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7)
2009 (353)
2010 (210)
2011 (212)
2013 (1)
2024 (1)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問。表麵上看,股市裏買的人越來越多,指數一路走高,仿佛人人都能賺錢。但真相遠比想象複雜。
首先要明確一個概念:股市並不是一個嚴格的零和遊戲。所謂零和博弈,指的是一方的收益必然來自另一方的損失,比如撲克或期貨合約。但股票市場不同,它背後的核心是經濟增長。當人類社會的生產力不斷提升,企業的盈利能力持續增強,整體經濟規模每年都在擴張時,資本市場自然能分享這一紅利。也就是說,從長期看,大家是有機會一起受益的,這就是股市“共贏”的基礎邏輯。
可如果股市真的能長期上漲,人人都知道會漲,那為什麽全世界的人不都買美股?美國人自己又為什麽要去上班呢?答案很簡單:股價上漲的背後,並不是所有公司都具備同樣的價值邏輯。
舉個例子,股價上漲大致可以分為兩類情況:
第一類,公司本身的盈利能力極強,每年業績穩步遞增,還持續分紅。這類公司股價上漲,本質是企業價值的真實提升。買入它的投資者,就像巴菲特一樣進行長期價值投資,基本不存在明顯的“輸家”。這種上漲,背後是企業創造的財富在不斷分配。
真實案例一:蘋果(Apple, AAPL)
蘋果的股價在過去二十年上漲了數百倍。背後並不是單純的資金遊戲,而是 iPhone、iPad、Mac、可穿戴設備和服務業務不斷創造出巨額現金流。公司不僅年年盈利增長,還持續回購股票和分紅。
→ 這種上漲的受益者是所有長期持有的股東,幾乎沒有所謂的“輸家”。
第二類,公司並沒有特別突出的競爭力,但在市場炒作下被“多頭資金”相中。先是一波資金推動股價快速上漲,吸引大量投資者(無論是機構還是散戶)蜂擁而入。當這些多頭在高位逐步賣出、撤走支撐後,股價往往就會回落。最終,接盤的後來者成為了被“收割”的那一批。
真實案例一:GameStop(GME,2021年“散戶大戰華爾街”)
GameStop原本是一家前景平平的線下遊戲零售商,基本麵並不亮眼。但在2021年初,Reddit散戶抱團推高股價,從不到20美元一路暴漲到400多美元。
在這波瘋狂上漲中,早期進場的散戶和部分對衝基金賺得盆滿缽滿,但後來跟風的投資者,大量是在高位接盤,最終股價回落,很多人虧損慘重。這就是典型的“資金推動上漲→吸引追漲買入→主力出貨→股價下跌”的過程。
除了企業盈利成長和資金炒作之外,股價上漲還有哪些真實原因。
1. 行業趨勢或結構性機會
有些股票上漲,是因為整個行業進入快速發展期,市場規模大幅擴張,而企業占據有利位置。
2. 政策或宏觀環境推動
有些上漲是政策、法規或宏觀趨勢帶來的紅利。
3. 市場預期和未來成長空間
有些公司短期業績一般,但市場預期其未來潛力巨大,股價提前反映未來增長。
4. 企業結構性變革或創新驅動
有些股票上漲,源於公司戰略調整、產品創新或技術突破。
5. 並購、重組或資產價值釋放
企業通過並購、出售資產或戰略重組,可以釋放潛在價值,從而推動股價。
因此,美股的持續上漲並不意味著人人都能賺錢。真正長期獲益的,往往是選擇了優質企業並長期持有的投資者;而那些盲目追漲、追逐短期熱門題材的資金,很可能就是輸家。股市表麵上熱鬧非凡,但贏家和輸家的分化,始終真實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