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手捧方便麵閑聊各地小吃:給人吃與給鬼吃的左宗堂雞

(2006-11-21 04:04:36) 下一個

左宗堂雞據說是有左宗堂的夫人首創,一度是湘菜主菜,可惜不知什麽原因,國內反 而默默無聞,倒是隨著國門漸開,由海外的華人投資的中餐館引進回故土,也算是 “海歸”一族吧。

鄙人初始此菜,是在墨爾本唐人街的一間香港人開的餐館無意中發現的,中英對照 為“general tso's chicken/左宗堂雞”,將大清的一等伯爵軍機大臣翻譯為左將 軍,雖然官小了點也還算是可圈可點,加上老板一口熱情的醋溜國語解說如何如何 “很好妻的”雲雲隨手點了一道。誰知端上來一看,就是把雞切成大塊,勾了芡過 油炸熟,然後回鍋加以番茄汁和糖掛漿就起鍋了,如同新加坡路邊咖啡店 煮炒的古老肉,排骨王,整個一個糖醋(酸甜)炸雞塊!邊吃邊琢磨,左總(此人做過 兩江總督和馬尾造船廠第一任CEO,按國內的時髦話稱呼那就是“左總”)明明和老 毛是同鄉,應該是辣菜才對,怎麽改老外的酸甜口味拉?

看看店裏沒什麽顧客,叫老板一打聽,原來為了適應當地人的口味,中餐都改酸甜 了,老外也認為這就是中餐的原汁原味,連炒飯也是炒冷飯上蓋帽子(荷包蛋)再加 上叉燒和番茄汁,雲吞湯和片湯差不多了,而且越是老字號越是西化的嚴重,外表 看上去富麗堂皇中國味道十足但作出的飯菜完全本土化了。我又接下去問他,如果 客人是華人要是想吃正宗的湖南菜怎麽辦,老板笑著告訴我,那就需要告訴夥計, 夥計就會用廣東話吆喝一聲:“給人吃。”大廚就明白了,否則就喊:“給鬼(鬼佬 )吃。”我這才恍然大悟,這也是為了生存發展的“一國兩製”的廚房版吧!

後來在悉尼的一家餐館又見到這道菜,這次英文名成了“Chicken a la Viceroy” 成了總督雞又有點小布爾喬亞的品味( A la),不甘心上次的遭遇,又點了這道菜特 意吩咐夥計:“要地道的,給人吃的”,未幾,菜上了,原來是辣子雞丁!隻不過 雞丁醃製過,然後油炸後再加入辣椒蔥薑之類,大名鼎鼎的左宗堂雞這樣簡單,記 下了。

後來回國省親,偶遇左家的後人,也是以前的老鄰居,喋喋不休地臭顯起來談論起 這道菜,誰知那位看著我從小長大的老人微笑地打斷我的話:“孩子, 你是不是在外麵被斬了菜頭,我們可是從來沒有聽說過這道菜呀!”我漲紅了臉急 了:“向毛主席保證,千真萬確有這道菜,不信你問問你在巴黎的親戚,英語叫%$#$#$, 法語叫$$#$@#$&*.............”名人後裔並不把祖上的顯赫和自己偶然的出身聯 係起來,而我們這些洋插隊的卻每每以西洋景回去向父老鄉親們吹噓炫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