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由橐龠兄的搞笑檔案照片自嘲一下當年出境國人的著裝 (圖)

(2006-11-18 01:21:28) 下一個


橐龠兄(小脫脫)的那張搞笑照片是網絡上流傳甚久的經典之作了,一付新版插隊落 戶的知識青年形象,搞笑之餘對照當年的文革時期的黑白老照片,新版的主人顯然 已經很洋氣了,至少從白線襪和衣帽的麵料來看在當時屬於高幹級別了。事過境遷, 但插隊的故事還在演繹著,隻不過由五湖四海變成了洋插隊,因此新時代的知識青 年的包裝也帶來同樣的趣事。

普通青年漂洋過海大概是70年代末期,那時國內的人受文革思想的影響很深,早期 出國的一批留學人員還是國家統一置裝。我的母親的一位同事的孩子因成績優異, 大二就派去美國,臨行前量身訂做了一套藏青色中山裝,因為當時西裝還不流行。 誰知到了彼岸,回信卻說這些都用不上當地人衣著很隨意,倒是抵達當地不久穿著 中山裝走在街道上被當地一位華人撞到,得知剛從大陸出來後熱情地邀請他搬去家 裏作房客了。

我的一位親戚也在80年代初去了西歐,倒是在出去之前用單位發的500元置裝費添置 了呢大衣和毛料西裝,因為外祖父母以前就是在日據時期靠開店裁剪西裝校服為業, 所以還請教了一下請教了打領帶的方法以及跳交誼舞。後來發信過來夾雜的彩色照 片很令人神往,這是羅馬鬥獸場,那是威尼斯廣場,田園風光,大學校園,背景花 花綠綠,片中人卻總是那身西裝,而身邊的鬼佬同事卻是大汗衫大褲衩不修邊幅, 觀後感歎一聲:瞧我這親戚,真是大知識分子有學問著呢,要不走哪都穿西裝呢? 等我出來以後才明白過味來:誰沒事總穿身西裝滿大街逛啊,就是因為個窮,國家 給的一點生活費隻能勉強維持生活又想從嘴裏省點錢添置個家用電器接老婆回來, 所以能省就省。80年代出去的人業務過硬,能吃苦,談到時尚恐怕比我這樣的老農 還差得遠。

慢慢地,洋裝洋品牌就進入了大陸人民的生活圈子,起初都是些金利萊,佐丹奴的 假洋鬼子,但穿起來還是覺得高人一等。於是在90年代初期的出國旅行團的隊伍中, 一身金利萊腳蹬暗紅色老人頭皮鞋的國內公務員幾乎成了國內來的遊客的標準模式。 香港的小報就登載過大陸遊客身穿西裝尋花問柳的照片,旁白是:表叔(對大陸人的 蔑稱)出門。我當年在聖淘沙也偶遇一批國內的縣級機關幹部的團隊,胸前的標簽上 赫然寫著:

雲南省農村小水電考察團

他奶奶的,考察農村小水電跑來聖濤沙了!來就來吧,其中的幾位縣領導還真就穿 著襯衫西褲打著領帶,在30多度的天氣下一會就汗流浹背了。領導畢竟是領導,什 麽事還有領導的形象嘛,先是揭開襯衫的第一個鈕扣打著領帶,然後卷起袖口還打 著領帶,最後熱得不行了,幹脆把褲子裏的襯衫放在褲子外麵了,上麵依然打著領 帶!

當時我們一些在本地就業的國人在穿著上還是有別於坡人的,因為出來前準備了幾 套衣服基本上夠穿的,於是走在街上與當地人比較涇渭分明。顏色,麵料,款式一 目了然。國人當時上班的時候很多還穿淺色的西褲,褲子上的金屬牌還留在上麵, 皮鞋也是有點色澤鮮豔的平底尖頭腳麵上露出雪白的襪子。女同胞上濃妝的不少, 穿連衣裙和長筒襪子的基本都是自己人。即使一些身著本地購置的服裝的男同胞也 不難從頭發上辨別出來,共同的特點:雜草叢生。當時我的隔壁住著一位在銀行裏 做事的北京妞,長得很胡同化,京腔京調卻喜歡大家喊她的洋名,對於流行時尚也 說的頭頭是道。開始我很納悶她一個銀行小白領怎麽會有錢買那麽的衣服和化妝品, 難道不想存點錢給國內的老公和家人嗎?後來注意到經常有人駕車請吃飯去派對, 也就那麽回事吧,不過那妞倒是對於服飾很在行,什麽身材什麽皮膚配什麽樣的衣 物很有經驗,人也很健談,經常在客廳裏做了一臉麵膜開導我:

“蝸牛,你的皮膚真好。可是你怎麽不收拾收拾呢,新加坡什麽都那麽便宜,花兩 三千能把你從頭到腳打扮不錯呢,找個女朋友也容易。”

我順杆往上爬:“那是那是,大姐說的在理。”

“你看你,出門的時候那褲腳就被襪子包住了(和小脫脫的這張照片相近),還有那 皮帶怎麽就忘記了穿過後麵的褲環呢,我都看見幾回了。”

其實這兩樣好象是當時很多中國男性的通病,這妞倒是很會注意異性的儀表。後來 聽說她被公司辭退後回了北京又嫁了個爺們兒,應該日子過得挺滋潤。

新加坡的華人主流也是崇尚儉樸的裝束,從老板到夥計吃穿差別不大,每每看到一 些洋職員衣著光鮮打著領帶上班倒是挺講究,後來到了一間本地的美國公司做事就 感覺出來了。華人裏麵除了一個associate沒有人打領帶,鬼佬們都打,兩班人馬人 鬼分明。感覺洋人上班講究穿戴,似乎在新加坡是這樣。

真的嗎?到了澳洲度假訪友才發現,當地的鬼佬從頭到尾穿的都是made in china, 什麽名牌不名牌的,看著就是民工穿的地攤貨,上班的也是與公司性質公司習俗有 關,牛仔褲T恤衫什麽都穿。除了悉尼的商業區,想找幾家名牌貨的專賣店都難,學 校裏胖乎乎的的洋妞對於我們口中的法意名牌大多沒聽過,同樣的香水在那裏也是 奢侈品女學生不常買。倒真的是在king's cross見到了衣冠楚楚的國內來賓去看豔 舞,這回是民政部派出的社會福利考察團。

其實穿的入時高檔與否未必重要,隻要整潔不影響他人和工作即可。中國人出國時 很注重儀表,往往一身名牌光彩照人,但是未必能改變自己的國際地位和形象和受 到所在國的尊重。君不見每次在異國海關對於中國入境者檢查的嚴格程度遠在並不 富裕的東歐白人之上,衣著隨意的西人黑人入關出關免簽放行,而中國人也包括持 有他國護照的華人還是被盤問。個人的包裝,富有甚至國籍轉換不能從根本上改變 作為中國人華人的國際地位,再體麵受得教育程度再高也還是被會當地人稱作“chink,china man, hongkee”,那些嫁給洋漢子生出準白人雜種的蘇絲黃也隻是在自己同胞麵前 秀一秀卻無法消除老公骨子的種族優越感。包裝,品味,國籍,學曆並不能使自己 真正得到外人的尊重,中國人和海外華人的國際地位的提升的根本還是在於中國的 早日富強。謝謝大家。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