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7)
2009 (362)
2010 (229)
2011 (220)
2013 (1)
2024 (1)
牛股條件:市場急需>業績>科技創新
2025年的關稅股災後,我押注了馬斯克的SPACE X 和特斯拉,到8/8痛定思痛
牛股條件:市場急需>業績>科技創新
對應標的:MP>NVDA>TSLA
稀土概念股MP才是美國政府和市場急需的唯一,股價上漲最快。沒有競爭對手
英偉達是業績第一,押注這個包賺啊。
特斯拉的自動駕駛和機器人一直在畫大餅,科技創新的偉大前景迷得我神魂顛倒,奈何沒有業績啊!不賺錢!而且現金流低,有危險。
SPACE X 雖然賺錢,也經常搞新聞,但是未上市。關鍵的科技創新不是市場急需的啊,手機衛星火箭大家都有了,都夠用,有競爭對手,不是剛需!
教訓太慘痛了!
看看各個行業利潤率
2025/8/10
美股投資網獲悉,BestBrokers最新研究顯示,人工智能芯片製造巨頭英偉達(NVDA)以過去四個季度59.86%的營業利潤率,成為"美股七巨頭"中運營效率最高的企業。
這家市值達4.3萬億美元的全球最具價值公司,憑借在AI和半導體等高利潤市場的主導地位展現出卓越運營效率,而特斯拉(TSLA)僅以8.76%的利潤率墊底。
研究顯示,Meta(META)以44.42%的滾動12個月營業利潤率位居第二,近期市值突破4萬億美元的微軟(MSFT)在科技巨頭中排名第三。
BestBrokers.com分析指出,特斯拉(TSLA)排名墊底與其CEO埃隆·馬斯克短暫涉足政壇引發的抗議活動,以及中國電動車製造商比亞迪的強勢競爭導致營收利潤雙降有關。
為開展此項研究,BestBrokers團隊收集了39個主要行業中1189家市值超100億美元企業的財務數據。研究人員采用過去12個月的季度數據計算各行業平均營業利潤率,並按國家分組得出區域平均值。
"英偉達59.86%的超高利潤率印證了其在AI和遊戲GPU市場的領導地位,"BestBrokers.com金融專家兼主編保羅·霍夫曼表示。他強調"可持續增長不僅依賴規模擴張,更需嚴格的成本控製和高利潤市場的戰略布局",指出可擴展商業模式與運營效率對盈利能力的驅動作用。
研究還發現,港口運營(38.5%)、金融投資(32.4%)、煙草(31.2%)和鐵路運營(30.1%)位列行業平均利潤率榜首。在汽車製造商中,豪華車品牌法拉利以28.7%的營業利潤率領先,近乎豐田15.4%的兩倍,二者均遠超行業平均4.8%的水平。
BestBrokers數據顯示,法拉利(RACE)2024年僅限量生產13,752輛車的精品定價策略,與豐田(TM)通過生產效率和供應鏈管理實現大規模車型強勁利潤率的模式形成鮮明對比。
研究指出,處於光譜另一端的Rivian(RIVN)等電動初創車企麵臨嚴峻挑戰,這家美國電動車企業因持續投入研發、製造及生產困境導致營業利潤率低至-70.3%。
資訊來源:美股投資網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數據 StockW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