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國隨筆:洋名與番姓
(2007-11-13 03:47:59)
下一個
自國門洞開西風東漸,似乎一夜之間什麽都是西人的好,從服飾,文化乃至飲食,
藝術。漸漸地,除了穿洋服看喝洋酒,學洋文交洋友,連名字都洋化了,而且拚讀
還得按洋人的規矩才行。交際應酬彼此互贈名片一看,這位是約翰_牛,那位是彼得
_馬,牛頭對馬麵,黃土對高坡,但還是要稱呼對方的洋名,而不是馬先生,牛師傅,
久而久之,反而不習慣稱呼對方的本名了。
中國人書信往來習慣以姓氏尊稱對方,即使境內的外資企業以英文格式發送電郵也
要守這個規矩,諸如:蜜司脫Li,蜜司Zhang等等。不過這樣一來,盡管前麵點綴以
威廉,安娜等阿貓阿狗的洋名,後麵的姓氏也暴露出自己大陸中國人的身份,收信
方一看到這,也就知道自己的老底了,總不能在名片上注明:傑夫_劉(第一世界發
達國家新加坡PR),蘇絲_王(花旗國農轉非)吧?那麽如何在姓名上作點文章既能抬
高點自己的身價又不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戶口登記條例>>呢?
中國人就是聰明,而且還就是擅長耍小聰明,姓是死活改不了了(除非這妹妹嫁給老
外,那倒是可以洗心革麵連名帶姓全盤西化),那麽不妨學學這海外華人用英語來拚
讀自己的姓氏,比如說I.M.Pei(貝聿銘),Bruce Lee(李小龍)等等 聽著也是那麽有
洋味,行,就這麽著了!於是乎,我手頭的名片上除了那些約瑟夫,特麗莎的名字
之外還有了非驢非馬的海外華人姓氏:Lee(李),Chow(周),Leung(梁)。一切看起
來都是很美,都那麽有洋味,不過一旦與對方交談起來,有大喳子味的東北話,有
粘呼呼的京津油膩嘴巴,有滬籍塑料普通話,有巴蜀的椒鹽普通話。不惶多讓的是,
來到第一世界發達國家新加坡謀生的同胞中也不乏此例,有位拋售空氣論的半老徐
娘換了國籍後也是迫不及待地將自己的姓氏“張”改為“cheung”,真是太有才了。
當年老舍的作品<<茶館>>中有這麽一位人物叫小劉麻子,以結交美國朋友為榮的他
戲不多,不過他有一句台詞卻讓人記憶深刻:“處長說好!他呀老把‘好’說成
‘蒿’(hāo ),特別有個洋味兒!”,<<茶館>>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半個多世紀,但是
小劉麻子的後人們在中國的國土上在海外的華人圈子裏還在繁衍生息。
人生的歎息有真誠的肺腑之言,有虛假的官話,還有那些小人得誌後的輕狂之語
其實你的文章還是蠻有意思的,不過可能不太了解一些地區的拚寫習慣,有些誤解。我看法國人寫的毛澤東和周恩來,拚寫也和大陸拚音不一樣。就是用的廣東話拚音,這隻是習慣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