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mon讀書閑筆(一):
讀安德魯•卡耐基《財富的福音》
大多數的人都以為米國人民是上世紀發戰爭財之後,才引領世界,富得流油噠。錯也!實際上,從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米國社會空前繁榮,米國人民的生活無比滋潤奢華。那時候的米國人,手上捏著大片大片的土地,不差錢。他們天天派對,全世界旅遊。家家戶戶拚豪宅,拚汽車,拚女人,揮金如土,窮奢極侈。開始的時候,有錢人把一生的財產資金產業統統留給自己的後人和有血緣關係的親戚。漸漸地,有人開始將身後的巨額財產捐獻給窮人或幫助窮人的機構和團體。可是,無論如何,窮人的生活都沒法從根本上解決。新的思路,新的途徑呼之欲出。到了1889年,美國慈善之父,鋼鐵大王安德魯•卡耐基發了一個小冊子,名叫《財富的福音》,引起了全社會富豪的強烈共鳴,大家紛紛效仿卡耐基提出的主張,設立慈善基金,米國的慈善事業從此興旺發達起來。到如今,富人設立慈善機構已經成了富豪階層的一種共識,一種時尚,一種文化。有沒有慈善基金,甚至成了個人是否成功的標誌。
卡耐基在《財富的福音》中列舉了三種處理個人財產的方法:
第一:傳給家人和子孫
卡耐基認為這是一種最不可取的方法,與子孫與國家均不利。這個觀點顯而易見是對的,毋庸置疑。
第二:死後捐給公用事業
由公用事業代為處理其身後的財產。卡耐基認為,這種方法本來無可厚非,但是有兩點缺憾。其一,處理資金財產的人,顯然多數都不及捐贈者優秀,更沒有捐贈者這樣的管理和處理資金的才能和藝術,錢到了他們手上,如何能放心?如何能真正地發揮有效的作用?其二,窮人大多數都不是因為上進和勤奮造成的,他們的命運大多不會因為天上掉餡餅的好事兒而改變。捐助這樣的人,實際上是鼓勵懶墮,無益於個人和社會。
第三:由財富的主人在生前妥善處理
能賺錢的人,除了自身的努力和機遇外,他一定具有高於一般人的進取心和具有超常的賺錢天賦,至少在賺錢和管錢的技能上高於一般人。那麽,為什麽不讓自己在生前去幹公益事業,而要等到身後,讓那幫自己不會賺錢也不會管錢的人,把自己辛苦所得的資金財產白白浪費掉呢?
所以,卡耐基極力推崇第三種方法,鼓動富豪在生前設立慈善基金或機構,而且還為其提出了具體的實施方案。比如:1. 建大學,給年輕有誌之士提供機會;2. 建免費圖書館,給所有有進取心的男女老幼提供知識源泉;3. 建醫院和醫療研究機構,為那些不幸而無助的人們提供求生的希望和機會;4. 建公園,美化環境。回報社區,讓社區的人都能享受到財富給人們帶來的更高檔的文明與享受;5. 建遊泳池,提高公眾的健康素質;6. 建教堂,以淨化心靈。
卡耐基特別強調,基金公司的捐贈應在生前進行,並隨著財富的增加而逐漸進行更多的投入。如此,作為成功者的富豪和精英,便可以用自己的行動實踐“擁巨富而死者以恥辱為終”的人生格言。
卡耐基的《財富的福音》一麵世,立即得到社會各界精英人士的積極響應和追捧。美國石油大亨洛克菲勒,金融大亨摩根,汽車大王福特等等,紛紛設立基金公司,將慈善與公益結合起來,很快帶動了全國大大小小的富豪,於是,突然之間,美國各地平地而起了大大小小的,無數的大學,圖書館,醫院,博物館等等。
每當讀到有關米國人到中國幫助興學建校,修建醫院等等諸如此類的文章,俺總會想起偉大的安德魯•卡耐基。每每看到親們在圈內曬遊地球走四方的美照,真心為國泰民安的祖國感到高興和自豪。俺在想,我們的今天多麽的象米國的昨天啊!希望有一天,中國也出一個卡耐基這樣的“大王”和一批類似洛克菲勒,摩根福特這樣的富豪精英。天佑中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