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水

水,是最柔軟的物質,也是最堅硬的物質。滴水穿石,以柔克鋼。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個人資料
正文

我相信“人之初,性本惡”-----有感而發

(2009-05-01 09:39:04) 下一個

今天早上與朋友聊天,她說了件使她很生氣的事情。他老公帶孩子去遊泳,她關照老公給孩子拿一塊浮板(因孩子是三歲多,還不會遊泳)。老公說,不需要,我就把他扔到水裏,他就會了。頂多不就是嗆幾口水嘛!她再怎麽想說服老公帶板,老公也不聽。於是又跟我說了平時他與老公在教育孩子上的分歧。比如,幾個孩子在搶玩具,兒子是最小的孩子,上麵的姐姐們總是把兒子搶得哇哇大哭。她老公在旁邊不是教育孩子們SHARE,TAKE TUNR,而是叫兒子打回去,搶回來。他的理論是,社會就是一個叢林,孩子從小就要學會爭搶,TOUGH,才能立於不敗之地。所以當孩子們爭搶時,他從不涉入。任憑孩子去FIGHT。有時姐姐把弟弟打疼,有時弟弟揪住姐姐的頭發不放。。。。這個朋友要上前製止,老公卻罵她,叫她不要去管。他希望孩子們就應該這樣長大。

我知道,每個父母教育孩子的理念不盡相同,這位父親用的“叢林哲學”也聽說過。但我還是覺得孩子從小應該是從正麵的教育,在有愛的環境裏成長更有利於孩子成為一個有愛心,有奉獻精神的人。

我們都知道,人作為動物,本能就是最大限度地滿足自己的一切願望,使自己滿足和快活。生下來就是要吃,餓了沒有吃就會哭。如果沒有教育的幹涉,這樣的哭(小時候無助)就會變成長大有力量以後的對同類的掠奪來滿足自己的生存需要。我覺得這就是人原始的惡。但是人所以與動物不同,就是人會學習,會學習愛別人,學習同情,以至學習為別人奉獻。。。所以,人需要一個有愛的環境成長。被愛才會學習和懂得去愛。經常會聽到父母講,怎麽孩子對壞的東西一學就會。是啊,正是因為壞的東西就最接近人的本能,做起來不需要任何反本能的努力。我們也聽到過一些父母感歎,唉,這個孩子學壞了。我覺得,不是孩子學壞了,而是他沒有受到足夠多的好的熏陶(比如,好的書籍,好的朋友,好的家教,。。。是他比別人得到了更多發展他人性本能的機會。對一個小孩子來講,內心是白紙。沒有觀念,價值,隻有本能。如果這時候我們父母給他們一個叢林的環境,那他得到發展的就是本能,而不是品德。

我不否認,社會確實是個叢林。人生有很多STRUGGLE。我們父母在適時的機會中,要教導孩子認識人生,社會的險惡,讓孩子學會麵對社會的醜惡,保護自己,利於不敗之地。但是達到這樣的目的應該是在通過孩子的知識,經曆積累,經過父母給孩子從小確立的是非,善惡,公平,公正這樣的道德準則基礎上的。

回到這位父親的教育觀念上看,一個孩子在家裏不能與兄弟姐妹友愛相處,很難想象將來他到了社會上會怎麽與人相處。他得到的概念就是,隻要我需要的,如果我強,我就能搶到手。如果我不強,我就用各種手段使自己變強,而達到我的最終目的。。。

每個孩子的心裏有顆惡的種子(人性本能),是父母給了它土壤和水分,使它長成大樹。相反,我們要做的是,鏟除這顆種子,種上善的種子。給它陽光,給它雨露,使它長成參天大樹。

我相信:種豆得豆,種瓜得瓜。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33媽媽 回複 悄悄話 言之有理!
教小孩爭搶不如教他爭取,教小孩如何去溝通去協調。即使大人的世界,也是通過溝通與協調來的到你所要的。
北美枵君 回複 悄悄話 俺讚成這樣的口號:女兒要當格格養,男孩子當狼喂。
嚴父慈母、善為人,您家的孩子肯定錯不了。
好文章。
頂!!!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