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夜讀水滸:高俅,一個逆境中成長起來的全才領導人

(2006-11-21 04:38:14) 下一個

高俅通常被大眾認為是一個缺德少才之人,全憑著踢著一腳好球和一個偶然的機遇, 就巴結上了大宋朝未來的第9代核心領導徽宗皇帝,從而一步步高升至中央政治局常 委兼國防部長。這樣一個街頭小混混居然做到如此高位,可見徽宗之昏庸,大宋之 沒落,換到今天,這高俅之多與李金羽,張玉寧等足球流氓為伍在甲A聯賽中出出風 頭,退下來作個足協秘書長之職罷了。

其實不然,<<水滸>>一書細細讀下來,字裏行間,並未說出高俅缺德少才,除腳上 功夫外一無是處,反而點明“吹彈歌舞,刺槍使棒,相撲玩耍,亦胡亂學詩詞賦; 若論仁義禮智,信行忠良,卻是不會。”可見高俅此人能歌善舞,文武雙全。既能 吟詩作畫,附庸風雅,亦能玩些流行時尚,雅俗共賞。這簡直是具備陽春白雪與下 裏巴人皆可接受,大眾與小資均能溝通的綜合素質潛能極佳的全才!比起當今的京 城高官,封疆大吏的公眾形像好的太多。至於後一句“若論仁義禮智,信行忠良, 卻是不會。”則更是符合為官之道的首要條件,自古以來,厚黑之術乃官場必修之 課,仁義禮智,信行忠良要它何用,隻是口頭功夫,若真的做起來恐怕隻是襄公之 仁,婦人之見,就如同當今中國提倡所謂的“以德治國”一樣,狗屁不通,可見仁 義禮智,信行忠良實質上是姑息養奸,有百害而無一利,防微杜漸的秘方則是厚黑 之術。

再來看看高俅的身世,自幼被父親拋棄,離開京城投靠淮西柳家,然後幾經周折回 到東京寄居董家,在轉投蘇學士門下,最終總算在駙馬王晉卿家得以容身,<<三國 演義>>中“虎牢關三英戰呂布”之時對手罵呂布為3姓家奴,換了高俅又是幾姓呢, 受盡奚落,白眼,飽嚐世態炎涼可見高太尉青年時代所受德屈辱與挫折坎坷。但正 如高爾基所言:“不幸是一所最好的大學。”充滿求知欲望和上進心態的高俅並未 由此消沉頹廢,而是不斷提升自己,適應環境,從一個隻會踢球的小混混逐漸完善 成為一個具備各方麵才藝潛能,全方位接人待物,官場之上左右逢源8麵玲瓏的人物, “自此,高俅遭際在王都尉府中,出入如同家人一般。”逐漸得到了駙馬的信任與 賞識。談到這裏,看看生活中諸多小資雅士,往往自歎身懷大誌,學富五車,卻無 人賞識,因為失業失戀而怨歎,比比高俅,諸位有幾個具備如此全麵的知識體係和 潛能,專才(爾等自稱如此)不是全才,全才可以適應社會,專才未必。幾年前去北 美發展(移民加拿大的小資說法)風行一時,那些移民去了女皇北美領地的PHD,IT精 英若象高俅一樣會個文體,哪怕在PUB裏耍兩下鍵盤,餐館裏耍兩下菜刀也不至於流 落街頭吧?在看看高部長年青之時的坎坷,你們這些不順又算得了什麽,蔣公後代 中孝字輩裏出息的可是姓章不姓蔣啊,“嚼得菜根,作得大事”。

時來運轉,高俅終於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中迎來了自己人生的轉折點,奉命送玉玩給 端王的時候踢出一個改變命運的“鴛鴦拐”,從此,他做了端王的親隨。“這端王 乃是神宗天子第十一子,哲宗皇帝禦弟,現掌東駕,排號九大王,是個 聰明俊俏人 物。 這浮浪子弟門風幫閑之事,無一般不曉,無一般不會,更無一般不愛;即如琴 棋書畫,無所不通,踢球打彈,品竹調絲,吹彈歌舞,自不必說。”由此看來,這 未來的大宋國第9代集體領導核心也確實是才藝俱佳,決非現在官場之上僅僅靠點花 拳繡腿就在大庭廣眾之上賣弄雕蟲小技的大小官僚,他們除了在治國無能一項上與 徽宗皇帝雷同外,在文藝體美領域望塵莫及。連在包二奶一項上,徽宗皇帝所賞識 的首都歌舞團第一女歌手李師師也是才貌雙全的,而不單單是靠美色和青春博天子 青睞,雙方的感情是有共同語言基礎的。由此可見,端王與高俅在興趣愛好方麵有 著驚人的相似之處,人生知己相逢惺惺相惜加上高俅的善於應酬,其全才潛質終於 得以發揮,終於躍上了政治舞台,就任國防部長。(類似的境遇還有當時的蔡京蔡總 書記,他可是公認的書法大家,撂下不談。)未當一天兵,就執掌百萬大軍,讀者可 能覺得荒唐,但現在又有多少國家的國防部長是行伍出身呢?新加坡是嗎?花旗國 是嗎?而大宋自開國第一代集體領導核心趙匡胤就奉行”重文抑武“的治國 方針,老毛不也提出過”外行領導內行“嗎?這樣反而有利於內部安全,不必擔心 有人以清君側為借口發動軍事政變。

其實就後來高部長征討梁山的幾次軍事行動來看,動用關勝,啟用呼延灼的重裝甲 部隊,淩振的遠程火炮,海鰍艦隊來看,戰術上是正確的,戰略上犯了錯誤,並非 不懂軍事。如果他能明察秋毫,針對梁山這一武裝黑幫隻是掠奪不事生產的弱點, 如同後來的滿清對付太平天國建立起江南江北大英,高牆壁壘,不同射程的火炮布防(經濟上 技術上均可以實現),不愁梁山黑幫不垮。但不管怎樣,誰笑到最後誰笑得最好,厚 黑之術遠勝於縣城小公務員出身的宋江的高部長招安並肢解最終毀滅了這個武裝團 夥,如後來的屢擺屢戰的曾公,所以戰略上最終還是高俅勝了,完勝;宋江敗了, 完敗。

最後,狗尾續貂幾句,極佳的潛能得以發揮仍然需要根對領導,就是再好的千裏馬 也需要伯樂一樣,恃才傲物是萬萬要不得的,基層小公務員宋江僅僅做過一段時間 的科級幹部(押司),就在江州寫下“他時若遂淩雲誌,敢笑黃巢不丈夫!”惹禍上 身,可見忍字還是最重要的。高俅在發跡之前一直是謙虛謹慎,戒驕戒躁的,這也 是為官之道,夾著尾巴做人不是沒有道理的,打不到的矮子最終成了改革開放的總 設計師幾起幾落,無須多言,在10年文革之時,少有閃失,即可引來殺身之禍,他 卻能審時度勢,免得步彭德懷,劉少奇,林彪得後塵,論才能,人品,威望,這些 人會比他差嗎?差就差在會作人,能忍辱負重。跟對了人,還要會揣摩好上司的意 圖,僅僅會迎合領導意圖拍馬屁是不夠的,僅僅會些領導喜歡的奇技淫巧也是不夠 的,還要做的恰到好處,天衣無縫才行。

如果宋徽宗是南北朝時期喜好扮作屠戶切肉分量不差的皇帝,或者是明朝的木匠皇 帝,那麽是不是高俅就會英雄無用武之地呢?不會,要看全麵素質和潛能,輪也論 不到鎮關西鄭屠那廝的,李瑞環和亞伯拉罕.林肯(此人是劈木材出身的)到有可能。 明末的柳敬亭一說書藝人罷了,同樣麵對文化程度不高的南京戰區司令員左良玉(估 計這位左公和繼任許和尚文化程度差不多),為什麽他能升任軍中高參一職,而其同 行則亦然故我呢?僅僅是運氣嗎?非也,看看柳先生的成長過程吧:此人為了進一 步提高技藝,他特拜對說書理論深有研究的莫後光為師。老師教以"養氣"、"定詞"、 "審音"、"辯物"等說書的基本原理,熟悉各階層的生活和各地方言、風俗、習慣等。 而且柳敬亭是一位有政治見解的人。他曾主張改良政治,以挽救明王朝的統治危機。 他與明將左良玉結為知己,曾深入軍營勸其竭力抗清,並以說書鼓勵士氣。這些均 勢一般藝人無法做到的。到了20世紀,柳先生的後人候寶林被愈為大師,可充其量 也隻是在當今國子監中混了個客座教授的虛職,比起前輩想去甚遠,差距還在綜合 素質上,談及與此,素以天子門生自居的北大清華畢業生們對於這位候教授有何體 會?我倒是非常欣賞這位相聲大師在彌留之際的一句話:“大人物不可一日無權, 小人物不可一日無錢。”同時代,中央政治局某位主管思想工作的丁公常常陪鄧公 打橋牌,因而被同僚譏諷為勝之不武,其實橋牌隻是其深諳官場之道,厚黑之學的 本質外的一張貼紙罷了.

說的遠了,就此打住,諸位看官,比比高俅,看看自己,還差在哪裏,還差多少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