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大家有穿過紗籠的嗎?

(2006-11-18 15:03:26) 下一個

初識紗籠是在描述雲南傣族生活的紀錄片裏,後來逐漸成長在書中的圖片裏看到印 尼緬甸的上流社會也身穿此物登堂入室,很簡單的一塊兒布料圍起來就可以遮羞禦 寒,從菲律賓一直流傳到阿拉伯也門乃至東非,熱帶地區的男人一塊兒布圍起來就 可出門做工訪友,回家一脫就可以衝涼就寢。

我曾就此事請教過緬甸同事,他說,在緬甸這幾乎是男子的國服,連學生的校服也 是用深色的麵料製成紗籠,無論貧富貴賤一律身著此物,且普通勞工裏麵大多不穿 內褲,大概通風幹爽,不會為下體潮濕股癬之類的微疾所困擾吧。加上拜神訪客就 餐均席地而坐,也比西褲寬鬆,就是參加宴會麵對肉山酒海也隻是稍微鬆一下紗籠, 不會象我有皮帶還要鬆倆扣甚至把襯衫放下的後顧之憂,唯一不便的是影響行動速 度,緬甸人每天的上午茶下午茶時間的附加內容之一就是整理紗籠。當然,富貴階 層的紗籠都是絲綢蠟染巴迪的上品麵料,赫魯曉夫回憶錄中就有他當年訪問印尼時 與蘇加諾身著沙籠的合影,窮人的沙籠就和我們日常生活中見到的客工所穿的格子 棉布一樣。

有次,老夫聊發少年狂,衝涼後依葫蘆畫瓢,上著園領衫,下圍白浴巾當沙籠腳穿 人字托就去巴沙買菜了。走到賣羊肉的馬來小販那裏自鳴得意地賣弄一下手指身上 的”沙籠“,人家忍俊不禁,原來身著浴巾就是浴巾,不是沙籠的棉布,丟死人了。

這不要緊,當我一手肉餡一手青菜走回來的時候,心裏很是忐忑不安,畢竟我紮紗 籠的手藝是半路出家,萬一路上發生“落幕意外”就了,因為我

裏麵沒穿內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