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這個名字是因為它是我選擇居住的Suburb。
剛來時,好多活兒都幹過。印象最深的是為一位廣州女士的房子做了幾次小修小補。她和她德國裔的先生就住在Killara。雖然剛出國不久,因為這份自雇工的原因,好區、好房子卻見識了不少。但一進入Killara,還是被它幽靜的街區、高雅而不張揚的氛圍所震撼了。第一次登門,還差一點在她大屋裏迷路了呢。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父母一直反複的教導。下一代的成長和鄰居、朋友網絡很有關係。報告顯示,2/3的工作是不登報、或假意公開招聘的。。。幾年前,在地產興旺的時候,我賣了一個自住獨立屋、一個投資物業,再加上貸款,才在我向往的Killara買了現在的房子。與Killara同樣價位的非海邊Suburb還有幾個,但Killara作為土著地名,竟然頻頻被本城,和其它地區建築師們用作其作品的序列名。畢竟,Killara,義為永恒,作為建築物的序列名,除了優雅,還挺合適的。
其實,Killara並不是與生俱來的。據說十九世紀初葉,隻要證明有耕作經驗,就可以免費領取幾英畝Killara的地。是勤勞、智慧、勇敢的英國和愛爾蘭人民把它建立起來的。Killara從無到有,到高貴典雅,絕不、也永遠不會屬於暴發的那種富有。我希望我能象Killara。
可能因為學區好,或英雄所見略同,傍晚散步時經常看見有老中同胞,其中還有不少跨國婚姻的。。。就是再也沒有重逢那位廣州女士和她的德裔先生。我相信他們搬到比Killara更好的區去了吧。那就一定是海邊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