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樂之路

健康有路樂為徑;快樂無涯善作舟。
正文

開心保健就是生活(四十四)【轉貼】

(2007-09-12 21:25:48) 下一個

開心保健就是生活(四十四)

(十三)開心保健的習練者應當怎樣對待不同的功法的修煉者和不同信仰的人?

入手之法的“練笑、念謝、四找、談心”就是一種正確的回答。麵對一切人、一切環境、一切事情都要寬容、寬容、再寬容,學習、學習、再學習。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其中包含優點和缺點。不同的人既存在共性,更存在個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存、生活環境、不同的愛好和習慣,都須受別人尊重,都應尊重別人。人的生存問題解決之後,最大、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社會交往的問題,就是互相尊重、互相熱愛、互相關心、互相學習、互相幫助的問題。其實,人類發展的三、四百萬年的曆史證明了人的社會交往以及在交往中這“五互”是生存和發展的第一需要。人的本性包含著“六欲”(吐故納新、趨吉避凶、傳宗接代、社會交往、求知審美、自我實現)是不爭的事實。人最需要的物質不同別的,首先是人。如果沒有你以外的別人的存在,你會處在一種什麽樣的境地?你的衣食住行會是一種什麽樣的狀態?因此每一個人都要與別人友好相處,都要無條件地實行“五互”原則。“五互”生“五樂”,“五互”生“三和”。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信仰和個性,正是不同的信仰和個性的人構成了偉大的、智慧的、富有創造力和美好的社會。換一句講,和諧的社會是由不同信仰和個性的人構成的。因此,排除異己是不可取的,“和而不同”、“求大同、存小異”是正確的、是必要的。

要使不同信仰和個性的人和睦相處、和平共處、平等互助、團結友愛,本來在“人之初、性本善”階段,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很容易的事情;但是人類發展中必經的私有製階段造成的“自私”和“七情”破壞了原有的和諧(仍屬於低層次的和諧)。這同時也意味著新的更大的和諧就要產生了。這符合人類遺傳進化和文化進化的必然性,也符合馬列主義的“否定之否定”的定律。

今天,人類有了新的覺醒,正在認識並實踐“和為真道,樂能通達,隨遇開心,逢難必化”的偉大真理,“三和”正在快速向人類走來。

為了做到“和而不同”,我們提出如下建議。

第一,不同信仰的人有著不同的觀念和修煉方法,都有各自的主要優點和不足。要互相尊重,互相學習,取他人之長,補自己之短,揚自己之長,消自己之短。絕不能互相攻擊和詆毀,也不要互相批評和爭論。各自都要按照“社會實踐及其效果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去做,都會在實踐中不斷發揚優點,修正缺點,都會在不斷的信息交流中達到新的更高階段的和諧統一。

第二,不同的健身氣功具有不同的特定信息和作用,不宜同時修煉兩種以上的功法。如想習練新的功法,先放下原先的修煉方術。最後通過比較,正確選擇終生修煉的方法。信仰不同宗教的人都可以來習練開心保健,不同功法的修煉者也可以來實踐開心保健,但希望各位既來之則安之,心誠則靈。不要在康樂場發表違背開心保健的觀點。(待續)

提醒:開心聊吧要采取以談心交流為主,以分散交流為重的方法。



          潘朝東



         2007.9.2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