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水

水,是最柔軟的物質,也是最堅硬的物質。滴水穿石,以柔克鋼。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個人資料
正文

外表和內心,區別和統一

(2007-02-02 18:15:52) 下一個





孩子對人的外表是很容易感知的。嬰兒剛生下來,很快就可以通過外表辨認父母,而後通過父母對他的所做所為,孩子很快就能感受到父母的愛,使他產生安全感和對父母的依戀。這可以說是孩子用自己的感知完成了對人從外表到內心的認知,外表到心靈的統一。
 
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他所接觸的人除了父母以外,還會有很多其他的人。孩子會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人:好看的,不好看的,喜歡的,不喜歡的,他們有自己的判斷。但這時孩子對人的認知上外表與內心是分離的。如孩子見到一個外表美麗,英俊的人,自然就有一種喜愛與認同,這是人的天性。如果孩子見到一個相貌醜陋的人,就會不喜歡,甚至會害怕,會哭,有一種自然的排斥。不要去因此責怪孩子,這也是人的天性。又如果這個相貌醜陋的人因某種原因與孩子有更多更深的接觸,他讓孩子感受到愛,善,孩子就會漸漸地感到安全,喜樂,願意與他在一起,願意接納他。這時,外表,對孩子來說已不是障礙,內心,卻會在與孩子的關係中扮演更多,更關鍵的角色。這就是孩子通過感知,了解,學習,完成了更高層次的對人外表與內心的認知,完成了外表與內心的統一。

我不否認在現實世界裏,有外表與內心都美麗的人,也有外表和內心都醜陋的人。但不幸的是,現實社會遠遠不是那麽簡單;人也遠遠不能用不是白就是黑來判斷。我們知道在文學作品裏,在孩子們的童話世界裏,作家們有意無意地給我們的孩子在對人的判斷上一個心理暗示,這就是他們往往給予那些純潔,善良,正直,勇敢的人以美麗,英俊的形像,而對那些邪惡,自私,陰險,狡猾的人給予醜陋的相貌。這種例子充斥在孩子們喜愛的卡通故事裏舉不勝舉。這種心理暗示的強烈,直接影響到孩子對人外貌與心靈認知的正確和理性。所以我們父母對孩子在這個上麵的引導和幫助就顯得是這麽重要。在現實社會中的人,完全不會有童話故事裏這麽完美,理想。他們大多都是相貌平平,行為普通,沒有什麽驚天動地的事情。大多數的人更不可能與孩子有深入的接觸,怎麽判定一個人,往往通過外表的機會更多些。而外表和內心區別或者統一的複雜性,無疑給涉世不深的孩子造成困惑。

我想起在小時候大概4,5歲時父親給我講的一個相貌醜陋,但內心善良,勇敢,聰明的奴隸伊索的故事。後來到了二十幾歲,我看過一個電影“巴黎聖母院”。裏麵有一個相貌奇醜的敲鍾人----卡西莫多。我想凡是看過這部電影的人無一不會被這個有著善良美好心靈的醜人深深打動。而那個神父,外表英俊迷人,內心醜陋自私,和卡西莫多是多麽鮮明德對照。我想我就是通過這些藝術形像完成對人從外表到心靈的認知,找到了外表與心靈的區別與統一的吧。當然,藝術終歸是藝術,我們父母在幫助孩子的時候是通過這些藝術形像教給他們一種判斷人的方式而不是事件本身。這種教育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而是生動的,具體的,活生生的。

當你要去判斷一個人的時候,不是憑他的外表,而是要看他所說的和所做的。人的外表固然重要,但心靈的建設更是人生重大課題。當你沒有一個與生俱來的美好外表時,不需要去沮喪,因你的心與那些俱有美好外表的人永遠是平等的。

這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點看法。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春江水 回複 悄悄話 同感!謝謝回複。
醜女的天空 回複 悄悄話 做一個醜的人有很多不容易.如果能將醜演變為美好並能讓人認同,是一個偉大的人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