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Mentor: The Kid & The CEO》(人生導師:小屁孩和CEO)
(2014-05-06 07:55:16)
下一個
讀《Mentor: The Kid & The CEO》(人生導師:小屁孩和CEO)
最近讀了一本書,是美國作家Tom Pace所寫的《'Mentor: The Kid & The CEO》,我把它譯作“人生導師:小屁孩和CEO”。這本書用極其簡單而樸素的語言,講述了發生在美國南部城市俄克拉荷馬市的一個真實而簡單的故事。主人公托尼是一位十九歲,生長在一個貧困單親家庭的失足青年。他在第二次入獄期間,認識了他的人生導師邁爾康。邁爾康是一位長期堅持每個周一到監獄探訪,為犯人提供義務輔導教育的當地一家公司的總裁,是一名百萬富翁。在邁爾康循循善誘的指導下,托尼從一個完全沒有生活目標,對生活迷失了方向的小屁孩,成功轉型成為一位自食其力,追求一個有尊嚴,有意義人生的小老板。
這本書講的故事,沒有什麽風起雲湧,峰回路轉的故事情節,看似平凡,然而卻引人入勝,發人深思。塑造一個人,不一定要用功利性極強的社會時尚標準,以金錢,權力為目標把他打造成精英人士才算成功。書中導師邁爾康在指導托尼的人生的過程中,著重於平凡,腳踏實地,奉獻以及追求生命的意義上麵。這跟我們當今浮躁社會中大多父母的做法可以說是大相徑庭的。把年輕人打造成一個平凡的好人,還是一個不折手段追求“高大上”的所謂精英份子,確實值得我們去思考去反思。
這本書還大力倡導人人都要尋找自己的人生導師以及積極參與做別人的人生導師的行為,這與我們孔夫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的觀點不謀而合。在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充當別人生活中的導師。比如父母是兒女的導師,老師是學生的導師,等等。問題是這個導師該怎麽當?古時候,先仕哲人們給我們留下了許多的道德規範行為準則。到如今,電視電腦微博微信,各種五味雜陳的心靈雞湯,鋪天蓋地。加之父母老師朋友揮之不去的各種諄諄教誨,等等。有用嗎?確實有用,隻不過是對那些自律性較強的人。對於象托尼這樣,入獄前昏昏然混日子把一切過失怪罪於他人或者歸咎於自己運氣不佳的小屁孩來說,就不行。
作為父母我們都有這樣的一些經驗,就是同一母親生下來的,在同一屋簷下長大的孩子,成人後的人生目標,人生觀念,人生狀態卻有可能相去甚遠,盡管你用同樣的指導思想和教育方法一視同仁地把他們撫養成人。這是為什麽呢?因為每個人的悟性是不一樣的。悟性高的,所謂“響鼓不用重錘”,三言兩語足以開竅。然而,對於那些悟性低的小屁孩,用英語來說,你就不能隻當一位guild, 或teacher, 或instructor, 你要做的是一位Mentor. 本文主要根據書中的事例,對如何做好年輕人的人生導師作一些討論。
作為一名Mentor,首先,你必須“always be there", 而不是把人家叫過來,訓一通,或者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煽情一番完事兒。事實上我們大多數人都習慣於這種方式來教育小孩。如果小孩沒照我們所說的去做或者做了卻沒達到我們的要求,我們就會說,你這孩子怎麽這麽不聽話,道理不是早就跟你講清楚了嗎?而你的小孩子心裏有可能在嘀咕,當我需要你的時候你在哪兒?大道理誰不會講啊!讓我們來看看人家邁爾康是怎樣當這個mentor的。托尼在邁爾康i的指導下,由於表現好,最終免除了有可能被判七年的牢獄之災。出獄後,邁爾康主動邀請他每周六(注意是每個周六,而不是某個周六)跟他一起沿湖邊晨跑,並利用晨跑的機會,關心他的起居飲食,給他的工作生活不斷地出謀劃策,排憂解難。不僅如此,邁爾康還對這位曾經的問題青年敞開家門,並邀他一同參與一些有意義的活動,讓托尼切身體會到作為一個人過一種有尊嚴的生活是多麽的開心有意思。通過這些邁爾康提供的連續不斷的參與和跟進活動,托尼認識到過上一種有尊嚴有意義的生活並非象他從前認為的那樣可望而不可及。試想,如果邁爾康在托尼出獄後就撒手不管,托尼在經受一番挫折後,會是一種什麽樣的狀態?很有可能他又回到原來的圈子,繼續那種破罐子破摔的生活。
第二, 作為一個mentor,要幫助小孩設定一個切實可行的目標。托尼在認識邁爾康之初,邁爾康讓他把自己希望得到的東西一一列舉出來,給出一張夢想清單。出身貧寒的托尼多麽希望有一輛自己的皮卡汽車,哪怕舊的也行啊!當他把這些東西列出來的時候,他自己都不敢相信自己竟然有如此奢侈的夢想,耽心被人發現會取笑他。當他把這個清單交給邁克康時,邁克康非常確定地告訴他,隻要肯照著邁爾康教導的去做,邁爾康就可以幫助他得到清單上的一切東西。當然,這些東西不是睡一覺起來,睜開眼就發現邁爾康已經幫他準備齊全了,而是得靠他自己一點一地掙。托尼出獄後,非常努力地工作,並按照邁爾康的教導把每個月所掙的10%存起來。可是,掙每小時幾刀的工資,要到猴年馬月才能攢足了錢買一輛他夢寐以求的舊車呢? 這個時候,邁爾康告訴托尼,你必須要自己做老板。象托尼這麽一個要文化沒文化要技術沒技術要資金沒資金,唯有一屁股犯罪記錄的年輕人,做老板是不是有點癡人說夢的意思啊?邁克康說,你一無所有但是你有誌氣有力氣,對不對?我幫你買一套剪草設備,你推著它沿街去拓展你的生意。托尼按照邁克康的建議,每天下班後推著他的剪草機,沿著小區挨家挨戶尋找生意,夏天過後,他竟然靠自己的生意買下了自己第一輛皮卡車。試想當初托尼一出獄,邁克康對他說,小夥子你這麽聰明,隻要努力加努力,你就一定能成為比爾蓋茨,歐耶??!能成嗎?
第三,作為一個mentor,教本事的同時也要教做人。托尼剛工作不久,他的同事暗地裏投標奪走了老板蓋瑞的工程項目,還串通其他雇員一起離開了公司。蓋瑞在完全沒有思想準備的前提下痛失一筆很大收益的項目和手下的幾位員工,非常鬱悶,惱火,一心想著怎麽報複那位前雇員。蓋瑞跟托尼一樣,也是監獄中認識了邁爾康,也是在邁爾康的幫助下,出獄才兩年,白手起家,一躍成為有車有房的中產青年。當邁爾康發現蓋瑞鬱悶的原因後,他說,蓋瑞,你不但不應該恨那位奪走你生意的員工,而且應當盡其所能去扶持這位有負於你的前員工,幫助他在事業上取得更大的成功。蓋瑞聽從了邁爾康的教導,他打電話給工程招標負責人,誇讚他們作出了一個英明的決定,因為這個承包商是他以前的員工,技術非常好,工作認真負責等等。那位前員工得知老板不計前嫌主動說他好話以後,非常感動,主動把自己所得提成給蓋瑞,還將自己做不了的項目介紹給他。讓我們再試想試想,假如當初邁爾康不教給蓋瑞寬容待人,那麽在蓋瑞和他的新競爭對手之間必然引起商界常見的慘烈爭鬥,不弄成兩敗俱傷便是萬幸,更不用說取得這樣的雙贏局麵了。
第四,作為一個mentor,要讓人學會尋求生命的意義而不是一味地追求狹隘意義的成功。一天,邁爾康邀請托尼跟他一起到芝加哥參加馬拉鬆長跑。馬拉鬆,全程26.2英裏;芝加哥,距托尼他們的城市800多英裏。對托尼來說,這簡直不可思議!開車十幾個小時,到一個陌生的城市去參加一個未必能跑得下來的比賽,為嘛呢?他有些不想去,也有點不敢去。邁爾康告訴他,“一個有尊嚴的人,就應當做有尊嚴的事”。托尼最終答應了跟邁爾康一同參加這次馬拉鬆。他們還一起製定了目標,要在五個小時內跑完全程26.2英裏。為了這個目標,托尼給自己製定了嚴格的自我培訓計劃,並堅持訓練直至啟程的前一天。比賽中,當他們跑了三分之二的路程時,在路的旁邊,看見一位大學生模樣的參賽女孩,麵露痛苦的表情,東倒西歪的樣子。他們停下來,邁爾康關切地詢問女孩的情況。原來,女孩子跟托尼一樣,第一次參加馬拉鬆,跑完全程是她從小的夢想,可是在此時此刻,她覺得唯有放棄比賽一條路了,因為她實在沒有信心能堅持跑完剩下的三分之一的路程。等女孩帶著哭腔上氣不接下氣的說完,邁爾康告訴女孩,她一定能實現她的夢想,因為他們願意放慢腳步,一步步地陪她直到終點。托尼一聽,趕緊提醒邁爾康,“那我們的夢想咋辦呢?這樣下去,我們如何能在五個小時之內成功實現我們的目標呢”?邁爾康把他拉到一邊,問他,“你覺得取得人生中的一次成功更重要,還是幫助別人成就別人的夢想追求生命的意義更重要”?當然,托尼選擇了後者,而且,因為這個選擇,他為自己驕傲,因為他覺得自己跟百萬富翁的CEO邁爾康一樣,做了一個有尊嚴的人應該做的有尊嚴的事。
最後,作者給大家列出了一百多條日常生活中應當遵守的行為條例清單,清單內容詳細而簡單。比如,完成你手上的事情, 送一本書給別人,幫別人開門,撿起你看得見的垃圾,不指責他人,每周鍛煉四次,存10%的收入,製定計劃采取行動,等等。有些條例在這份清單中反複出現,反複地提醒讀者。我個人很欣賞這種具體化的指導方法。因為小孩子,無論“好”與“壞”,主觀上他們多半不是要有意犯錯的,而當他們客觀上犯了錯,大人往往不是指出錯在何處,而是不斷地追問孩子為什麽要這樣做,好像不逼迫孩子承認自己是個壞蛋誓不罷休的樣子。久而久之,小孩子自己也就認為自己就是一個壞蛋了。更糟糕的是,小孩子即便想變好,也不知道究竟該怎樣做,因為每次大人打過罵過之後,並未告訴他們具體該怎樣做去避免犯同樣的或類似的錯誤。邁爾康的清單,沒有崇高的理想,也沒有遠大的目標,有的隻是簡單明了詳細的行為指南,便於記,易於行,是每個人都能理解,都可以付諸於行動的條例清單。這個清單,若有興趣可以到www.mentorhope.com 自由下載。
此外,作者在書的末尾,還羅列出一係列推薦的書名清單作為導師使用的必要工具,包括華人推崇的《窮爸爸,富爸爸》,《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等書籍。具體書名我將改日上傳。
(飄零的風箏, 2014年5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