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炎症不可輕視,它可導致不治之症,這是醫學家們最近發出的呼籲。德國之聲記者報導如下。
根據最新醫學認識,就心肌梗塞、糖尿病、癌症等一係列嚴重疾病而言,人們應當更加重視炎症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在此,人體所積蓄的脂肪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別是積存在腹部的脂肪會釋放出可以引發慢性炎症的遞質。這番話是法伊斯特(Eugen Faist)教授上周二(3月13日)在三年一度的第七屆世界創傷、休克、炎症和敗血症大會開幕時介紹的,該大會在德國慕尼黑舉行,法伊斯特教授為大會主席。
為什麽偏偏是腹部的脂肪會生產引發炎症的遞質,醫學界目前還沒有了解透徹。內科和腸胃科專家帕爾霍夫(Klaus Parhofer)教授說:“我的一點兒想法是,50年前,這還不曾是一個問題,所以大自然也沒有關注這個問題。”他介紹說,發炎物質也會加重血管硬化,而血管硬化本身又是一個炎症過程。這位教授強調道,在一定程度上,炎症過程是有必要的,隻有當這個過程失去平衡的時候,才會出現問題。
法伊斯特教授說,就是糖尿病也可以被看作是由食物引起的炎症後果,脂肪在此也起著關鍵性作用。西方每四名成年人中,就有一名患有所謂的代謝綜合征,這是一種由體重過高、糖尿病、脂肪代謝紊亂和高血壓組合而成的“四重奏”新式病症。法伊斯特教授介紹說,醫療人員利用抗風濕消炎藥進行治療已經取得了初步成果,但目前還缺乏對長期療效的觀察數據,而且,參加研究接受治療的患者人數還不夠多。
就是在慢性炎症和癌症的形成方麵也存在著一定關係。法伊斯特教授告知,潛藏胃部的細菌——幽門螺杆菌不僅可以導致胃粘膜發炎,而且也是導致胃癌的罪魁禍首之一;人乳頭狀瘤病毒HPV不僅可以引發炎症,而且也可以引發子宮頸癌;慢性胰腺炎同樣也可以轉化為惡性腫瘤。法伊斯特教授說:“每一種慢性炎症都意味著又多了一個患癌症的風險。”他表示,人們至今對整個炎症領域的研究還不夠,還存在許多空白,對很多機製、很多相互影響關係人們還不甚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