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曆史文化,錯過了大家的討論,也來湊個熱鬧。
(2007-04-08 16:53:45)
下一個
這幾天看了論壇裏朋友們對如何教育孩子學習曆史文化,特別是對中國曆史文化的傳承,認同的問題進行了熱烈討論。沒能趕上討論,特寫此貼談談個人看法。
我認為對一種文化的認同應該是在對這種文化和曆史的學習中得到的一種理性的認識。任何一種文化都有其形成的曆史淵源,政治的,經濟的,生活習俗的,甚至是地理的原因。各種文化都有精華和糟粕,都帶著曆史的烙印。在特定曆史時期形成的文化必然會帶著這樣,那樣的缺陷,這樣那樣的局限。但一種文化所以能源遠流長,能傳襲甚至能對其他文化造成一種影響(象中國文化曾經影響其他國家那樣),這本身就證明了這種文化的優越和生命力。正視曆史,尊重曆史的存在是科學的精神。曆史是一麵鏡子,是一麵客觀的鏡子,而不應該是一麵人為改變的放大或縮小的鏡子,甚至變成哈哈鏡。我體會我們父母在對孩子進行本民族文化曆史教育時應該是以曆史事實為基礎的。在孩子還小的時候,考慮到孩子的知識認識能力,分析能力的有限,多從正麵,積極的方麵引導是很有必要的。但也要培養孩子一種客觀的方式,正視我們文化中負麵或者說是糟粕的地方,承認它的存在,反思它的根源正是一種自信和理性。特別是當孩子長大,學習了相當的曆史知識,有了自己獨立的思考,我們作為父母就更應用一種客觀和理性的方式向孩子介紹中國的文化曆史,正反兩方麵的學習才能給孩子形成對文化的正確認識。幫助孩子能夠站在一個曆史的高度看待一種文化的缺陷,是曆史地去看待過去的事件,而不是簡單地對和錯,好和壞。孩子們生長在西方的文化環境裏,接受的是西方的文化理念,加上他們對中國的社會各個方麵沒有切身體會,對我們文化中比較負麵的東西,特別是那些與西方文化有衝突的地方會有疑慮,誤解甚至偏見。這些就需要我們父母對他們有一個正確客觀而且理性公正的引導和幫助。比如在中國人的生活習俗,信仰,追求,乃至行為舉止等等方麵表現出來的中華文化的價值觀念等等。
另外,我覺得在父母對孩子進行曆史文化教育時,應把“愛”根植到孩子的心底,而不是仇恨。昨天,我看了“我雖死去”這個片子,非常震撼。我為卞仲雲的死痛心,為他的丈夫,孩子,她的家庭痛心。為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經曆的這場空前的浩劫痛心。同時我也為這些“紅衛兵”痛心。我一直在想,是什麽使得這些處在花樣年華的孩子,這些花季少女本來都應該是多麽嬌柔美麗,卻具有這麽狠的心,下這麽毒的手,治人於死地卻沒有絲毫的起碼的人間憐憫和良知。我看到後麵有一個評論說道“這些老師是被他們親手培養起來的學生打死的。”(記不清原話)雖然有點片麵但確也點中一些要害。這些學生是那時教育的犧牲品。除去當時政治的原因,教育給予他們的除了對黨,對國家的忠誠和愛以外(而且這些愛對他們這個年齡的孩子來說還過於抽象,過於概念化)他們接受的就是“階級鬥爭,就是對敵人不可心慈手軟,就是仇恨,就是愛憎分明。(我不反對作人要愛憎分明,是非分明,但過於的強調憎恨,對人的心靈無疑是摧殘和扭曲)。加上年輕的盲從,在政治的煽動下,心底裏的恨就得到了無限的膨脹,無限的扭曲。當然,我相信,就是在當時,這種打人的人還是少數,大多數人是對此有看法,有良知,但卻無法有絲毫的反抗和阻止。原因就是一種政治的狂熱和高壓,將國家所有的國家機器,法製,秩序,道德,價值觀全部打碎使這種少數人的瘋狂達到了一個喪心病狂的頂點。對大多數的人來說自覺不自覺地隻能是去隨著這個趨勢和潮流,任何的不同意見,觀點都會遭到嚴厲的懲罰。所以更多的隻能是明哲保身,或自身難保。這不能不說是一種全民族的精神淪喪,是全民族的悲哀。其實這種情況的發生還是很有其曆史原因的,那是一個無政府,無法製,憑“階級” 鑒定人的特定曆史條件。我也注意一個地方,就是王老先生的家裏掛著一張畫,聖母懷抱她的兒子。他說,他並不信基督,他是個無神論者,但他從這幅畫中看到了兩雙眼睛,兩雙充滿愛的眼睛。是啊,如果當時我們的教育中能更多的強調愛,強調公正,善良,從人性的角度強調無私無畏。。。,那很多人為的悲劇就可以避免或減少。我並不是從任何宗教的角度來談“愛”,可能有人會認為這是很“迂腐”的見解,但我認為這是一種信念。我們作為父母如能把這種信念教給我們的孩子,孩子再教給孩子,我們的世界就會美好很多。當然我們也會告訴孩子這個世界還有很多陰暗,醜惡的一麵。無論是中國還是美國,乃至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還存在著很多我們已經知道的和不知道的邪惡的東西。我們要在這樣的社會上生存,隻有愛也還是不夠的,還要有良知,有道德,有警醒,有保護自己乃至他人的能力和精神。相信孩子們到了一定的年齡後他們會對這些事有一個客觀公正的認識和判斷。再比如我們看待“南京大屠殺”,我認為我們要讓孩子在了解曆史事實的同時,告訴孩子的是記住曆史,我們的民族曾因落後,貧窮而遭受這樣的痛苦,侮辱,屠殺,我們世世代代學習和牢記這段曆史不是要去過份地強調仇恨,而是要激勵我們的後代發憤,使我們的國家強大。侵略和戰爭帶來的是苦難,死亡,是仇恨,我們絕不能允許這樣的曆史重演。
我們民族的精神可以也應該貫穿在父母對曆史對文化的理性的分析,客觀的尊重之中。孩子通過這些學習,會為我們的文化,曆史而驕傲,自豪。會激勵他們對中華文化好的精華的繼承。相信我們的孩子,他們的判斷,分析不會偏離。他們從父輩的勤勞,堅韌,智慧,富於犧牲等等美德中了解中國文化,敬仰這種文化,從中吸取力量。
以上是個人的一些淺見,歡迎批評討論。
我希望他成為一個和洋人在一起說英文,和華人在一起說中文的人,我希望他成為一個謙遜,平和,內斂,懂得時時自省的人,他用不著捧著大部頭讀經典,但我希望他能真正具有真儒士的精神,我也深信一旦他成為這樣的人,無論他將在世界任何角落,都能克服困難,充滿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