是阿朱。

  阿朱道:“喬大爺,你好!”她向喬峰凝視片刻,突然之間,縱身撲入他的懷中,哭道:“喬大爺,我……我在這裏已等了你五日五夜,我隻怕你不能來。你……你果然來了,謝謝老天爺保佑,你終於安好無恙。”

  ……

  蕭峰緩緩回頭,見到石壁旁一株花樹,耳中似乎聽到了阿泊當年躲在身後的聲音:“喬大爺,你再打下去,這座山峰也要給你擊倒了。”

  他一呆,阿朱情致殷殷的幾句話,清清楚楚的在他腦海呼響起:“我在這裏已等了你五日五夜,我隻怕你不能來。你……你果然來了,謝謝老天爺保祜,你終於安好無恙。”

  蕭峰熱淚盈眶,走到樹旁,伸手摩挲樹幹,見那樹比之當日與阿朱相會時已高了不少。一時間傷心欲絕,渾忘了身外之事。

  ——當年歸有光寫《項脊軒誌》時娓娓道來,溫馨有致。

  眾人還在對“三五之夜,明月半牆,桂影斑駁,風移影動,珊珊可愛”等句稱讚有加時,但驚見文章結尾處寫道“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一句話泄露天機,使人黯然神傷。

  樹猶在,人何處?

  蕭朱之戀已成絕戀,隻有楊龍之戀可堪比擬罷。

  九、誡始亂終棄。

                                                                                                                                                                                                                                                                                                                                                                                                                                                                                                               1、馬春花VS福康安

  孔子雲:“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

  多情少女和風流少年的故事我們也看了不少。

  韋莊的《思帝鄉》寫道:

  春日遊,杏花吹滿頭。

  陌上誰家少年足風流?

  妾擬將身嫁與,一生休。

  縱被無情棄,不能羞。

  眼前這一幕,活脫脫便是上佳的解說。

  隻見夕陽黃昏,但聞簫聲花香,一個俊雅美秀的青年男子,又是溫柔,又是高貴地看向美貌少女。

  少女用溫柔的臉色望著那個貴公子,她不想問他是什麽人,不想知道他叫自己過去幹什麽,隻覺得站在他麵前是說不出的快樂,隻要和他親近一會,也是好的。

  這貴公子似乎沒引誘她,隻是她少女的幻想和無知,才在春天的黃昏激發了這段熱情。

  其實不是的。

  如果他不是看到少女的美貌,決不會上商家堡來逗留,手下武師一個過世了的師兄弟,能屈得他的大駕麽?

  如果他不是得到稟報,得知她在花園中獨自發呆,決不會到花叢外吹簫。

  要知他的簫聲是京師一絕,就算是王公親貴,等閑也難得聽他吹奏一曲。

  他臉上的神情顯現了溫柔的戀慕,他的眼色吐露了熱切的情意,用不到說一句話,卻勝於千言萬語的輕憐密愛,千言萬語的山盟海誓。

  隻見他擱下了玉簫,伸出手去摟少女的纖腰。

  少女嬌羞地避開了,第二次隻微微讓了一讓,但當他第三次伸手過去時,她已陶醉在他身上散發出來的男子氣息之中。

  夕陽將玫瑰花的枝葉照得撒在地上,變成長長的一條條影子。

  在花影旁邊,一對青年男女的影子漸漸偎倚在一起,終於不再分得出是他的還是她的影子。

  太陽快落山了,影子變得很長,斜斜的很難看。

  唉,青年男女的熱情,不一定是美麗的。

  少女早已沉醉了,不再想到別的,沒想到那會有什麽後果,更沒想到有什麽人闖到花園裏來。

  那貴公子卻在進花園之前早就想到了。

  所以他派太極門的陳禹去陪馬行空說話,派王氏兄弟去和商氏母子談論,派少林派的古般若去穩住徐錚,派天龍門南宗的殷仲翔守在花園門口,誰也不許進來。

  於是,誰也沒有進來。

  ——百勝神拳馬行空的女兒馬春花,在父親將她終身許配給她師哥徐錚的第二天,做了別人的情婦。

  這個別人就是尊貴的福康安福公子。

  馬春花的一生是幸還是不幸,誰也說不清……

  在為福公子生下兩個孩子之後,迎接她的就是殘酷地被毒殺的命運。

  而她臨終前的最後一個願望還是想再見情郎一麵。

  於是好心的胡斐請來了神似福公子的陳家洛。

  忽聽得馬春花“啊”的一聲叫。

  這聲叫喚之中,充滿了幸福、喜悅、深厚無比的愛戀。她終於見到了她的“心上人”……

  胡斐惘然走出廟門,忽聽得笛聲幽然響起,是金笛秀才餘魚同在樹下橫笛而吹。

  胡斐心頭一震,在很久以前,在山東商家堡,依稀曾聽人這樣纏綿溫柔的吹過。

  這纏綿溫柔的樂曲,當年在福康安的洞簫中吹出來,挑動了馬春花的情懷,終於釀成了這一場冤孽。

  金笛秀才的笛子聲中,似乎在說一個美麗的戀愛故事,卻也在抒寫這場愛戀之中所包含的苦澀、傷心和不幸。

  廟門外每個人都怔怔地沉默無言,想到了自己一生之中甜蜜的淒涼的往事。

  胡斐想到了那個騎在白馬上的紫衫姑娘,恨不得撲在地上大哭一場。

  即使是豪氣逼人的無塵道長,也想到了很久很久以前,在很遠很遠的地方,那個美麗而又狠心的官家小姐,騙得他斬斷了自己的一條臂膀……

  笛聲悠緩地淒涼地響著。

  過了好一會兒,陳家洛從廟門裏慢慢踱了出來。

  他向胡斐點了點頭。

  胡斐知道馬春花是離開這世界了。

  她臨死之前見到了心愛的兩個兒子,也見到了“情郎”。

  胡斐不知道她跟陳家洛說了些什麽,是責備他的無情薄幸呢,還是訴說自己終生不渝的熱情?

  除了陳家洛之外,這世上是誰也不知道了。

  ——原諒我如此大段的引用,個人以為這是金書中寫情最為動人的一部分。

  愛有多消魂,就有多傷人。

  馬春花在福公子纏綿的的簫聲中情動,在金笛秀才餘魚同溫柔的笛聲中情殤。

  音樂的確是最好的催情藥,愛情有時候也許隻是一場甜美的幻覺。

  但是又有誰忍心無端揭破它的謎底呢?

                                                                                                                                                                                                                                                                                                                                                                                                                                                                                                               2、何紅藥VS夏雪宜

  “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

  ——何紅藥,如此美麗的一個名字,匹配的卻是這樣一個古怪醜陋的老虔婆。

  何紅藥一出場就讓人憎厭無比,誰知故事一層一層揭開後,眾人才發覺原來她還有如此慘烈的遭遇。

  她本是個美麗的妙齡少女,卻愛上了金蛇郎君夏雪宜。

  為了心愛的情郎,不但失身於他,更背叛自己的家族和教門,助他盜得“五毒教三寶”。

  然而金蛇郎君卻又如何對待她?

  失信沒有歸還“三寶”,令何紅藥遭萬蛇噬身之苦,容貌全毀,行乞江湖三十年。

  癡情的何紅藥卻不怪他,她說給成上萬條蛇咬成這個樣子,被罰討飯三十年,那都是自己心甘情願的。

  那日她帶夏雪宜去毒龍洞,這結果早就想到了,也不能說是他害她的。

  真正令何紅藥痛恨的卻是夏雪宜對她不起,對她負心薄幸。

  她一直以為他對她是有情的。

  沒想到再次見麵時,夏雪宜卻說他根本不愛她。

  他倒也不因為何紅藥的臉給蛇咬壞了,才不愛她。

  而是他從來就沒真心喜歡她過,毒龍洞中的事,在他不過逢場作戲。

  他生平不知玩過多少女人,可是真正放在心坎兒裏的,隻是他未婚妻一個……

  癡情的何紅藥發狂了,她拚命的折磨金蛇郎君夏雪宜。

  但她還是不死心,畢竟她為這個愛情神話付出了那麽多,豈能輕易善罷甘休?

  她說,隻要夏雪宜說出他未婚妻的姓名住所,就饒了他對她的負心薄幸,就算他是個廢人,她還是會好好的服侍他一生。

  很明顯她是想殺了那個女子,好獨占夏雪宜。

  她不怪夏雪宜負心,卻深恨旁的女子來和她搶夏雪宜。

  這一點,夏雪宜焉能不知?

  即使她百般打探折磨於夏雪宜,夏雪宜就是不說。

  一晃十年過去,何紅藥雖然找不到夏雪宜,卻始終不肯放過他。

  而得知夏雪宜死後,她數十年蘊積的怨毒卻一時盡解,舊時的柔情蜜意陡然間又回到了心頭。

  ——人見不到,見見他的骨頭也是好的。

  癡情如斯,令人不勝惶恐。

  但是在看到夏雪宜臨死時用力咬住的金釵,知道是他的未婚妻“溫儀”所有之後,她眼中如要噴出火來,竟把釵子放入口裏,亂咬亂嚼,隻刺得滿口都是鮮血。

  青青要將母親的骨灰與夏雪宜的骸骨合葬,她妒念如熾,把骸骨從坑中撿了出來,叫道:“我把你燒成灰,燒成灰,撒在華山腳下,教你四散飛揚,四散飛揚!永遠不能跟那賤婢相聚!”

  ——列位看到此處想起了誰?

  對,李莫愁。

  ——武三通突然喝道:“李莫愁,我要問你一句話,陸展元和何沅君的屍首,你弄到那裏去了?”

  李莫愁陡然聽到陸展元和何沅君的名字,全身一顫,臉上肌肉抽動,說道:“都燒成灰啦。一個的骨灰散在華山之巔,一個的骨灰倒入了東海,叫他二人永生永世不得聚首。”

  眾人聽她如此咬牙切齒的說話,怨毒之深,當真是刻骨銘心,無不心下暗驚。

  最終何紅藥撲在燃著的骸骨堆上,猛力吸進毒氣,跟著夏雪宜也跟著自己最痛恨的情敵死在一起。

  一場孽緣不死不休。

  何紅藥的遭遇雖然頗有讓人指摘之處,始亂終棄是必然的結局,但這個敢愛敢恨的女子實在不該被金蛇郎君如此殘忍地對待,但同情之餘又忍不住想起她的乖戾。而金蛇郎君夏雪宜是絕對的癡情+絕然的無情,在這個故事裏你不知道該同情他還是該厭惡他,該敬佩他還是該鄙夷他。

  十、誡柏拉圖之戀。

  所謂柏拉圖式之戀被理解為一種精神情感,一種超越肉體性愛之上的人間情感。

  其實,下麵兩個例子嚴格來說都不能算是柏拉圖之戀,或許稱為“精神之愛”更妥當。

  除此之外,目前還找不到更確切的詞語來形容他們的感情。

  麵對豐富的感情,我們所建立的認識模式還是太少。

                                                                                                                                                                                                                                                                                                                                                                                                                                                                                                               1、胡逸之VS陳圓圓

  吳梅村《圓圓曲》中有兩句:“妻子豈應關大計,英雄無奈是多情。”

  胡逸之二十餘年來退出江湖,隱居昆明城郊,隻不過為了一個女子。

  那個女子就是天下第一美人陳圓圓。

  他在她身邊住了二十三年,她從來正眼也不瞧他一下。

  他在三聖庵中種菜掃地、打柴挑水,她隻道他是個鄉下田夫。

  這位“美刀王”武功之高,聲望之隆,當年在武林中都算得是第一流人物,居然心甘情願的去做此低三下四之人,實令人大惑不解。

  追根究地,隻因那日他在四川成都,無意中見了陳姑娘一眼。

  用他的話來說:唉,那也是前生冤孽。

  從此“美刀王”神魂顛倒,不能自拔。

  當年陳姑娘在平西王府中之時,他在王府裏做園丁,給她種花拔草。

  她去了三聖庵,他便跟著去做夥夫。

  他別無他求,隻盼早上晚間偷偷見到她一眼,便已心滿意足。

  他心中愛煞了她,這二十幾年來,她竟始終不知道。

  他怕泄漏了身份,平日一天之中,難得說三句話,在她麵前更是啞口無言。

  這二十三年之中,跟她也隻說過三十九句話。

  她倒向他說過五十五句。

  他連兩人說過幾句話,都數得這般清清楚楚,真是情癡已極。

  除此之外,胡逸之還以身作則教育韋小寶:

  ——人世間情這個東西,不能強求,能遇到歡喜之人,那已是緣份,並不是非做夫妻不可的。

  這一生之中,你已經看過她許多眼,跟她說過許多話。她罵過你,打過你,用刀子刺過你,那便是說她心中有了你這個人,這已經是天大的福份了。

  ——喜歡一個女子,那是要讓她心裏高興,為的是她,不是為你自己。

  倘若她想嫁給別人,你就該千方百計的助她完成心願。

  倘若有人要害她的意中人,你為了心上人,就該全力保護她的意中人,縱然送了自己性命,那也無傷大雅。

  ——就算她要殺你,給她殺了,也很好。

  她殺了你,心裏不免有點抱歉,夜晚做夢,說不定會夢見你;日間閑著無事,偶然也會想到你,這豈不是勝於心裏從來沒你這個人嗎?

  有道是: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無關風與月。

  胡逸之對陳圓圓著實是愛到極處,也癡到了極處。

  完全不考慮自己的益處,隻為心上人著想——大家都這麽說,可是捫心自問:這世上有幾個人肯做賠本生意的?

                                                                                                                                                                                                                                                                                                                                                                                                                                                                                                                2、殷離VS張無忌

  ——殷離笑道:“我有甚麽不知好歹?你放心,我才不會跟你爭這醜八怪呢,我一心一意隻喜歡一個人,那是蝴蝶穀中咬傷我手背的小張無忌。眼前這個醜八怪啊,他叫曾阿牛也好,叫張無忌也好,我一點也不喜歡。”

  她轉過頭來,柔聲道“阿牛哥哥,你一直待我很好,我好生感激。可是我的心,早就許了給那個狠心的、凶惡的小張無忌了。你不是他,不,不是他……”

  張無忌好生奇怪,道:“我明明是張無忌,怎地……怎地……”

  殷離神色溫柔的瞧著他,呆呆的看了半晌,目光中神情變幻,終於搖搖頭,說道:“阿牛哥哥,你不懂的。在西域大漠之中,你與我同生共死,在那海外小島之上,你對我仁至義盡。你是個好人。不過我對你說過,我的心早就給了那個張無忌啦。我要尋他去。我若是尋到了他,你說他還會打我、罵我、咬我嗎?”說著也不等張無忌回答,轉身緩緩走了開去。

  張無忌陡地領會,原來她真正所愛的,乃是她心中所想像的張無忌,是她記憶中在蝴蝶穀所遇上的張無忌,那個打她咬她、倔強凶狠的張無忌,卻不是眼前這個真正的張無忌,不是這個長大了的、待人仁恕寬厚的張無忌。

  他心中三分傷感、三分留戀、又有三分寬慰,望著她的背影消失在黑暗之中。

  他知道殷離這一生,永遠會記著蝴蝶穀中那個一身狠勁的少年,她是要去找尋他。

  她自然找不到,但也可以說,她早已尋到了,因為那個少年早就藏在她的心底。真正的人、真正的事,往往不及心中所想的那麽好。

  理想中的愛到底存不存在?

  記得有個朋友說過:金庸是愛惜女子的,輕易不肯醜化她們,若有例外也是因為傷心在前變態在後,例如李莫愁,何紅藥。

  看,堂堂一部《倚天屠龍記》由“天涯思君不可忘”開啟至“不識張郎是張郎”結束。

  他溫柔地照顧了一幹女子的心事,雖然結局有喜有悲。

  最殘酷的溫柔莫過於在對待小昭和殷離。

  二人皆離張無忌而去,隻是小昭是為情勢所迫,而殷離卻是自願的。

  對於張無忌我的朋友始終是不喜歡的,也許因為她和殷離一樣愛著先前那個狠心、短命的小鬼,那個一身狠勁的少年長成了今日的“佛俠”卻再也不是當年那個曾經讓人心動的少年了。

  據說,對於兩個非常相似的東西,有人因為相似而喜歡,有人卻因為相似而生厭。

  美國科學家最新研究認為,黑猩猩與人之間編碼功能基因的遺傳信息99。4%相似,因此二者從生物分類學的角度應該都被歸為人屬。可是在對待黑猩猩的態度上,有人因為它跟人非常相似而喜歡它,有人卻因此討厭異常。

  我的朋友說,不管眾人多麽強調張無忌身上體現出來的現實性多麽強,她都很難因此喜歡上他。

  現實已經夠鬱悶了,如果理想世界中的人物還無法掙脫現實,無法達到超脫世俗的目的,要他來何用?

  ——原諒我是這麽一個不現實的人物,所以我才會與殷離一道上路去尋覓理想中的愛。

  最後,我隻想告訴她:理想之愛隻存在於幻想當中。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