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水

水,是最柔軟的物質,也是最堅硬的物質。滴水穿石,以柔克鋼。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個人資料
正文

“慎獨”與“慎眾” ZT

(2008-09-22 09:53:45) 下一個

BY 英二

群體心理學有個詞叫 “慎眾”,“慎眾 ” 是指當一個人身處大眾群體中時,要格外注意自身的言行和表現,勒龐在《Crowd-The study of popular mind》中說:這個群體的個人,他們的性格或智力不管相同還是不同,群體使他們獲得了一種集體心理,這使他們的感情思想和行為變得與他們單獨一人時的感情、思想和行為頗為不同。若不是形成了一個群體,有些閃念或感情在個人身上根本就不產生、或不可能變成行動。”

他又把影響個人在群體中特點的原因歸為三點,(一)、數量上給他仗勢欺人,瘋狂發泄的膽量。(二)、傳染(三)、易於接受暗示。

勒龐在提到個人在群體中道德行為表現 時說:“單單是它變成一個有機群體的成員這個事實,就能使他在文明的階梯上倒退好幾步。孤立的他可能是個有教養的個人,但在群體中他卻變成了野蠻人——即 一個行為受本能支配的動物……他情不自禁地做出同他最顯而易見的利益和最熟悉的習慣截然相反的舉動。一個群體中的個人,不過是眾多沙粒的一顆,可以被風吹 到無論什麽地方。”

可見,當我們身處大眾之中的時候,“君子必慎其眾”!因為在團體的時代,一切都群體化了,衡量一個人的道德修養的準則,若還隻用古人的”慎獨”的標準,顯然已經太不夠 了,因為”慎獨”的年代還是小農耕作的時代,個人是能“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而現代,人人都在團體之中,窮達都不能獨善其身了。所以對 “時之君子”的要求,應該在”慎獨”之外還要“慎眾”。回顧過去,我們已見到納粹百萬黨徒群體盲動,侵華日軍的集體效忠,文革的禍延三代;

現代的群體作亂作惡, 牛奶中的三聚氰胺,人說:我們的奶牛是頂好的,奶牛的草場是頂好的,生產牛奶的機器設備也是頂好的,可為什麽我們喝的牛奶裏有三聚氰胺這樣的毒物呢?是人下的毒,人太壞了。

中國的曆史文化根本是求取生存的文化,中國人尤其是中國的士,一方麵有濟世的儒家理想,一方麵又實踐著這樣的現實文化:'欲濟世必先生存',而要生存又常常不得不出賣自己。所以他們的靈魂總是痛苦地搖擺不定:思想上欲做正人君子,現實環境裏卻做著小 人。“勇者不懼”,不懼死的人原也大有人在,但你不怕死我可以誅滅你九族,這樣以來不懼的人就大大地 少了。

在現代網絡論壇, 一旦出現焦點新聞, 大家就揭竿而起, 在 “嫉惡如仇” 的道德快感和網絡支持下,可以肆意發泄憤怒與不滿。網絡上的蝴蝶效應, 使一件在生活中可能並不起眼的事情,網民的語言暴力以及由此造成的輿論壓力和社會影響卻會像雪崩一樣急據擴大,這是網絡時代的獨特景象。就群體而言網民變得更加強大,能夠發揮難以估量的影響;就個體而言網民又顯得更加脆弱,更容易受到侵犯。   

慎一字無人不曉。但是要論做呢?就基本是10個有9個半都做不到。

大學中說: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這個話說的很令人汗顏,說不要欺騙自己……可我們在很多時候都在欺騙自己。換句話說,也就是不能表裏如一!

修心養性究其根本修養的是我們自己,“慎獨” 是對自己的要求,更可看成是種態度。 但是老舍想慎獨, 卻無奈去投湖, 因此,我們在提倡了”慎獨”之後,再來提倡點“慎眾”,因為我們是有 “獨立精神,自由思想”的人,而不是人群中的一粒沙。

還是“司令“ 說的好:”人無完人,首先接受自己不是完人,隻有真正認識解釋自己,才能能夠理解他人,理解世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風中秋葉 回複 悄悄話 很值一讀。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