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保健就是生活(五十五)
(2008-01-24 02:21:33)
下一個
開心保健就是生活(五十五)
(十八)續
5、關於練靜功中沒有什麽感覺的問題。
什麽是感覺?在心理學中是指客觀事物的個別屬性在人腦中的反映。客觀事物直接刺激人的感覺器官(如眼、耳、鼻、舌、膚等)的神經末梢,引起神經衝動,由感覺神經傳導到腦的相應部位,便產生感覺。人的感覺有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膚覺、運動覺、平衡覺、機體覺等種類。我們的認識從感覺開始,我們的情感常因感覺而產生。但由於大腦有聯覺(即“混淆感覺”)現象,因而我們真正體驗到的是感受。其中可能由真覺、或錯覺、或幻覺所引起的不同感受。有些普遍被稱作“感覺”的東西——失落感、“第六感”——其實與感覺無關,正確部分屬於大腦的靈感直覺引起的感受。(注)
2005年3月3日《參考消息》載文“人類至少有21種感覺”。因此,有的人說“在靜功中沒有什麽感覺”,我認為這隻是一種不切實際的感受罷了。由於具有這種感受的人容易對靜功不感興趣或沒有信心,因而有必要引起大家討論。
第一,沒有感覺就是一種特殊的感覺。它反映了習練者是鈍感性的人物——其大腦高級神經中樞和人體的經絡係統比較遲鈍。這些人由於真實體驗不夠,因而相信程度也不夠。但一旦情緒變壞,其生理過程雖也會失常,卻沒有什麽感覺,容易錯失治療心身疾病的最佳時機。經過習練開心保健,這樣的人一定會提高敏感度(降低鈍感度)。當然,如果他(她)對於外來精神的幹擾和刺激能保持一定的鈍感度的話,那麽他(她)的身體受害程度會相應減少。
第二,在靜功中的感受分兩類,一類是心理感受,一類是生理感受。有的人生理過程在練靜功的當時沒發生明顯變化,卻在練靜功之後有所好轉。同樣這一個人心理過程的變化卻可能是明顯的,在靜功中愛聽錄音,心情舒暢,能明理思過、心平氣和。有的人在靜功中既沒有生理過程變化,又沒有心理過程變化,隻有兩條原因。還不相信,還沒有按功法要求習練。這是其一。其二,剛開始練靜功,實踐時間太短暫。還須多練、多談心,一定會改善。
第三,要學會總結和比較。不要隻看一時一事,還要看長遠和整體。認真習練者,當然要認真總結每一次練靜功的經驗。但更要認真總結一個階段(或10天,或半月,或1個月,或3個月)的練靜功的經驗。不僅要在靜功中進行“四找”,找靜功中的優點、好處、成績、進步;而且要找動功中的優點、好處、成績、進步。須知,在動功中的表現也是練靜功的部分成果。
第四,多參加開心聊吧的集體活動,或者一同練靜功,或者互相談心交流心得,對於練靜功的自然入靜會有意想不到的促進作用。
第五,最好的感覺是“無怨無悔”;“千恩萬謝總不夠,永留感激在心頭”;“虛心學習,永不自滿”;“樂觀自信,隨遇開心”。
注:靈感,也是人心與大腦相結合的機能。長期辛勤研究不得其解的問題在思維放鬆、心情舒暢的情況下忽然得到解決。這是意識過程在無意識過程的繼續中獲得成果。直覺,是人心與大腦相結合的最高機能。人在開心狀態下自然獲得自然真氣的“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有所前進”的高級信息。(待續)
潘朝東
2007.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